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及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白书艳,费美琴,高曼丽

江苏省宿迁市华东医疗康复中心 钟吾医院 223800

【摘 要】目的:探讨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产前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11月诊断10例胎儿半椎体畸形病例,分析其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特征,并对胎儿磁共振检查及产后(引产或足月产)X线或磁共振检查结果或引产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0例半椎体畸形经产前胎儿超声检查均发现椎体形态改变,其中单发3例,多发7例。位于胸椎4例,腰椎3例,混合性3例。10例胎儿,7例引产,3例足月分娩,与产后X线或磁共振及引产后病理检查比较,产前超声诊断正确者9例,漏诊1例,准确率为90.0%。结论:胎儿半椎体畸形通过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胎儿磁共振是重要的补充手段,不合并其他畸形时多数预后良好,在孕中期通过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关键词】胎儿半椎体;产前超声表现;超声检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17-02

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生的结构或者染色体异常。超声检查作为孕妇产前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对胎儿及孕妇伤害小、特异性好等特点,在胎儿畸形诊断方面具备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其中半椎体畸形又是脊柱畸形中较为常见者,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椎体或者多个椎体,半椎体畸形在二维超声检查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三维超声以及核磁共振(MRI)的引入又为诊断该病提供了更多依据[1]。本文目的是探讨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特征以及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加深对胎儿半椎体畸形的认识,促使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终止妊娠或产后早期治疗的选择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1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诊断10例胎儿半椎体畸形,其中6例合并其它畸形。孕妇年龄为20~35岁,平均为26岁,诊断时孕龄为20~29周,平均孕龄为25+周,产前均行超声及MRI检查,产后经X线、MRI等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胎儿半椎体畸形。

1.2方法

1.2.1仪器

采用LOGSQ-S6彩色超声诊断仪和GE Voluson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2.2诊断方法

检查时孕妇体位常规取仰卧位,半侧卧位或侧卧位,通过超声对所有胎儿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胎儿大小、胎盘、羊水等情况,观察胎儿脊柱生理性自然弯曲度以及胎儿椎体形态,若怀疑脊柱异常时需要扫查脊柱矢状切面,横断切面及冠状切面并结合三维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需要适时调整频率以获得最佳图像,仔细观察受累节段的形态,回声、周围组织如脊髓的情况,以及与其相连的肋骨情况,同时对胎儿颅脑、心脏、胸腹腔、四肢等结构进行详细检查。若超声检查显示脊柱后凸、側弯、旋转异常等,并且见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骨性强回声插入正常椎体间,在矢状或冠状面上不能一一对应两列强回声,即可诊断为半椎体畸形。

2结果

本组10例畸形产前超声表现见表1:

本组病例中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半椎体畸形者9例,经MRI 检查印证。7例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经x线检查结果证实,3例足月分娩,出生后经X线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漏诊1例,因合并其它畸形作磁共振检查发现。产前超声准确率达90.0%。继续妊娠者,孕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并于产后随访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及预后。

3讨论

对于孕妇来说,产前常规超声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对能纠正的病变给予及时干预,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出生率;对于那些不能纠正的病变,可以通过中止妊娠,来降低妊娠风险。由于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在脊柱畸形中半椎体畸形属于较为常见者,畸形多见于胸椎,腰椎也可见到或者胸腰椎同时发生,畸形可单发也可以多发,该类畸形常常伴有脊柱侧弯、旋转或后凸畸形,不合并其它畸形的半椎体往往预后良好,而严重畸形者可并发心、肺功能不全。

椎体的形成开始于胚胎发育的第4周,原始神经管在胚芽时期其两侧的中胚层发育成体节,每个体节均包含一对生骨节,位于体节腹测的左、右生骨节细胞分裂、移向中线及脊侧,软骨化进程开始从而形成3个骨化中心,即两侧椎弓以及位于前方的椎体。这个过程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受到干扰,如果生骨节一侧的细胞发育受阻或者不向背侧及中线移动而对侧发育正常也就形成半椎体。半椎体畸形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形态各异,数目不等,单发半椎体仅见一孤立性半椎体,预后较好;而多发可见于某一脊柱段有多个椎体畸形,也可见于不同脊柱段同时出现,早期就可引起胸腹腔畸形以及严重的脊柱侧弯,预后较差[2]。Nasca等将半椎体畸形分为六型:①单纯剩余半椎体 相邻两椎节之间残存一个椭圆形或圆形骨块常与相邻的椎体融合,②单纯锲形半椎体 是指在X线正位片上椎体外观呈锲形改变者,③多发性半椎体指同时数节椎体异常者,④多发性半椎体合并一侧融合,多见于胸椎,⑤平衡性半椎体,指2节或者多节的畸形椎体左右对称,以至畸形左右相互抵消,除了躯干缩短外,并不引起明显侧弯外观,⑥后侧半椎体指椎体中央成骨中心不发育仅后方成骨中心发育,导致椎体从侧面观成锲形外观。

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半椎体所引起的脊柱侧弯会逐渐加重,甚至多数患儿可同时合并其它椎体畸形[3]。因此在胎儿超声检查中,尽可能从矢状切面、横切面及冠状切面观察脊柱生理曲度及椎体形态有无异常,从而增加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本组病例中1例为左右对称性半椎体,脊柱曲度基本正常,椎体表现凌乱、模糊,如果图像质量较差,或认识不足,极易漏诊。通过对各病例超声特征分析,发现在妊娠中期(20周以上)体位恰当、羊水量适中时检查半椎体最理想,通过研究发现产前超声诊断为半椎体畸形的胎儿,妊娠结局不论是引产还是足月分娩,其产后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诊断是相符的[4]。

另外,三维超声检测技术具有成像清晰,其图像可以更清楚的体现出胎儿形态,显示胎儿骨性三维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感,是半椎体畸形检查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产前核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半椎体畸形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亦均较高,可提供一些超声不能明确的信息,有助于骨骼系统的评估,但是检查费用较高,不易普及,可以作为超声检查重要的补充手段及检验方法。超声检查不仅便于操作,检查费用低廉,可以重复多次检查。因此二维超声结合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是优生优育重要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何敏,张波,杨太珠.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6):283~284.

[2]张贵琼,罗应香.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 ,2013,(23):68~69.

[3]张韩珉,胡波,林霞等.胎儿半椎体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319~322.

[4]欧阳云淑,张一休,孟华等.胎儿半椎体的产前超声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1):58~61.

论文作者:白书艳,费美琴,高曼丽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  ;  ;  ;  ;  ;  ;  ;  

探讨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及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白书艳,费美琴,高曼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