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模式和政策选择_后发优势论文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模式和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和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论

自1980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逐年增加。1989年底,达到21717家(注:武超, 《外商直接投资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1998年,进一步扩大到16万家。(注:外经贸部1998年11月公布的数字。)到1998年10月,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已高达2577.78亿美元。众多的合资企业, 巨额的外资流入,既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大量外资的涌入也冲击了我国企业及产业的正常成长。因此,如何看待外国企业及其投资活动在我国工业成长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便成为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为此我们选择了与我国经济情况相近的印度、韩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七个代表性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说明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最佳模式和政策选择。这七个产业是: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产品业和纺织产业群,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器业、石化业和汽车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制药业和信息产业等。

二、跨国公司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模式选择

(一)产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包含这样几个顺次相联的阶段。

第一,国内培育阶段。它主要完成两项任务:其一是促使该产业的诞生,第二是扶持它的发展。通过这种努力,最终将该产业的成长推进到完全替代进口、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程度。由于既定产业已经在发达国家中存在,并且为跨国公司所把持,因此发展中国家促使该产业建立所必需的技术管理、甚或企业实体来源及相应的建立方式等可以有这样几种典型选择:(1)完全依靠跨国公司的当地生产来带入这些要素,并以此建立该产业;(2)完全依靠自己的国内企业, 限制或不引进外企,主要通过当地独立的重复开发来建立;(3 )依靠当地企业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甚或通过与跨国公司暂时合资的形式建立。有些发展中国家还通过平等对待当地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形式建立,但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策的选择会更有利于后者,因为跨国公司只有通过鼓励后才会进入。在后续的国内扶持阶段上,如上三种选择会更趋明朗。

第二,比较优势的控制阶段。随着国内产业培育阶段的完成,该产业便进一步延伸到国际市场领域。国际扩张的前提是对该产业比较优势的控制,这又直接由上一阶段的国内培育形式决定。本文之所以将产业比较优势的控制作为一个独立阶段来对待,一方面是因为它是连结国内培育和后续国际扩张的轴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进行工业化努力时,绝大部分的初级产品业都处在外国公司的控制下,这些产业的后续发展也是从这一阶段起步的。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下,比较优势的利用,将不再按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原则运行,而是按跨国公司之间或单个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其国际营销、生产等战略安排及相应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运行。

第三,比较优势利用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的一个有机阶段,比较优势的利用,将受上一个成长阶段的性质和东道国的贸易战略等因素影响。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下,只是在其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框架内,且在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鼓励和要求下,这种优势才会有部分利用。在当地企业的控制下,既定比较优势的利用将受当地贸易政策的限制。尤其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后来者,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面临进入该产业国内生产时的尴尬选择:因为整个国际营销网络,国际主要市场都由跨国公司把持了。进入的途径也有三种:(1 )完全依靠跨国公司及其国际营销网络;(2 )完全依靠自己国内企业独立地在国际上开拓一些边角或次要新市场;(3 )暂时依靠外国公司的网络和实力进入国际市场,并逐渐建立自己独立的国际营销网,确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商标等。与生产领域不同的是,在国际营销阶段,完全依靠外企的形式也会逐渐向形(3)靠近,而不是相反。但是, 要完全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营销网络,并进入到国际主要市场(发达国家市场)却只有依靠该国自身也介入到发达国家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可能,否则,将非常困难。

第四,充分一体化外向型阶段。这是如上三个成长阶段的发展延续。如果说前三个阶段只是发展中国家建立、趋近、追赶发达国家同一产业的话,那么,这一阶段便是发展中国家该产业开始进入世界领先位置的超越阶段。实现这种超越的条件有两个:(1 )建立起充分一体化(full-integrated)的产业整体,即在该产业生产、经营、 国际营销基础上建立起完整而独立的产业体系,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达到世界水平。(2)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技术、管理、 产品类型和质量等方面的独立创新活动,并以这种努力,在该产业某些方面、某些环节处在世界领先位置。由于外国企业只是把当是产业溶入到其全球一体化经营操作网中去,作为它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并枝离破碎地肢解开来,因此,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下,当地该产业根本达不到充分一体化的程度。只有在当地企业的控制下,这种发展才有可能,但是闭关锁国甚或内向型的战略将严重限制这种成长。在这些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即便在该产业某些环节、某些领域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要在所有环节所有领域都达到世界水平却很难。因此,只有依靠当地企业,并实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或产业发展战略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才能成长到这一地步。因为,在领先阶段,产品变化及技术进步的方向和路径都不确定,别国企业的类似或其他方面的努力将会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即使是别国企业失败的教训也是这样。这些动态只有在开放条件下,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才能及时反馈进来。与前三个产业成长阶段不同,这一阶段只能和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不能独立存在。

这样,经过国内培育阶段,自己对比较优势的控制和利用,以及充分一体化外向扩张,发展中国家的某种产业将达到完全“自立”程度。“自立”型产业的建立将会彻底改变落后国家在该产业传统国际分工中的悲惨地位,并逐渐使整个国家也“自立”起来。

