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例_刘备论文

中国历史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例_刘备论文

语文历史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例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语文论文,政治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方法

文史政本是一家,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学问都离不开语文,语言文字(包括古汉语、外语)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载体。语言文字的修养既表现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人的思维能力与思维状况。任何学问又都离不开历史,可以说无史难以言学。不仅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是如此,即使自然科学,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历史学、文学都是属于意识形态,历史学要“通古今之变,知社会兴替之道”,需要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最先进最科学的观点,莫过于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但知识本身并不等于智能,知识多不一定能力强。知识仅仅是一种工具,只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它,它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文、史、政各科知识量的积累,更要想方设法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使之在组合运动的撞击中喷发出智慧的火花,发挥知识整体功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个人的培养成材,不应仅限于他掌握多少知识技能,还要看他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力求把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统一到“人文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要做到文史结合、政史结合、政文结合、文史政相结合。

文、史、政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主要几点:

一、学习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记录着先人的心路历程,记录着先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每篇文学作品都烙下了历史的印记,同时将汉语的特点运用发挥到极致。古代文学名篇巨著,历经千百年依然熠熠生辉,除了其超凡的艺术魅力外,还在于作品本身折射出强烈的伦理道德之光,闪烁着耀人眼目的人格美。历史知识和意识、古典文学修养,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应该而且值得汲取的养分。

二、探讨历史题材影视片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如《甲午风云》、《林则徐》、《三国演义》、《水浒传》、《太平天国》、《鸦片战争》、《戏说乾隆》、《秦始皇与阿房女》等等。以历史真实为准则的史书与进行过文学加工后的历史小说是有区别的。中国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或取材于历史,却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一些文学加工和虚构,实中带虚,历史与文学相结合。弄清哪些是基本上尊重历史,哪些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虚构和夸张,如何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对其历史价值、史资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等进行鉴定。

三、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如精美的古代建筑、园林、历史遗址、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研院和大专院校,让学生去看、去欣赏、去考察。

四、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口传的历史资料。如: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倡导学生发掘他人的“人生历程史”,并将他们亲历的历史写成文章,或作为研究某方面历史的资料。

五、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如:西部开发、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国有企业改革、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法轮功”问题等。

实施文、史、政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

一、指导学生阅读。有文本阅读,也可通过电影电视“阅读”及上网阅读,着重于文本阅读,强调学生自我身心的体验,老师进行适时、恰当的点拨。在阅读中要能明辨是非,辨别真伪,对事物美丑善恶有分辨能力和正义感,能够发展地、联系地、一分为二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二、进行比照与思辨。在比照的过程中,发现各种疑难问题,经过深入探究,反复鉴别,区别正误、深浅、偏全和高下,作出自己的抉择;然后自问自答,自我考验,主动查找缺漏,纠正偏颇,再与他人论辨,接受挑战,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断。

三、进行社会实践。实地走访、采访、查阅资料,记录、录音、录像,撰写调查报告。

四、撰写史论结合的文章。做到“论从史出”,让“史”与“论”辩证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文、史、政研究性学习的途径还有举办沙龙,开展辩论赛,创办报刊,编演历史剧,举行论文答辩等等,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范例

问题

撰写史论结合的文章

问题的分析归纳

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苏辙的《六国论》和清朝李桢的《六国论》。这四篇议论六国历史的史论文章,题目虽然相同,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不同的论点,采用不同的写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各有见地,各有特点。我们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开拓了思路,对学习议论文的写法,很有启发。学了就要用,老师要求我们学习历史论著,写出史论结合的文章。

实际情况的调查

我首先仔细研读了《甲申三百年祭》,看郭老是怎样处理叙事与论理的关系、引证与辨析的关系、对比与假设的关系。同时,参读了《〈甲申三百年祭〉写作的前后》和《不能忘记的历史启示》等文章,把历史和现实作比照,明确了《甲申三百年祭》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参读《〈甲申三百年祭〉讨论综述》,把同一时代的不同学者作比照,深入思考:对《甲申三百年祭》这一历史论著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分歧?这使我更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高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的查阅

我对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很感兴趣,而对三国历史人物情有独钟,似是老朋友。我利用家中的藏书,也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及一些有关的评论文章。我查阅的历史资料主要有:《三国演义》、《三国志》、《读〈三国志〉法》、《史记》、《资治通鉴》等。

