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_银行论文

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与核心竞争力:浙省个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个案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风险控制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演进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导致银行业风险蔓延区域扩大,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导致银行业风险传播速度加快,金融创新导致银行业风险日益复杂。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人们再次深刻认识到银行风险的危害性,认识到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最近几年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集中在风险控制能力上,风险控制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一家卓越的银行必然拥有优异的风险控制能力。但这种风险控制能力和管理一样,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同的银行在一般风险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都应该结合实际构建独特的风险控制体系,形成自己的“基因”。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稠州商行)、台州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泰隆商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民泰商行)四家中小民营银行面对业界公认的高风险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客户,借鉴国内外世界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技术、方法等,结合自身实际,创造了业界罕见的低不良贷款率,2009年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5675%,最低的台州银行仅0.31%,最高的也只有0.76%(见表1),而2009年全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58%,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8%,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5%。笔者把浙江中小民营银行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浙江民营银行现象”。这种现象为世界银行业所不常见,也是一般的风险控制理论、技术模型及方法难以解释和不能回答的。经过不断的探究,找到了这种现象的基因:一是民营化的股权结构,二是准确的市场定位,三是原创性的风险控制手段。

一、民营化的股权结构——风险控制的基础

股权结构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利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和设立的,地方政府以财政出资或国有企业参股的方式,成为实际上的控股股东。从目前14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分析,控股股东基本上是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或者替代行使地方政府职能的资产经营公司,各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直接持股比例达到20%以上,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通过其他企业或机构间接持股的比例,应该说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仍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种股权结构,导致所有者在对银行的经营情况、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到位现象。

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源于浙江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环境,管理者高度关注股权结构(见表2)。正如台州银行陈小军创办信用社最关心的问题一样:“如果办起来了,信用社谁说了算?”台州银行的前身是黄岩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最早的10万元启动资金来自于陈小军向父母和亲戚的借款和个体户的投资。2000年,正在信用社整顿时期,陈小军提出了由银座城市信用社(台州银行前身)全部承担台州其他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并提出政府不相对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方案。2002年3月,以台州市银座城市信用社为主体,台州8家城市信用社组建的台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政府股份仅为5%,这也是全国首家政府没有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

稠州商业的前身义乌稠州城市信用合作社成立之初,义乌县政府也出资30万元,占30%的股份,由政府相对控股。

泰隆商行、民泰商行、台州银行都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台州地区,而且台州银行和泰隆商行同在台州市路桥区。泰隆商行和民泰商行从成立之初,就实现了股权结构的民营化。

从四家中小民营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见表3)可以看出,四家中小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其中泰隆商行最为集中,达82.217%(因第二大股东为职工持股会,占20%,如果剔除这个因素,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还是比较合理),稠州商行最为分散,只有41.13%。研究表明,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最有效率的,从目前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分析,稠州商行股权有进一步集中的空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最高的泰隆商行也只有20.452%,最低的稠州商行只有6.73%,这有效避免了一股独大所隐藏的垄断决策风险,具有较强的自主经营能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风险防范的最基本保障,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最重要的内容。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民营化的股权结构,为合理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建立了风险控制决策、执行、监督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分别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职能部门和分支行、监事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四个层面组成,从组织上确保银行风险战略自上而下的统一实施,保证了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民营化的股权结构,构建了决策权与剩余所有权相匹配的体制,激励所有者获取甄别市场的信息。股东自然而然视银行为“自己的银行”,并有积极性对银行的经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及时提供信息,尤其是客户的道德风险。民营化股权的制度安排,能让所有股东参与银行的风险控制,真正构成了风险控制的基础。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风险控制的关键

