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_郭爱民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_郭爱民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浮山县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26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电力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宗旨,安全生产已经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电力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以人为本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

电力安全生产要遵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目前,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员工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将员工看成安全生产的主体。面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电力安全生产理念,促进电力安全生产。

1探究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的作用

要想做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监管条例,让功能齐全的管理制度贯彻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成为促进安全生产的引领者。如果电力企业不具有功能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那么发生电力安全事故的概率则会迅速增长,一旦电力生产环节发生安全问题,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人员的伤亡、电力设施的严重损坏以及区域大规模停电现象,这些安全问题都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打击,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随之产生,所以电力企业务必在电力生产环节做好安全监管工作,采用适应当前大环境的创新型管理方案推动工程安全前行,对事故发生其决定性的因素实行严格管理检测,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居民的生命安全。

2电力工程中安全性管理的问题

2.1缺乏责任分明的任务划分

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力生产工作,在日常施工阶段均要构建一套安全管理体系约束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然而实际情况是,部分规模较小的电力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并未设置系统的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的任务分配混乱,在发生问题时找不到工程相关负责人,以此恶性循环破坏工程整体的完成质量,最终发生安全事故。

2.2缺乏安全软件管理

由于电力安全生产包括的内容较多,许多电力企业只顾加强电力生产的硬件管理而忽视了电力安全生产的软件管理。软件管理的对象就是电力生产相关设备、工程相关资料,对上述元素设立管理体系,完成电力安全生产的软件管理。根据电力企业生产现状来看,多数电力企业缺乏安全软件管理,虽然在硬件管理方面符合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软管理的缺失最终也会发生安全事故,影响电力输配送的运行。比如,管理人员对电力设备开展维修护理工作时,经常为了节约工程成本,在检修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小于电力工程维修的实际需求,所谓的设备护理仅停留于形式,不具实用价值。

2.3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企业对大型的设备工作(操作)十分重视,而忽视了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电力事故发生在小型和分散的电力项目中,反而大型的电力项目事故发生率较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基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有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重视起来,不能做到“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管理违章、行为违章和装置违章),心理存在一些顾虑,怕影响同事间的关系;企业制定的定期检查、管理任务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小的事故可以放过,没有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整改,致使事故责任人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有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类似误操作现象。

2.4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

目前每个企业均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就是监督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使员工工作中有章可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规章制度经常会被弃之高阁,与实际生产活动相脱节,同时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更新,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引发一些电力事故。

3电力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主体作用的对策

3.1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电力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就是要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时候,强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的重要性,让员工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提高员工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督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更加人性化,根据企业的发展、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专业素养,制定人性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向员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在厂区粘贴安全生产宣传漫画,提高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兴趣;数字化运行模式能有效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监控效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运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各种远端机房和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减少员工的工作量。

3.2积极开展“全员反违章”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为了做到预防为主和事前控制,狠刹违章现象,切实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以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必须全员长期持久,坚持不懈的开展反违章工作,有效防控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违章,做到以“三铁”反“三违”,努力实现“现场无违章”的目标,切实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活动中要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面覆盖,贯彻“以防为主,查防结合,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违章和查处违章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地开展反违章工作。同时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四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不漠视他人被伤害)能力,推行“主动反违章、自觉遵规章”,将反违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3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实行要具有高度一致性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并不冲突,并不是说人性化管理就不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是强调在人性化管理前提下,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行要具有高度统一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督促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因此,规章制度不能形同虚设,要严格地执行贯彻下去,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3.4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员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的成败。企业领导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以身作则,员工才能心悦诚服地遵守规章制度,在企业形成上行下效的氛围;管理人员要多聆听员工的心声,多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工作状态和日常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员工及时给予帮助,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的关爱,才能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企业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对员工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认识。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为了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炳程.浅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意识[J].山东工业技术,2018(3):166.

[2]邱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2):90-91.

[3]仝静.浅议电力安全生产如何发挥以人为本的主体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126-127.

论文作者:郭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_郭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