(二)产业成长的模式。

按产业成长不同阶段上对当地企业,外国公司作为产业成长主体的依靠程度可以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成长的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代表形式:依附型(Ⅰ)、自给自足(Ⅱ)和自立型(Ⅲ)。(参见表1 )。

表1:产业成长的不同模式

国内培育阶段 比较优势控制阶段

模式Ⅰ:依附型产业

完全依靠跨国公司

由外国跨国公司控制

成长模式及其带入的技术生

产经营管理方法等

模式Ⅱ:自给自足型

完全依靠当地企业; 由当地企业控制

产业成长模式起初建立时也引进

外国技术管理方法

等,但一旦建立便与

外界完全隔绝

模式Ⅲ:"自立"型产

完全依靠当地企业, 由当地企业控制

业成长模式 但也与外国企业充

分持续合作,以不断

利用外企优势,并逐

渐取代它们的作用

而迅速壮大,

比较优势和利用阶段

一体化外向型阶段

模式Ⅰ:依附型产业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逆向"一体化(注)

成长模式比较优势原则失效

模式Ⅱ:自给自足型

依靠跨国公司或自

很难达到这一阶段

产业成长模式己的贸易网络但比

较优势利用程度有

模式Ⅲ:"自立"型产

利用各种方式充分

逐渐达到充分一体

业成长模式 发挥自己的比较优

化向外型产业成长

势,并逐渐向依靠自 阶段,从而实现产业

己的品牌,贸易网进 "自立"

行产品的国际贸易

形式递进

注:“逆向一体化”是指没有按当地东道国产业成长演进方向,而是逆着它进入到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全球网络中去,使当地该产业消失。

三种模式的不同阶段之间可以相互转型,这也是本文关于产业转型的特定内涵。

(三)跨国公司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模式选择。

本文所研究的七个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具体成长型式如下(表2 所示):

表2 :发展中国家七个代表性产业的不同成长模式

资料来源:宋小红(1997)《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下同)

注:

表示不同产业成长模式之间的转型,如Ⅱ

Ⅰ表示模式Ⅱ到模式Ⅰ的转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韩国的产业成长模式基本上都是模式Ⅲ,印度的大多是模式Ⅱ,而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多是模式Ⅰ。那么,不同国家不同产业模式的效绩如何呢?

(四)不同模式下产业的成长的效果。

按产业成长的阶段,判别产业成长效果,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国内培育阶段上,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实现程度。“后发优势”是指落后国家培育一个产业时,由于落后,同一产业及相应的技术、经验管理方法等已在发达国家中现成存在,因此,不必再花费同样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重复开发和探索,而可以通过引进、学习方式获得由此而来的经济效益。(注:Gerschenkron, Alexander(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spective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利用得越充分、越彻底,国内产业培育的效果便越好。在模式Ⅰ下,虽然跨国公司也将先进的技术、生产管理方法等生产要素由发达国家带入发展中国家,但这并不代表发展中东道国对这些技术、管理经验的真正掌握和消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区位转移。尤其重要的是,在生产性跨国公司的控制下,转移来的生产要素,绝大部分都是些过时技术、二手设备或淘汰了的产品型号,因此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利用程度大打折扣。这在本文所分析的几个产业中都存在,尤其是在纺织业、巴西电器业、计算机业中。在模式Ⅱ下,“后发优势”的利用最不充分。因为这种成长模式强调的是“自给自足”甚或“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努力,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重复研制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存在并可以得到的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如印度和中国的纺织业。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模式导致的是技术水平的停滞,产品品种、式样的几十年一贯制,如印度的轿车业。与模式Ⅰ不同的是,模式Ⅱ主要依靠当地东道国自己的企业,因此,即便“后发优势”没有利用,或利用有限,但产业成长的企业主体却是与整个产业成长的主旨相一致,是培育而不是简单的地理转移。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认为,这种模式也比模式Ⅰ好,至少它还保留有当地该产业进一步“自立”成长的机会和根基。在模式Ⅲ下“后发优势”的利用最充分,一方面,它积极地、连续不断地引进、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甚或通过与外企暂时合资的形式发挥“后发优势”;另一方面竭力保护当地企业的成长,并扶持它们。在这种模式下,引进技术,吸引外资只是一种提高当地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它不会让外国企业取代当地企业甚或对当地企业的成长构成限制和威胁;同时,保护当地企业,也并没有中断隔绝它们与外国公司的合作和交流,也并不意味着与外企的对立或替代关系存在,因此避免了滑落到模式Ⅱ的危险。在本文所分析的产业中,韩国的产业培育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型。