国内外学者对中小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广泛地收集、整理和归纳,基本上可以把中小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共生性关系概括为四种观点:一是规模对称论,该理论强调从贷款供给者和贷款需求者的规模对称性角度来选择贷款对象,即大银行一般选择大企业作为放款对象,而中小银行一般选择中小经济主体作为放款对象。二是所有制对称论,该理论强调从贷款供给者和贷款需求者的所有制成分对称性角度来选择贷款对象,即国有银行一般选择国有企业作为放款对象,而民营银行一般选择中小经济主体为放款对象。三是机制对称论,该理论强调从贷款供给者和贷款需求者的运行机制对称性角度来选择贷款对象,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同样灵活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耦合贷款供给与需求。四是信息对称论,由于民间在获得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民营银行能够有效解决对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探索的重要问题,而四家中小民营银行根据中小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共生性的理论,偏偏都在“小”、“微”字上做好文章,下苦功夫,大胆进行业务创新,开辟属于中小银行的蓝海。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都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服务对象(见表4),在实践中形成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实行小额信贷,既有效降低贷款风险的集中度,又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2.其他数据来自于各银行内部资料。

台州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截至2009年末,共有贷款客户4.686万户,每个客户贷款平均额度为44.41万元,5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6.23%,100万元发下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5.48%。2005年11月23日,台州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台州举行《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小本贷款”浓缩了台商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鲜明特色:一是信贷支持不设门槛:只要你有一双能干的手、一颗会吃苦的心、一个致富的意愿,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和处于初创阶段的微小企业客户都可以获得贷款。二是金融服务没有障碍:90%的贷款是无需抵押物的保证贷款,还有2%左右的信用贷款。三是服务简单无需久等:新客户在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全部贷款审批手续,老客户基本上是立等可取。“小本贷款”效应远远超越了金融品牌的内涵,已成为推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金融的有效工具。

泰隆商行定位于“中小企业成长伙伴”。泰隆商行自1993年成立至今,一直坚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目前资金规模500万以下的企业占贷款总额的99%,100万以下的占90%以上。截至2009年底,在泰隆商行的贷款户数中,小企业占了99.2%;在泰隆商行的所有贷款中,无须抵押的道义担保贷款等占了92.4%。泰隆商行在发展过程中,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29万多笔、1600多亿元,共扶持8万多家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岗位,帮助30多万名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工人实现了劳动致富。

民泰商行定位于“小企业之家”。小额、便捷、保证方式是民泰商行小企业贷款的三大特色,户均贷款仅43万元。为打造“小企业之家”,推出“便民小额贷款”特色业务,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将目标锁定在贷款额度在30万元以内,并且以被征地农民、小本经营者为主的客户。为进一步提高为小企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支持绩优小企业做大做强,民泰推出了培育“小企业茁壮计划”,从行业特点、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和老板品质等方面进行精心筛选和综合评价,选择500家中小企业、1000家微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拥有知识产权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作为扶持对象,除了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融资理财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营运等能力的提升,努力将金融服务从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2009年末,民泰银行小企业贷款户数为12713户,在全行贷款总户数的占比达90.29%。

稠州商行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做中小企业的成长伙伴,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朋友”的定位,在1991年存款超亿元之际,提出了“立足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发展于市场”的战略。2007年,现任董事长金子军在《金融时报》发表《明确发展战略做专业的市场银行》一文,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定位——“市场银行”。稠州商行坚持扎根市场,做义乌市场繁荣的助推器,与义乌市场共生共荣,一方面通过对市场个体工商户的支持,推动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通过对已完成原始积累,并准备由贸到工转型的个体户的支持,推动义乌市政府“以贸促工、工贸联动”战略的实现。坚持抓小放大,做破解义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软化剂,主动放弃一批跟随自己成长的优质大客户,确保小企业信贷总量,做精做专小企业贷款,大力拓展优质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贷市场,将总体目标锁定在有效信用需求在5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和100万元以下(含)市场个体经营户。

三、原创性的风险控制手段——风险控制的保障

在风险管理的方法上,与国际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明显落后。在风险管理技术上,表现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上严重滞后,数据库的建设还处于低级阶段,数据缺乏、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也给风险管理的识别、计量增加了难度。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在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技术上显然不能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提并论,也不能与国有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而且他们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为主,风险识别、防范的难度更大。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针对实际,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系列独特、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和技术。

(一)独特的信贷方式:提供风险识别依据

在为中小客户的金融服务中,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四家中小民营银行创新信贷方式。台州银行首创“存贷挂钩,利率浮动”,稠州商行创造了“存贷挂钩+信义担保”,泰隆商行创造了“三表、三品、三三制”和“道义担保”,民泰商行创造了“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和“保证担保”。

