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月宜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530000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78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术,实验组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术;颅脑外伤;脑出血;肺部感染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经常出现疼痛、呕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1],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堵塞、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的发生[2]。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提高脑组织内氧含量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1.09±6.17)岁,平均发病时间(3.22±0.31)h;实验组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0.85±6.20)岁,平均发病时间(3.19±0.28)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病情较为稳定后再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实验组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在48 h内及时进行,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正中位,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在以两侧胸锁乳突肌为两边、胸骨上窝为顶的安全三角内行气管切开,从环状软骨下缘开始沿正中线分离颈前组织、暴露并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用吸引器吸除呼吸道内异物和分泌物,固定气管套管。两组患者均取痰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部感染发生率。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意识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能自主进行活动;有效:患者意识较为清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可在帮助下进行活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无法自主活动。总有效=@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为α=0.05,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35(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25(6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例(35.9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8例(7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P<0.05)。
3 讨论
大多数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颅内压升高及意识障碍,体位的改变易引起舌根后坠,影响呼吸道的通畅性[4]。颅内压的升高会导致呕吐物返流进入呼吸道,不仅进一步导致呼吸道阻塞,还会诱发肺部的感染,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使局部脑血管扩张,脑损伤加 重[5]。
随着患者疾病的进展,脑水肿不断加重,颅内压持续升高,患者神智障碍更加严重,伴有呕吐次数增加,呕吐物返流误吸进入肺部的概率增大,加重肺部感染[6]。病情严重的患者长时间处于无自主咳嗽咳痰的状态,促进肺部感染的进展,甚至引起休克或窒息的发生。颅脑外伤波及脑干的患者易出现呼吸暂停与鼾式呼吸等呼吸衰竭的表现,损伤导致颅底骨折的患者则会造成脑脊液漏出及大量出血[7]。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早期气管切开可以在最佳治疗时间内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减小呼吸道死腔,减轻肺部压力,使肺部通气量增加[8]。进行气管切开还有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方便气道内药物的滴入及呼吸机的使用,显著减轻呼吸困难,预防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发生,减轻气管及肺部感染[9]。患者的呼吸质量得到改善后,使血氧饱和度提高,颅内含氧量增加,有效预防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和脑组织继发性损伤,使颅内压显著降低,患者脑部环境改善,有利于脑部正常功能的恢复,防止意识模糊和自主活动能力的丧失[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病情稳定后常规行气管切开术相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自主活动能力受限等临床症状,减轻肺部感染,防止病情的加重。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晓华,倪春华,黄建,等.对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256-258.
[2]李传勇.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6):620-621.
[3]季丽红.浅谈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04:118-119.
[4]程凡菊,朱从健,吕精川.早期气管切开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66-167.
[5]李鹏,谢轩贵,蔡德成,等.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2):23-23.
[6]李文杰,董介远,王社权.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3):149-150.
[7]李泽华.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72-473.
[8]蔡树雄,孟兵,庄柳情,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02
[9]张洪庆.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86-87.
[10]叶丹茹,陈娟,章舒舒,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7):667-668.
论文作者:韦月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气管论文; 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外伤论文; 实验组论文; 肺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