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论文_邵艳伟1,王丙运1,陈波2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论文_邵艳伟1,王丙运1,陈波2

1、泗水县泗河街道办事处 273200;2、泗水县华村镇人民政府 273211

摘要:水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是在当前的农业灌溉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水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这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提高节水效能,对促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模式;节水技术

1农业水利灌溉技术

我国目前常见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如下:

1.1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在输水的过程中,如果渠道渗漏,那么就会流失一部分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做渠道防渗有利于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还能够控制地下水位,在我国农业灌溉方面,渠道防渗的应用十分广泛。现阶段衬砌材料很多,比如混凝土、沥青、塑料薄膜等,其中塑料薄膜防渗效果最好,能够80%的减少水流渗透损失。

1.2喷灌

喷灌是借助水泵对水加压后经管道和喷头将水喷到空中,模拟雨水的状态进行农田灌溉。这种灌溉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农田灌溉不均匀的现象,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释放人们的双手,节约人力。此外,这种方式还能节约空间,也不会受到土壤结构的影响,同时还可缓解小环境气候。在我国运用这种方式非常普遍,现阶段以固定管道式、半固定管道式和全移动式三种。这三种模式的结构可拆卸部分不同,这是划分这三种模式的主要依据。现阶段固定管道式模式投资高,效率高,操作便捷;全移动式投资小,可以反复利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劳动强度和保养维修难度,因此生产效率不高。

1.3低压管道灌溉

低压管道灌溉是使用低压管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灌溉方式,包括水泵、输水管道、配水装置、附属机械等五个方面。低压管道的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更加便于管理,节约人力,输送水源速度快,养护也十分容易,目前这种模式在北方使用前景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水分蒸发与流失,降低渗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水源利用效率。

2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不足

2.1未制定明确的节水标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过在发展农业时,存在着地域不同,所以浇水方法也存在不同。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是很缺乏的,所以国家大力倡导节约用水,但是一些地区由于用水时比较盲目,不把下雨所产生的水考虑在内,所以浇水时就会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同时,每种农作物从生长到成熟的过程中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就算是同一农作物,处于不同时期,需要的水分也不一样,不过国家根据不同的农作物以及同种农作物的不同阶段所需含水量,制定了很好的节约用水条款。在生产一些农作物时,喷灌技术可以用于那些需要水分较多的农作物,滴灌技术可以用于那些时常需要水分的农作物,管灌技术可以用于需要水分比较少的农作物,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采用适合的灌溉技术,不仅会使农作物健康发育,而且还能促进节约用水良好发展。

2.2农业节水技术与设备未得到大范围推广

目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节水技术与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但在很多偏远地区并没有采用。微喷灌、滴灌等节约用水技术在节约用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采用这种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并没有得到推广。同时,很多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很少应用,很多农民群众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些技术和设备。

2.3节水措施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地方的气候、温度、降雨等因素复杂多变,那么要想成功地节约用水,就得在节约用水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此外,这些节约用水的设备在后期还需要保养,从而又得追加资金,不过有很多地方却因为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使这些设施得不到很好的保养,甚至有些设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没法使用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约用水浇水工程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很好地发展,导致该技术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实施,是我国不能实施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因素。

3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分析

3.1提高节水管理的制度管理水平

节水管理制度水平的提升主要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1)加强节水信息化管理建设。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必要的信息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监控,可以大大改善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不仅可以降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成本,还能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性。(2)逐步完善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管理工作质量,进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

3.2多种节水技术灵活应用

目前,在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节水技术是渠道防渗技术以及喷灌技术,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渠道输水也是水资源消耗较多的一种方式,因此,必须应用必要的渠道防渗技术以减少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流失。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一定的防渗材料对渠道进行改良,以起到防渗的作用。实践证明,应用防渗材料后,节水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最大化地提高输水能力。喷灌技术主要是利用动力设备将水自然喷洒到灌溉地段,实现均匀灌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技术应用到灌溉节水方面,在后期的农业生产中,需要多种技术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的应用效果。

3.3提升农民的水利灌溉节水意识

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是节水工程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1)向农民介绍节水方法,发放节水器具,使其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这一深刻道理,一旦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鼓励农民积极反映;(2)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浪费水资源的农业生产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保护水资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生产人员提供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农民参与节水灌溉的热情,提高节水灌溉效应;(3)为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相关部门可以开展相应的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借助村委会,进行一系列的节约用水活动,聘请专家来进行节水知识讲座,让农民真正理解节水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实施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制度

农业节水补偿制度的建立可以从另一种途径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现阶段,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相对耗费比较高,很多地区的农业水利节水工程资金的来源是集体出资或农民筹资、国家补助,但是相对于收入较低的大多数农民,其在出资建设农业水利项目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减少农民在农业水利节水工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进而获得更好的节水效果。

4结语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呈现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管理机制,有效制定更加贴合地区实际发展现状的管理流程,并且保证灌溉工程能按照计划运行,维护节水技术研究力度的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节水技术体系的时效性价值,确保水资源配置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全面优化能得到有效落实,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发展情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徐超.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213.

[2]鲁永岩.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江西农业,2016(03):27.

[3]陈立国.试论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6(09):320.

[4]李俊.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97+102.

[5]胡磊.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6,2(09):246.

论文作者:邵艳伟1,王丙运1,陈波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论文_邵艳伟1,王丙运1,陈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