其次是在产业成长第二、三阶段上,对比较优势的利用程度。在模式Ⅰ下,这种比较优势,要么利用得很充分,像殖民时代的初级产品业或转型后的墨西哥类固醇荷尔蒙业“出口飞地”(export enclave);要么根本就不利用,像巴西的电器业,或者在东道国政府的强迫下有部分利用,如巴西计算机产业中的IBM子公司等, 这一切都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它们之间的“势力范围”划定以及东道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拉美汽车业等)。在这里,比较优势原则只是部分起作用或者根本就不起作用。从这类比较优势利用中,东道国所得利益很少,却要付出很多。在模式Ⅱ下,比较优势的利用也很有限,因为:一方面在“自给自足”型产业培育模式下,创造的比较优势本来就少,甚或根本就创造不出来,如印度轿车业、巴西计算机业等;另一方面,在这种模式下,产业成长的目标更多的是满足国内市场,而不是出口。因此,即便有比较优势存在,也不利用,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纺织业的情形;或者利用得也很有限,只是简单地为剩余产品寻找出路,如巴西石化业的出口。在模式Ⅲ下,比较优势的利用最充分。因为,这种模式培育起来的比较优势本来就多,并且与跨国公司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利于既定比较优势的发挥。尤其重要的是,这类产业成长模式的目标是:(1 )要使一个产业的出口支持该产业的进一步“自立”成长,甚或支持其他产业的培育;(2)同时使当地企业进一步在国际竞争中增强实力, 接受考验。这些都与模式Ⅱ根本不同。并且,在比较优势的利用方式上,模式Ⅲ也会更现实地首先选用既定的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网络、甚或品牌、商标等进入国际市场,并逐渐地树起自己的商标,或通过本国的或自己独立的贸易公司来开展国际贸易,逐渐完成“国际贸易领域内的进口替代”。在模式Ⅱ下,发展中国家更多选择直接建立自己独立市场网络形式进入国际市场,这些市场往往是边角市场或新的次要市场,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很难打入,结果使自己永远处在“非主流”地位。在模式Ⅰ下,跨国公司直接利用自己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因为从事跨国经营并能够控制当地一个产业的外企都是些大型跨国公司。

最后是产业成长第四阶段上,产业一体的程度和R&D努力。 在模式Ⅰ下,跨国公司会使当地该产业完全溶合在自己的全球一体化经营网络中,但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基地和产品销售地或原料供应地处在某一生产阶段或某一产品生产环节上。这种一体化也只是从跨国公司角度来讲的一体化,而当地一体化产业的追求则永远成为一种梦想。R&D 的努力也集中在跨国公司母国中,当地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也只好屈尊于简单简单枯燥的生产性操作。这种安排,也为跨国公司排放自己的污染生产源、过时技术、淘汰机器设备和产品找到了理想场所,而发展中国家则永远跟在它们的后面亦步亦趋地移动。在模式Ⅱ下,产业一体化的程度也许会很高,但却很难都达到世界水平。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也许会有世界领先的技术问世,但是与这种零零星星世界领先的技术相并存的是众多生产环节、生产技术上的落后状态。因此,模式Ⅱ下R&D 的努力很突出,但产业整体上的一体化程度或效率却很差,如巴西的计算机产业。产业的发展仍有被跨国公司“逆向转型”的危险,仍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尤其重要的是,在这种产业成长模式下,政府与当地私人企业的关系总处在一种对立或隔离状态,很难结成一个整体,如巴西和印度计算机业中的情形。在模式Ⅲ下,产业一体化的程度会很高,这既是以前积极吸纳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甚或贸易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进行“国际贸易领域内进口替代”的结果,也是当地企业吸收消化外国技术等经验、经受国际竞争洗礼的结果。随着当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技术实力的提高,自发的R&D活动也会增加, 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开发研究的主要力量。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和当地私人企业之间还会建立起“互补”性的合作关系,并联合进行R&D活动, 如韩国的计算机产业。经过这些努力,当地该产业会完全自立起来。

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还会偏离当地的资源结构,加剧分配不公平状况等。综合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三种模式下,最能促使当地经济更快发展、并逐步实现经济“自立”的是模式Ⅲ,其次是模式Ⅱ,最后是模式Ⅰ。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利用跨国公司促使产业成长时应力戒模式Ⅰ,避免模式Ⅱ的发生,并大力推行模式Ⅲ。

表3:产业成长模式的优劣判定

成长阶段 国内产业培育阶段

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上

产业效果的"后发优势"利用(国内

判别标准生产上的进口替代过程)

1

模式Ⅰ

2

模式Ⅱ

3

模式Ⅲ

1

成长阶段 比较优势控制 比较优势利用阶段

2.比较优势的利用程度

产业效果

3.国际贸易上"后发优势的利用程度

判别标准

(国际贸易进口替代过程)

23

模式Ⅰ 33

模式Ⅱ 22

模式Ⅲ 11

成长阶段 充分一体化外向型产业成长阶段

4.产业一体化的程度

产业效果

5.R&D努力(领先阶段)

判别标准

45

模式Ⅰ 33

模式Ⅱ 22

模式Ⅲ 11

注:判别用1.2.3表明优劣程度。

那么,为什么模式Ⅲ比其他两种模式更好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作用上。为此,我们顺次考察产业成长中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作用。

