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金燕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金燕

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对水源地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淡水资源危机。我们应当对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进行改善,创新运用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完善各地的资源化设施。本文基于此,将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已有了很大成效。在选择处理方式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污水收集情况与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额生活带来便利。

1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存在的问题

1.1排放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厨房、沐浴、洗涤和排便冲洗等。其中,厨房排水主要为淘米洗菜水和洗碗涮锅水,淘米洗菜水中含有米糠碎菜等有机物,洗碗、涮锅水中含有油脂和钠、醋酸、氯、碘等多种元素;沐浴、洗涤排水中一般都含有洗涤用品,携带一定量的磷元素,是富营养化的元凶之一;粪便污水中BOD、氮、磷等浓度较高。农村生活污水分布非常广泛而且分散,水量日变化系数大,通常为3.0~5.0。一般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白天水量明显大于夜间,不同时段的水质也不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活污水的来源、水质、水量也有很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水量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水中的氮、磷也高于欠发达地区,但有机物含量比欠发达地区低。农村生活污水的这些特殊性对处理工艺的选择、工程建设与投资管理的模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1.2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密集化开发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据统计,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将近100亿吨,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中,远远超出了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水质恶化等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生活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除了影响正常水体功能,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20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2.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

2.1.1收集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宜采用严格的“分流制”,即农村居民住宅粪便污水和生活杂排水(主要包括洗浴、洗衣和厨房污水等)应分开。其中,粪便污水需先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方可农用或进入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生活杂排水直接进入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此要求的提出旨在充分发挥农村化粪池的功能,降低后续处理系统的污染负担。

2.1.2收集模式

1)管网截污模式。即在村内铺设污水管网,汇流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该模式要求村庄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如果较近的污水管道为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重力流,可直接接入;如果较近的污水管道为压力流或不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重力流,则还需要增设污水泵站,增压或提升进入市政管网。该模式周期短、见效快,且便于统一管理。2)集中处理模式。即在村内铺设独立的污水主管网,通过与户内污水收集管网的联通,将污水汇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排放。这种模式适用于远离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的村桩,或者居民居住较为集中、地势平缓、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该模式便于控制、运行稳定。3)分散处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根据村庄居住密度、地势坡度、沟渠路桥位置等分区域建立独立的污水收集系统,各自收集,各自处理。农村居民普遍居住较为分散,相互之间距离较远,甚至地形、地势也存在差异,管网建设成本较高,难以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该模式经济适用、布局灵活、操作简单。

2.2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2.2.1好氧生物污水处理

该处理工艺较适用于污染量较小的情况,其主要所采用的处理模式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其作用原理是在曝气接触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技术,同时可以吸取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发的优点,在介质的表面饲养好氧微生物,从而形成一层具有处理作用的生物活性膜,采取与曝气池相同的工作原理向生长的大量微生物的滤膜内输送氧气,在污水通过时就可以借助微生物新陈代谢的生物作用,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虽然好氧生物模式处理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维护管理简便,但由于其聚集的微生物过滤膜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小,因而对污水的处理量较小,只适用于小规模的污水处理。

2.2.2人工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主要是人工进行设计,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律的种植具有特等属性的植物,进而形成一个人工的污水净化生态系统,污水可以在生物与化学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可以对各种污水进行处理,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农村的生活污水,还可以对工业污水及管道污水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污水中存在的有毒物质过滤掉,真正的起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因其具有清洁、经济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季降温时,人工湿地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南方地区的应用相较于北方较广。

2.2.3稳定塘污水处理

稳定塘污水处理主要是在设有挡墙与防渗层的池塘内饲养自然生物,然后在这些自然生物新陈代谢的共同作用下对污水起到一定的分解作用,进而起到对污水的净化。稳定塘模式很好的利用了农村的地形,并且在建设中工期较短、投资较少,因此很具有使用价值,而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且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污水的处理会经常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投资建设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环境进行建设。

2.2.4高效藻类塘处理

高效藻类塘处理工艺是美国生物学家在传统稳定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发的,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藻类和菌类共处产生氧气,从而加大塘内的降解动力系数,有效地抑制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象。发达国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充分应用了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而我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2013年同济大学就太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受季节的影响而变化,PH值则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简而言之,处理技术运行效果受光照时间和温度变化制约,当夏季的阳光直射达到4天,冬天达到8天时,处理污水的效果达到最佳。高效藻类塘内通常都是放入高等水生生物,高等水生生物不仅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还可以有效地降解其中的氮磷物质,最后收割的水生生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实现了生物资源的最大利益化。

2.2.5渗透土地处理

渗透土地处理工艺分为两地,一是慢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二是快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慢速生态土地处理技术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常见的技术,其便于管理且投资效益高,在沈阳西部的农村地区应用尤其广泛。慢速渗透土地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主要依赖于三个系统之间共同的运作,其中稻田作为主系统,抗污抗湿的垂柳林地作为调节系统,而养鱼池和预埋池则作为辅助系统。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环境治理被提上日程。由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起步较晚,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还应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低成本,管理方便,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王琍琍.关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

[2]潘立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的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14).

论文作者: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