台州银行首创“存贷挂钩,利率浮动”。这是一个“可以申请知识产权”的创新,从根本了解决了银行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这一创举在吸收存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客户的现金流量数据,也是贷款定价的核心依据,同时还是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存贷挂钩”是指“先存款后授信、先了解后贷款”,其核心内容是:“存贷挂钩,以存定贷,以贷促存、以存保贷”。“以存定贷”就是客户贷款数量必须依据该客户存款积数多少来确定,并坚持先存后贷、多存多贷、少存少贷、不存不贷的原则;“以存保贷”就是客户为了取得贷款,必须最大限度地将闲散、间歇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得凭以贷款的存款积数,而银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审核发放客户的贷款。面对大部分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实际,台州银行创新了一套中小客户贷款调查技术——自编财务报表。自编简化的财务报表是该行信贷人员的必修课,是客户经理取得信贷上岗资格的必考内容之一。信贷人员通过自编简化的财务报表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有利于信贷风险的控制。

稠州商行在存贷挂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信息,创造了“存贷挂钩+信义担保”的授信模式。所谓“信义担保”,是指贷款担保人除了要担保贷款人的资产信用外,还要担保贷款人的品行和经营能力,如没有赌博恶性、没有涉黑背景、属本分和勤勉的商人等。其作用是不仅可以求证贷款人的资产信用,而且可以求证贷款人品行信用。

泰隆商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小企业信贷服务和风险控制技术,总结出一套以“三表、三品、三三制”为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实现小企业融资“事前低成本获取信息、事中低成本监控管理、事后低成本违约惩罚”的三个低成本,为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国际性的“麦克米伦缺口”提供了中国式解答。“三表”指水表、电表、海关报表;“三品”是指人品、产品和押品。泰隆商行还创造了“道义担保”贷款,指“由与借款人具有道义关系的第三人提供保证而发放的贷款业务品种。”复旦大学教授熊继洲认为,在中国农村,欠钱不还这种恶行足以让一个人身败名裂,在紧密型群体中这种“声誉机制”起到重大作用。泰隆商行的“道义担保”正是扣准了“声誉机制”。除此,泰隆商行还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贷款实行“笔笔清”制度。

民泰商行创造了“保证担保”。民泰商行把风控理论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于小企业信贷风控的实际,总结出“看品行、算实账、同商量”的九字诀信贷方式。看品行:指在贷款服务中他们更注重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个人品行,通过各种渠道,对借款人品行“知根知底”,及时充分地掌握非财务信息。算实账:为真实了解小企业风险状况,民泰商行不唯会计报表,与小企业算实账,做到“一查三看”。一查,即查征信;“三看”,即一看“三费”,水费、电费、税费;二看台账,存货进出、应收账款等台账;三看流量,资金结算情况。同商量:民泰商行把小企业主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针对每一位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对临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经营尚好、有还贷意愿的企业,做到与企业协商解决资金问题、制订风险防范预案,或以资产债务重组等形式让企业正常运转,做到不抽贷、不压贷。

(二)客户经理制:构筑风险控制“防火墙”

由于我国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诚信意识和会计报告体系不规范等现象,银行对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信息的信任度很低,一般只将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信息作为贷款决策的参考依据。因此,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的浙江中小民营银行不得不依靠其他的信息来源来进行贷款决策,银行客户经理现场调查提供的信息被广泛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渠道。

为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强化信贷服务功能,四家中小民营银行普遍实行了“客户经理制”,利用客户经理开拓市场,推介金融产品,收集客户信息,受理客户需求和金融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为提高信贷效益做好基础性工作,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控制与客户经理的考核有机结合。泰隆商行制定了“双十戒律”进行内控。泰隆商行的客户经理说,“我发放贷款时,就像从自己口袋往外掏钱一样”。台州银行实行绩效工资制,将信贷责任分解到个人,信贷人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业绩,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对责任人的惩罚将非常严厉,可以扣掉从逾期开始到年末的奖金。当地人评价这种制度是“农村土地责任制+工厂计件制”。