三、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中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的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中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按照产业成长的阶段,我们将本文所分析的七个产业案例中,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总结如下:第一,在国内培育阶段,它们可以提供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相应的经营管理方法。进一步的分析还会发现,提供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跨国公司大体上有两类:其一是工程公司和技术开发公司,或者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其二是生产性跨国公司。而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却只能由生产性跨国公司提供。第二,在比较优势的控制和利用阶段,它们可以提供国际营销网,或转让自己的商标、品牌,并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带进核心的发达国家市场。其中,生产性跨国公司多以OEM形式或外部加工形式或转让自己商标品牌形式引导; 而商业零销商或购买集团则以国际分包形式引导。第三,在充分一体化外向型成长阶段,它们通过技术合作形式,如交叉转让、联合R&D 开发项目等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企业带到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在这里,生产性跨国公司的合作最重要。同时,在外围产业中,如作为计算机产业零部件的半导体和软件业、汽车业的零部件业等中,跨国公司的合作也很重要。整个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后发国家产业成长中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国内培育阶段

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1.提供生 2.提供生 3.提供生产经

产技术 产设备

营、管理方法

1.生产性跨国公司 √ √

2.生产设备生产商 √ √

3.技术开发或工程公司 √ √

4.商业企业或购买集团

比较优势的利用和控制阶段充分一体化

外向型阶段

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4.提供国际 5.提供自己 6.进行技术

营销网 的品牌

合作

1.生产性跨国公司√ √ √

2.生产设备生产商√

3.技术开发或工程公司

4.商业企业或购买集团√

(二)发展中东道国产业成长中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中跨国公司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在国内培育阶段,它们控制着该产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并限制或排斥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建立。它们还通过合资或传统外国直接投资形式直接进入当地生产,并逐渐排挤出当地企业,使该产业“逆民族化”转型,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垄断主宰地位。通过这种地位进一步使当地该产业成为自己过时技术、淘汰设备和产品的“外围生产基础”,或者在当地政府的慷慨鼓励下使之成为自己整个生产网络中的一个环节。第二,在比较优势的控制和利用上,完全按照它们之间的市场范围划定或各自的全球经营战略考虑进行,比较优势原则只是一个参考。它们还通过对该产业国际贸易的控制,排斥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主要产品市场,或者只让这些企业成为它们分散经营风险、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一个配角。第三,在充分一体化外向型成长阶段,它们一方面极力从某些环节、某些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该产业的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又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它们,甚或购并、排挤它们,使之臣服于自己。整个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中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国内培育阶段

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1.控制该产2.直接进入

3.使当地生

业的国际生当地市场排

产成为其外

产及技术 挤当地企业

围生产基地

使东道国产

或者自己生

业逆民族化

产体系一环

转型 节

1.生产跨国公司√ √√

2.生产设备生产企业√

3.技术开发或工程企业 √

4.商业或购买集团

比较优势的利用和控制阶段

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4.控制国际贸易限制当地

5.限制比较

企业的进入或将它们排挤

优势的发挥

在边角和次要市场或将其

溶入到自己的体系中以减

低经营风险,并利用发展中

国家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1.生产跨国公司 √√

2.生产设备生产企业

3.技术开发或工程企业

4.商业或购买集团

充分一体化外币型阶段

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6.阻碍发展中7.购并排挤发

国家产业一体展中国家的生

化进程 产企业

1.生产跨国公司 √√

2.生产设备生产企业

3.技术开发或工程企业

4.商业或购买集团

(三)产业成长过程中跨国公司作用的分析。

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中,为什么跨国公司既在标本些方面起了促进作用,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又起了消极作用呢?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跨国公司是从事全球化经营的私营企业主体,它的根本目标是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使经营风险最小。它们的这种追求和发展中国家创建自己的一体化自立型产业的努力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但也不排除这相互冲突的双方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利益上的暂时统一。当二者的利益相统一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成长会起促进作用;当二者的利益相冲突时,跨国公司则会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其产业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跨国公司并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一个抽象的统一体,它们是由不同国别、不同类型的跨公司共同组成的。虽然从形式上讲,这些不同国别、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的利益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一体化自立型产业的努力既对立又相互统一,但是,冲突的性质和程度却不大相同。