调研结论的表述

读《三国演义》杂记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3) 黄颉

“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这一人才盛会的形成原因要从历史大背景来考虑。

东汉离春秋战国不算太遥远,战争的烽烟已经散去,百家的学说却得以流传;经过连年的鏊战,军事艺术的宝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汉朝百年的兴盛,造就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高峰。东汉末年,朝政腐败,但学术界却呈现出勃勃生机。交友切磋很可能是当时治学的大气候。襄阳一带,就有石广元、崔州平、徐庶、孟公威、诸葛亮、庞统、邓玫、庞德公、司马徽等数十位名流学者云屯雾集,共同研讨匡扶天下的深谋远计。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但东汉的思想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诸葛亮博览诸子,尤喜兵、法两家著作,并对腐儒学风嗤之以鼻,这若是在思想禁锢较严的宋明理学时期是不可思议的。你看朱熹不就批评诸葛亮“所学不尽纯正”(《朱子语类》卷136)吗?强调“学以致用”是当时治学的又一特色,那些“坐谈立议,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的清谈之徒是吃不开的。这也是春秋以降一贯的风气,它在晋朝来了个急转弯。三国不早不晚,上承文化集大成的汉朝,又赶在“清谈误国”的晋朝之道。三国之盛,宜也!

相观而善、思想自由、学以致用,当它们碰巧会合的时候就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三国人才。

韩信说刘邦能带兵十万,而自己带兵则是多多益善。刘邦听后很不高兴,说:多多益善,那你怎么又为我所擒呢?韩信于是说刘邦是“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史记·淮阴侯列传》)

现在让我们来看刘备。这位大汉皇叔的DNA里颇有不少老祖宗刘邦的遗传基因(如果他们的确有血缘关系的话)。他卖草鞋出身(刘邦早先是小小亭长),自己带起兵来屡战屡败,简直如丧家之犬,可谓不善将兵;但极盛时,取荆州,下两川,称帝号,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可谓善将将者。

但这实在不是刘备的功劳。你说人家曹操熟读兵法拥兵百万尚能集思广益,可谓不耻下问,你刘备连吃败仗疲于奔命,对大名鼎鼎的卧龙凤雏不言听计从又能怎样?但事情往往如此微妙,明明是自己没本事带兵打仗,碰巧遇上几个能人帮忙得了天下,他却因此赚了善于用人的美名。

刘备果真得了天下会如何?你看他刚当上皇帝没两天,就不顾孔明等一班开国功臣的劝阻,一意孤行地伐吴,当年的言听计从抛到哪里去了?考虑到他和刘邦的遗传关系,到时候会不会也来个兔死狗烹呢?

难怪孔明未出草庐就想好了退路。“诗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他说这话的时候,该是想起韩信,想起张良了吧。

庞统计取西川献有三策,其中的上策是设一鸿门宴,乘刘璋来迎时袭杀之。刘备不从。在后来的涪关宴上,刘备扮演了很像项羽的角色。

鸿门宴时,项羽的对手仅刘邦一人而已,杀掉刘邦能迅速平定天下,范增之计,颇有当机立断之风。而涪关宴时的情形则不同,夺取西川只是孔明隆中战略的一步,杀掉刘璋不但不能迅速战胜曹操和孙权,反而有四面树敌之嫌。就算能迅速得到西川,也会把刘备苦心经营的一点仁义的老本卖个精光。庞统的计策失于浮躁。

刘备就要老练得多,他来了个“地盘人心,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怀柔政策,又适时严明军纪,不但入主西川,还要让百姓称颂他的仁义。表演可谓精彩。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个名声很坏的宋襄公。他所在的春秋时期,“犹尊礼重信”(顾炎武《日知录》),各诸侯或自愿或被迫都还被先秦道德制约着。宋襄公非要等对方渡河摆好了阵势之后才肯开战,或许是有一定见地的。因为如果这样还能打胜仗,那无疑将有利于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成就霸业。刘备不杀刘璋也能得到西川,我们必须称赞他“具有超越了军事的眼光”,可惜宋襄公却打了个大败仗,于是也就只能得到“妇人之仁”的骂名了。

许多时候,历史是相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

孔明五出祁山的时候,司马懿调雍、凉军马二十万,欲一举剿灭割麦的三万蜀军。当时情况危急,恰好又是约定的换兵之期。部将劝孔明将换班老兵暂且留下,孔明说:“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并主即传令“应去之兵,当日便行”。众军得知此事后,群情激奋,表示不愿回家,结果蜀军大获全胜。(《三国演义》第一零一回)