从表5可见,四家中小民营银行营销岗员工比例都超过1/4,量大面广的客户经理,既保证了客户经理与客户的联系,又密切了客户与银行的关系;既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又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通过互动,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了信任关系,既充分获取企业的“软信息”,又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创新银行的业务。

(三)高效、完善的授信流程

国际活跃银行在授信流程方面呈现出共同的特征:一是对资产业务、贷款审批、放款操作进行集中控制;二是审批环节少,审批效率有高度保证;三是贷款审批和业务营销两个环节既相互分离和制约,又能紧密结合,确保贷款及时发放;四是对个人授权(特别是金额较小的授信),明确个人责任;五是授权清晰,根据风险程度进行权限划分,业务岗位一般拥有小额贷款审批权,以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六是从单笔交易审批走向对客户授信的总量控制。

我国银行业贷款决策有一种明显的集权倾向,然而,审批权的上移,导致掌握审批权的是一些对借款小微企业不太了解的上级领导,这种审批权的上移不仅不能够解决由于小微企业信息造假所导致的操作风险问题,相反还加重了小微企业信贷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浙江四家中小民营银行借鉴国际活动银行在授信流程方面的做法,根据小、微企业对资金要求“短、频、快、小”的特点,采取了审批权下放的做法,不断优化授信流程,提高审批透明度。建立以“审贷分离、尽职调查”为核心的授信决策机制;以“统一授信、授权管理”为核心的授信运作机制;以“贷后管理、实行后评价”为核心的授信管理机制;以“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为核心的授信制约机制。

台州银行的授信方式,由总行对支行行长直接进行授权(支行审批权限500万以内),100万以内由客户经理和支行行长两人签字就直接发放;100万以上的贷款经支行审贷会研究发放;对老客户一般在两天内予以答复并发放,对新客户在三天之内予以答复并发放;对首次发生贷款业务的,不论金额大小,支行行长必须参与调查,并报审贷会研究发放。真正树立了“简单、方便、快捷”的品牌形象。

泰隆商行下放审批权限,简化操作流程,缓解小企业借款急和银行贷款审批期限长的矛盾。实行高效、扁平化的信贷调查、审查及审批操作流程,对一般的贷款调查,只需半天到一天就能完成,贷款审批基本能在分支行一线完成,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承诺老客户三个小时之内给予答复,新客户三天内给予答复。部分长期合作,资质、信誉好的老客户,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甚至在半个小时内就能获得贷款。

稠州商行在跨区域发展后,巩固传统信贷优势,创新信贷审批方式。根据各区域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差异,在“短频快”传统授信体系的基础上,对小企业授信政策进行优化。一是在总行一级设置小企业授信管理中心,统领全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以“短频快+全程服务”的产品服务组合解决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急性、短期性、经常性资金需求;二是对县域地区以及省地市欠发达地区,相对提高小企业贷款占比,通过完善信用评级,放宽准入门槛,对小企业、种养大户及个体工商户开发简单、实用的针对性信贷产品;三是在省会城市分支机构专门建立小企业授信部,实行统一模式营销、标准流程操作,做到快速、高效,将尽可能多的信贷资金为小企业服务。

四、基本结论

第一,民营化的股权结构是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股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决定“三会一层”的构成,从组织上确保银行风险战略自上而下的统一实施,保证了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民营化的股权结构,所有股东视银行为自己的银行,对经营者的监督主体到位,同时实现风险控制信息多元化。

第二,准确市场定位是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中小民营银行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研究证明,凡是不良贷款率低的银行,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同一银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市场定位发展偏离,就会隐藏巨大的风险。中小民营银行应该根据中小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具有共生性关系,将市场定位牢牢锁定的中小小企业,甚至是微小企业。这种定位有利于分散风险,既是存在风险,其收益也能够覆盖风险。

第三,原创性的风险控制手段是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中小民营银行的客户普遍是被业内认为高风险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中小民营银行的风险识别、计量的方法和技术与先进银行更不在同一起点,面对这两大现实问题,中小民营银行在风险控制上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结合银行所处的金融生态和中小民营银行的实际,大胆进行风险手段创新,创造了许多原创性的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中小民营银行风险控制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