在国内培育阶段,就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某产业的建立提供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跨国公司种类来讲,至少可以有这几种:(1)技术开发企业;(2)工程企业;(3)生产设备供应公司;(4)国际管理咨询公司;(5)生产性跨国公司, 其中又可以分为:作为该行业寡头之一的生产性跨国公司和非寡头的中小跨国公司等。前四类跨国公司属于为当地产业培育提供专门服务的单一职能公司,如技术开发企业主要提供技术、工程企业提供工程设计和服务、生产设备供应公司提供生产设备、国际咨询公司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服务等,但是生产性跨国公司却可以同时提供所有这一揽子资源或服务。以技术的提供为例,对技术开发跨国公司而言,技术是它生产出来的商品,它当然希望卖得越多越好。这与作为购买者要使用该技术建立自己类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互补的、一致的。但是这种互补性和一致性会随着发展中国家对该项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的提高而消减。发展中国家会用国内同类技术替代这种购买。同一项技术,生产性跨国公司也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但是对生产性跨国公司而言,这种技术只是其整个生产性资产的一部分,是作为生产工具、生产资本存在的,因此,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资产从根本上讲是和它的利益相冲突、相替代:这是个生产者,该技术是它生产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该技术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作为一个生产者存在。尤其是当这个生产性跨国公司还是世界该产业的垄断者或寡头之一时,它还有维持自己既定垄断或寡占均衡的战略考虑,并竭尽可能地限制任何新的生产能力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处在非寡占位置的少数中小跨国公司,为了冲破该行业既有的寡占局面会暂时转让生产技术或以新型合资形式(注:即少数股权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引进、交钥匙工程、技术服务等等形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但是,作为生产性跨国公司,这些中小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根本利益上的对立性质并未改变。生产性跨国公司在打算退出发展中国家要求进入的某些产业部门时,也会转让它们的生产技术。即便生产性跨国公司提供了技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退出这一生产领域和外部加工安排等情况外)也是以进入当地市场为先决条件。这种进入主要是为了面向当地市场进行生产,这和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的一体化自立型产业的追求又直接对立:跨国公司以自己的当地生产活动替代了发展中国家建立该产业、培育当地独立生产企业的企图。并且随着对当地环境的熟悉,生产性跨国公司会逐渐地吞并当地生产企业,使该产业完全“逆民族”化,进而将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模式推到“依附型”的轨道上去。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培育提供工程服务、生产设备及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时的情形,与如上提供技术的情况相类似。

在国际成长阶段,就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某产业比较优势利用的跨国公司类型来讲,有以下几种:(1)直接的采购集团或商业公司, (2)独立的国际贸易公司;(3)生产性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或企业。其中(1)(2)类跨国公司是作为商品购买者出现的,它们的利益与作为商品售卖者的发展中国家相统一。但是生产性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企业,也像发展中国家一样是作为产品的供应者出现的,因此二者的利益根本对立;但是当生产性跨国公司打算退出时,或者进行外部筹供时,它们之间也会暂时合作。

在充分一体化外向型阶段,远未达到充分一体化的小型或中型外国企业(有的甚至尚未进行跨国经营)更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该产业充分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而已经实现充分一体化全球经营操作的大型跨国公司则不愿这么做,甚或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一体化进程。同样地,在技术开发上,小型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有的也未进行跨国经营)或专门的开发公司更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大型跨国公司则不愿这么做。这一阶段,随着发展中国家该产业的成长,当地企业技术实力的增强,当地的一些成功企业也会介入到大型跨国公司的行列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其他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与之平等合作。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该产业介入到发达国家行列中的一种标志,相应的利益对立性质也会发生根本变化。

生产性跨国公司,除了与发展中国家创建自己充分一体化自立型产业的追求在根本利益上相对立、相冲突外,它们还拥有其他专业性跨国公司不可比拟的讨价还价力量。这一点可以从本文关于生产性跨国公司与技术开发企业和工程服务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时的利益对比分析中看得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生产性跨国公司还通过与生产设备供应公司(如在纺织业)、技术开发企业和工程公司(如在石化业)的密切协同关系,控制一个产业的既定生产、技术、甚或设备供应,从而限制外围企业、外部国家的进入;通过与国际贸易公司(日本)、商业购买集团和商业公司的合作,操纵一个产业的国际贸易,排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进入;通过与高技术开发的合作(IBM与Intel)及它们自己之间的研究开发(如电器、石化业的交叉技术转让)战略联盟控制最新技术,限制发展中国家一体化产业目标的实现;通过生产性跨国公司之间的各种合作来划分市场,确立相互默认的势力范围,共同抵制外部企业的进入。在发展中东道国市场上,它们还依仗其市场力量,通过各种竞争策略吞并当地企业(如在电器、类固醇荷尔蒙、汽车、计算机产业),使当地产业逆向转型。

对比表4、表5并综合如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培育自己的产业时应该尽量多地与专业性跨国公司合作,而尽可能少地与生产性跨国公司打交道。

(四)产业成长中当地企业的作用分析。

当地企业,作为追求自我利益的独立经济主体与跨国公司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在生产进口替代品、供应当地市场上,与生产性跨国公司直接竞争,在提供生产技术、设备、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上也直接与专业性跨国公司相对立。但是,当地企业身处当地环境,受当地要素投入、消费、需求结构影响,从而生产技术、产品选择更适合当地资源结构的事实,决定了它们的自身利益更多地和当地政府的产业培育目标、甚或经济发展目标(如增加前后产业关联、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更好满足当地大众需求等追求)相一致,这决定了它们比进行全球一体化经营、追求全球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目标的跨国公司更能促进当地产业的成长。同时,当地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减少对外国技术等依赖速度的努力,也和当地政府促进当地经济、技术上自立的目标相一致。

像跨国公司一样,当地企业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统一体,它也由多种类型企业构成。如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差别。作为政府实行产业政策的一种工具,国有企业通常会起一种指导作用,因而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密切,对产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也比私人企业大一些。但是,作为政府直接介入生产过程,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手段,国有企业常常会和当地私人企业直接竞争。再如,当地私人企业也有新建企业和既存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集团的差别。作为后发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业培育,需要技术、管理、经营实力雄厚的大型既存企业的介入,一方面这是因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劣势行业,进入障碍本来就很高,新建弱小企业实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最初发展时,与跨国公司讨价还价的力量。

因此,我们认为对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作用的不同利用是造成不同产业成长效果差别的原因。在产业培育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当地企业,并以能否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作为吸引跨国公司的标准。那么,不同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做的呢?

