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陈亮

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陈亮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致了资源短缺、高新技术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指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绩效,还要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员工、社区、政府和客户等)的需求纳入到技术创新目标和投资决策中,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投资(SocialResponsibleInvestment,简称SRI),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目标,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长期以来,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统上主要是通过改进现有企业,使其更加环保来解决环境问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推动绿色创业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最根本办法。

1.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1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环境成本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企业生产水平、发展速度会逐渐降低。该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会对企业收益产生积极作用,无法弥补投入的环境保护成本。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业内出现了“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使得企业研发投入成本逐渐增加,企业方面会更倾向于借助该措施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环境规制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后续相关研究和统计资料表明,环境规制可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绩效的增长。此外,“不确定性假说”指出,行业属性、环境规制等均属于不确定性因素。国外学生的研究实证表明,重污染产业在环境规制中受影响较大,其生产率会出现显著下滑,但其他企业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1.2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企业为适应技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发展趋势,通过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技术多元化是指企业技术活动和技术知识存量跨越到多个技术领域,本质上是为了加强现有技术能力或开发新的技术能力[1]。企业在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时主要有两种发展方向:

一是遵循相似的技术路径,围绕已有核心技术在相关专业细分领域上进行相关技术多元化;二是偏离现有技术轨道,跨领域投资全新技术领域进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企业技术之间这种内在相关性与非相关性是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2]。相关技术领域内技术知识属于同一科学范畴,具有相似的科学技术基本原理。企业将研发设备、人力和资本投入于相似的科学技术领域,有利于产生较高的学习效应和累积效应。一方面,基于路径效应,企业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时能以更低的研发和沟通成本实现产品与业务间的知识转移。

另一方面,技术间的关联性启发能有效重组多样化知识,降低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成本。因此,企业在实施相关技术多元化时能集中探索其知识基础深度[2],提高创新绩效。非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知识属于不同科学范畴,科学技术基本原理具有显著差异。企业进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时通过跨领域技术投资提升其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潜能,分摊研发风险。

因此,当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增加时,丰富的研发组合能降低企业在某种特定技术领域的锁定效应,增强企业战略柔性,提高创新成功率。然而,当企业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水平超出某一临界值后,过度多样化的异质性知识会增加研发投资不确定性,分散企业创新精力,使企业对其技术资源失去杠杆化的控制能力,从而导致企业较难在任何一个技术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同时,科学技术领域范围过宽会导致知识基础间相通性不足,使得企业不能充分理解和吸收自身知识,这不仅会降低自身知识整合效率,而且会导致企业选择、评估和转换外部新技术知识的成本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R&D投入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明显作用,及时进行新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可显著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但是短期内的技术研发不一定会存在积极影响,有时甚至出现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绿色技术和创新企业的关系尤为重视。绿色创新技术与一般创新技术不同,该技术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市场份额。绿色技术分为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提出绿色创新技术一般与企业经营绩效为正相关关系,其中的绿色产品创新会产生最为突出的影响,其次是绿色工艺创新技术。

2.未来发展和建议措施

2.1要树立企业技术创新的理念

相关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大部分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主营业务收入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即国内大部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较低,并未清晰地认知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周期的影响。为此,国内相关机构要加强新思想、新知识、新思维的引入,促进大众逐渐吸收新知识、新观念,逐步进行未知区域的探索。

2.2绿色创业导向与积极型市场导向

绿色创业导向和积极型市场导向是企业战略形式,是企业的学习和选择机制,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企业高管的绿色创业意图和市场执行活动的协调一致。通过绿色创业导向和积极型市场导向,企业能够对外部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做出相应反映,从而创造一个鼓励和支持员工内部绿色创新的企业文化。绿色创业导向和积极型市场导向能够导致科技新创企业战略选择和执行层面的一致性。但是绿色创业导向与积极型市场导向并不是平行的[2]。对于科技新创企业来说,绿色创业导向对积极型市场导向有积极影响。绿色创新导向鼓励科技新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时,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顾客和竞争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了解顾客现有需求,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开辟新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强绿色先动导向的科技新创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回应市场需求。

2.3优化融资渠道,稳定资金来源

增加企业长期性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尽管投资收益率可能会比较高,但是较长的投资周期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股权或债务等方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融资,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激发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后劲。当企业实现科技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一定时期内可有效促进企业绩效进一步改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研发创新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可以带动社会的进步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政府行为是调控市场的有效手段,能够避免企业的短视行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活动的科学发展。

2.4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当下,国内技术创新能力受人才储备不足影响突出,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要尽快落实下述措施。首先,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尽最大程度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创新意识突出的人才;其次,创造出利于企业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最后,加大先进人才、贡献型人才的奖励,形成完整的引入、培养、奖励机制。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绩效创新中企业将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变动趋势,在消费者环保理念驱动下,科技新创企业将积极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开发满足市场未来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开辟新市场,进而提升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郭晓丹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额外行为与研发活动变动》,《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2]唐清泉、罗党论:《政府补贴动机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3]吴成颂、黄送钦:《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政府补贴效果研究》,《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论文作者: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陈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