四、产业成长的政策选择

(一)不同产业中当地政府的作用:产业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业,作为新旧殖民时代的产物完全由跨国公司建立并控制。这类产业的成长也是通过与跨国公司针锋相对、甚或你存我亡式的斗争建立起来的。这类产业的政策主要包括:(1 )对既存跨国公司生产或资产的“国有化”;(2 )通过当地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各种新型合作,逐渐在新建生产能力中代外企的作用,培育起当地国有企业;(3)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品生产、 国际贸易联盟,以对抗传统跨国公司的影响。经过这种努力,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业的成长模式由传统的依附型逐渐向模式Ⅱ、Ⅲ转化,该产业也成为众多资源丰富国家同一时期所进行工业化努力的主要支撑产业。 (注:Roemer,Michael( 1979) "Resource- based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

纺织业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这一产业的特点限制了外国公司在当地生产领域中的介入程度。只有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并且资源贫乏,只能依靠廉价非熟练劳动力优势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韩国较好地发挥了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的产业政策包括:出口促进、进口限制,建立自由加工区等。在60、70年代的国际环境下,这些政策足以促使发展中国家纺织业进入国际市场,因为这一时期,日本、欧美跨国公司已经建设起了广泛的国际分包制网络,日本纺织企业还不断转移它们的纺织、化纤生产能力。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印度主要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因此限制了纺织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使该产业的成长只是局限在满足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阶段。

墨西哥的类固醇荷尔蒙产业,在建立比较优势的控制和利用阶段都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如信贷支持、出口关税、生产许可证和对跨国公司进入的严格限制等。但是墨西哥政府却不愿走得更远,既没有促使墨西哥私人企业Syntex完成一体化生产过程(发醇技术上的支持),也没有与当地企业一道开拓独立的出口营销体系,更没有协调好国有企业Farquinal与Syntex的利益冲突, 以共同抵制美国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政府的压力,结果使当地该产业完全逆向转型。

巴西电器业的最初建立,除了受到30年代大危机及二战意外保护外,政府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政策也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50年代初,巴西推行的二级进口替代战略及相应的政策,没有对当地企业进行特别的保护。在“113法令”下,对外国公司还提供了设备进口优惠。 在近似平等的条件下,当地企业根本竞争不过外国公司。经过两次大的转型后,巴西电器业被完全“逆民族”化。对这种变化,巴西政府一直奉行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开放政策,袖手旁观。

在高额关税的保护和鼓励下,印度政府将发展当地石化产业的重任完全推给了外国跨国公司,巴西政府则将该产业留给外国公司和当地私人企业。在跨国公司拒绝进入基础石化领域的情况下,巴西国有石油企业被迫承担起这一责任,令人惊奇的是,巴西基础石化部门因此而意外地“自立”起来。墨西哥石化业的发展分工是国有企业承担上游领域,当地私人企业和外国公司承担下游生产,但是,在后一领域中,外国企业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地企业处在边际位置。1970年,墨西哥政府通过法律对跨国公司的这类投资按“60—40”原则进行剧烈调整,以增加墨西哥人对下游石化业的控制。韩国政府在当地石化产业成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基础石化部门,通过国有企业以引进技术、甚或通过合资形式建立该部门。第二,在中间品和热塑生产领域,精选当地大型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并促使它们与外国公司合作以建立当地该产业。第三,在当地石化产业建立起来之后,接着进行两方面的调整:其一,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其二,将外国公司的投资和生产“韩国化”,从而促进当地私人企业的成长。

在汽车产业成长中,虽然墨西哥、阿根廷也附加了当地股权要求,但是拉美国家却没有着力培育和扶持当地独资企业。从建立时起,当地企业的数目就少,实力也弱。在高额关税保护下的当地市场上,当地独资或股权比例较高的合资企业基本上都被传统型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所购并或挤出。东道国政府实际上保护和培育了外国企业,而该产业结构硬化、生产者众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车型品种多、结构性外部不平衡等问题却持续存在。为推动由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当地汽车业进入国际市场,政府又进行了大力的补贴和支持。即便如此,阿根廷的调整还不成功。随着关税保护的撤除、鼓励政策的终止,阿根廷的汽车业几乎倒退到60年代初促使该产业建立时的发展水平。巴西、墨西哥虽然成功地溶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网络中去,但是当地“自立”型汽车产业成长的希望却彻底破灭。印度轿业的成长完全依靠当地私人企业,跨国公司被排除在外。在当地保护性市场上,该产业的效率很差,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与世界汽车业的发展相隔绝。商用车部门的发展,政府在扶持当地企业的同时,也鼓励当地企业与外企进行少数股权、技术引进等形式的合作,并支持R&D和海外投资活动,因此, 商用车部门在印度已成长到大量出口、甚或一体化的自立程度。韩国汽车工业的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发展的是当地零部件产业,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形式进行;其次发展汽车组装,并限制外国企业的进入,保护当地独资企业的成长,当地企业也是渐次进入的;最后是发展出口导向型汽车业,支持当地企业的R&D活动、技术引进及车型的自主开发, 逐渐进入到充分一体化外向型阶段。

印度、巴西、韩国计算机产业基本上都是在当地政府严格限制生产企业介入数量,并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当地企业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印度、巴西政府与当地私人企业的关系是一种“替代性”的对立关系:巴西国有计算机企业除了从事开发活动外,还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与当地私人企业直接竞争;印度政府甚至还限制私人企业从事计算机生产,并把实现印度计算机技术上自给自足目标的历史重任主要寄托在国有企业上。而韩国政府与当地私人企业的关系却是一种“互补性”的合作关系。对比这三个国家计算机产业政策还会发现,巴西主要是依靠国有企业和新建的企业、印度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和当地传统的内向型私人大企业(big house)来发展自己的计算机产业, 而韩国则完全依靠已经进行广泛国际经营和私人企业集团(Cheabol), 这一点与日本很相似。

(二)产业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分析把当地政府简单地假定为发展中国家国家利益的总代表。现实中的情形远不是这样。国家从来都是激烈阶级斗争的产物,相应的政府及其政策也只是特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一种反映。如在拉美国家中,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商的影响很大。它们对当地政治和政策的长期控制,排斥着培育当地自立型现代产业的一切努力。从这些初级产品出口政治寡头的角度来看(他们作为进口制造业产品的消费者),当地生产和进口、当地企业生产和跨国公司生产没有什么区别,扶持当地甚或还会带来效率或垄断损失。(注:Newfarmer, Richard S. (1980)

Translational conglomerates and the economics of dependent development Jai press inc.)

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中,由于资源贫乏,国土面积小,初级产品出口者的影响很弱,加上儒教影响下长期实行的精英统治政体使当地政府相对较为独立,能较好代表整个国家发展的长期利益,因此政府对当地产业的培育促进作用也比较大。(注:Evans,Peter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incteon university press Gereffi,Gary & Donald L.Wyman( ed) ( 1990)Manufacturing miracles:path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East Ai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虽然一国政府选择和更替及相应的政策变动由阶级斗争和政治力量的对比所决定,且具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以往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延续却造就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从而推进政策的连续性,这在印度、巴西、韩国计算机产业成长中反映得很清楚。

同样地,一国的政府也由各种不同机构组成,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从促进一个产业成长的角度来讲,至少有这样三种类型:(1)促进该产业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建立、提高的部门;(2)使用产业产品的部门;(3 )使用该产业产品同时也极力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的部门,如军方。从消费者的角度讲,第二类部门也许更青睐外国产品,不支持当地生产,从而与第一类部门的努力相冲突;或者至少对外国生产企业持有与当地企业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第三类部门会有摇摆,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更倾向(1)或(2)某一方。这三类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程度将直接影响一国特定产业政策的力度,甚或其根本性质。

总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效果由当地政府、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三方的利益协调程度决定。虽然产业的复杂程度及类型、当地企业的既存实力、当地既有技术、人力及资源基础等因素都会影响产业成长的进度和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如上三方的利益协调程度及相应的合作却起着决定作用。协调好三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并发挥各自的特长,自立型产业总是可以培育起来的。

(三)自立型产业成长的政策选择。

在国内培育阶段,自立型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两个时段:第一,建立期。这时产业政策的原则是:①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②扶持或刺激当地企业进入。因此,政府政策应该充分鼓励当地企业与专业性跨国公司的合作,严格限制生产性跨国公司的进入,确保与各类跨国公司的合作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样板作用,如1961年IBM 在日本计算机业的作用,或者如“交钥匙安排”在巴西基础石化业中的作用等。同时,为了增强当地企业对跨国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政府还应该选择当地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如韩国汽车、计算机、石化业、日本计算机业等;或者直接通过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讨价还价,如沙特石油业、整个石化业、印巴计算机产业等;或者政府联合当地企业进行共同引进,如日本计算机产业。这一时期,产业政策主要由政府机构中负责生产的部门和第三类部门推动。第二,国内生产期。这时产业政策的原则是:①大力扶持当地私人企业的成长,限制生产性跨国公司利用市场力量进行扩张及时对当企业的替代性影响;②严格制止当地企业利用当地保护政策进行投机性赢利活动。相应的产业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关税保护,各种信贷、财政支持;优先对当地企业产品进行采购;限制生产性跨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过分广告支出、产品差异化,对当地企业的购并等,并逐渐挤出这些当地生产跨国公司,使之逐渐萎缩。这里将生产性跨国公司局限在出口市场上是一种明智选择;通过对建立时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对外国企业的“本国化(如韩国化、墨西哥化等)”,促使当地私人企业的壮大。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主要由政府第一、二类部门推动。

在比较优势控制阶段,政策的目标比较明确,确保当地企业,对该产业及其比较优势的控制。在外国公司控制下,可以通过激烈的国有化转型来实现,这往往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甚至整个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支持,如初级产品业中联合国决议的作用。

在比较优势的利用阶段,自立型产业政策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起始期。这时产业政策的原则是:(1 )充分利用该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后发优势”,与专业贸易公司合作;(2 )严格禁止当地企业只想独享国内市场,不愿进入国际市场的投机行为。主要的产业政策有,建立国有专业贸易公司,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独立私人贸易公司的建立;鼓励与专业性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合作;联合当地生产能力,组建出口卡特尔等。这时的政策主要由负责生产和贸易的政府部门推动。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也表明,选择具有国际经验的当地大型企业进入这一产业的重要性。第二,国际扩张期。这时产业政策的目标是:(1)扶持当地企业的出口扩张,并限制跨国贸易公司的作用; (2)严格禁止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欺诈性出口骗税行为。 主要的产业政策有:出口鼓励、补贴、信贷、财税支持;出口加工区的建立;促使当地企业逐渐从跨国公司的贸易网中独立出来,以自己的品牌营销;将上一阶段的国有贸易公司私有化,并促使独立贸易公司与当地大型产业财团的溶合等。这时政策也主要由负责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政府部门推动。

在一体化外向型成长阶段,自立型产业政策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一体化时期。政策目标是:(1)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在“R&D上的后发优势”增强薄弱环节上的竞争力;(2 )禁止当地企业单纯依赖外国技术被外国公司控制,及相应的逆向一体化发生。产业政策内容包括:从外国高技术中小企业充分引进最先进生产技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政府和私人企业多方面合作及联合技术开发活动;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开发项目推进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高技术水平。这一时期引进当地技术实力雄厚产业集团进入也很重要。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主要由负责生产和技术开发的政府部门推动,同时,第二、三类产品使用部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第二,自立期。这时当地企业已经完全能够也愿意承担起该产业的技术开发、生产等活动。政府的直接介入开始减少,主要通过税收、信贷和加速折旧等间接宏观政策引导当地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政府这一时期也大力推动当地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并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只是到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的该产业才完全自立起来,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由于发展中国家既有技术、生产、管理能力及企业基础等都比较薄弱,对于投入大、技术水平高、规模要求强的产业还可以分阶段逐步培育。如对汽车产业可以先从零部件业起步,再逐渐到整车上过渡,像韩国做的那样(台湾的缝纫机产业也是这样培育起来的)。同时,不同产业培育的顺序也可以由易到难,由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纺织业,逐渐到比较劣势行业,如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过渡,像日本、韩国所做的那样。在当地私人企业经济实力、技术、国际贸易基础有限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进入补充这种不足,并在当地企业实力增强后,逐渐通过私有化形式转移给当地私人企业,从而起一种“缓冲”作用。总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自立型产业培育应该沿着由强到弱、由简单到复杂、由比较优势到比较劣势产业的顺序推进,既不可因某个产业简单便不充分利用它以增强自己的技术、企业基础,也可不因某产业复杂便地将其拱手让予外国公司,只有经过连续不断、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自立型产业才能培育起来;同样地,也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自立型产业的支撑,发展中国家也才能逐渐地改变自己在既定国际分工中的不利位置,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七个产业案例的研究,我们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模式有三种典型形式,发展中国家应选择模式Ⅲ,力戒模式Ⅰ,避免模式Ⅱ。第二,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同时要限制它们的不利影响,尤其要严格限制生产性跨国公司介入的数量。第三,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的效果取决于当地政府,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依靠当地企业并持之以恒地扶持它们,这是自立型产业政策的宗旨。产业培育的顺序也应该沿着由强到弱,简单到复杂,由比较优势产业到比较劣势的方向累积推进。

1978年代以前,我国的产业成长除少数几次集中引进外,基本上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式的自给自足型模式推进。改革开放后,不少产业的发展才真正跟世界接轨,开始向自立型模式靠近。但是自1992年以来,在众多外国企业冲击下,我国的比较劣势产业、新兴产业有逆转到依附型模式上的危险。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成长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自立型产业成长之路。这是本文的第一点建议。

第二,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积重难返,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亏损严重;乡镇企业又在进行自我调整;私有企业尚未成长起来。整个中国没有任何一支可以与外国公司相抗衡的强有力企业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疏忽都会导致跨国公司乘虚而入,并使我国的产业成长很快逆向转型。因此,我们认为,至少在国企改革没有取得显著进展之前,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应该有所限制。

第三,产业发展说到底不过是企业成长的一种外在条件,自立型产业发展的本质是培育当地企业。限制外资的进入只是权宜之计,旗帜鲜明地扶持我国民族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大型产业集团的成长才是一种战略选择。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民族企业也能如今天的美国和日本企业一样,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有100多个席位。

标签:;  ;  ;  ;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模式和政策选择_后发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