守信是一种美德,而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无独有偶,孔明的老对手司马懿在道德品质上也有可称道之处。

司马懿得知孟达要谋反后,立即改变了赶赴洛阳与曹睿会合的路线,突袭新城,平定了叛乱。他这样不加请示自作主张又擅杀守关大将,是要担很大风险的,尤其对一个因篡逆之名而被罢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如果当时他考虑个人安危的话,那必然不能有擒孟达的辉煌胜利,而魏国也要陷入极端的危机中。

一个合格的将帅应该以大局为重,而不应过多顾及个人私利。庞统空有满腹才学,但却急功近利,又怕被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以致仓促冒进,丧身落凤坡。

爱因斯坦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悼念玛丽·居里》)这可以作为上文很好的注脚。

近世有所谓厚黑学,那不过是软弱无能加上信心不足的自白罢了。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可见外交在政治军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就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外交活动。

孔明此行困难重重,其要者有三:第一,要虎口脱险,在东吴的强大势力中保全自己;第二,要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第三,在争取孙刘联盟的同时,不能露出“求援”的姿态,而要不失“国格”,维护皇叔的尊严。这一点尤为不易。

“舌战群儒”只是锋芒初露、牛刀小试而已,在那些腐儒个个被驳得哑口无言之后,真正关键的时刻来临了——怎样说服孙权——这位东吴的最高统帅呢?

孔明一面说曹操兵多势大,劝孙权称臣,一面又说刘皇叔英武忠义,不甘屈居人下。这一着果然奏效,孙权先是“勃然变色,拂衣而起”,但听说孔明有破曹良谋后却又“回嗔作喜”,虚心求教。

无独有偶,孔明在说服周瑜的时候,也用了智激的方法。他巧改《铜雀台赋》,借作曹操欲夺二乔的证据。儒雅如周瑜,此时也不由他不怒,反主动请孔明助他一臂之力,共破曹操。

诸葛亮两次采用先激后说的方法是为了反客为主,在取得联合的同时,获取政治上的主动权。他通过智激,惹得东吴方面主动求教,这样,处于弱势的刘备集团得以在联盟中取得平等的地位。更具喜剧意味的是,诸葛亮本人也从奉命求援的说客摇身一变成为“帮你解困”的上宾。为了继续贯彻这一意图,孔明又自编自演了一出“借东风”的闹剧。

上通天文的诸葛亮料定冬至之日一阳来复,会刮东南风,可他不作天气预报,却故弄玄虚地筑坛祭风。这样做,一是为了借神秘主义的幌子获得相对安全、隔离的环境(果然,周瑜不敢立即加害孔明,甚至因为害怕影响祭风的效果而不敢派兵监视,等到东南风起之日,孔明早已逃之夭夭)。二是为了强调自己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以便今后刘备集团更有力地获取战胜国的利益。

孔明出使东吴所表现出的进退自如的外交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孙刘联盟问题是三国政治斗争的核心。围绕这一联盟的产生和发展,让我们来探讨几位三国人物的功过是非。

曹操急于发动赤壁战争,肯定是骄傲心理在作怪。这不仅表现在他对东吴的军事实力估计不足,而且表现在他忽视了孙刘两家被逼联合的可能性。他的大军对东吴施加的高压,无意间变为促成孙刘联盟的催化剂。由于孙刘联盟的抵抗和牵制,曹操在有生之年平定南方的夙愿终成泡影。试想,如果当时曹操能冷静地思考,并把进攻的矛头指向相对弱小的刘备,那么孙权由于没有受到直接的威胁,恐怕就不会与刘备结盟,就算结盟也不会那么卖力。那样,刘备欲以一万残兵抵御曹操二十万(实际数目)之众,纵使孔明有通天本领,恐怕也回天乏术了。三国的历史就要彻底地改写了吧。

刘备的表现也不能令人满意。本来曹丕新立,天下人心未顺,正是北伐中原的绝好时机,可他为一已之私执意伐吴,导致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后来虽经孔明竭力恢复,但终究互有顾忌。两国关系中有了永难弥合的创伤。

诸葛亮慧眼独具,最早策划了孙刘联盟,应记头功。他本人在这一联盟的形成、维系、重建中也功不可没,但还远没有达到尽善。

借荆州与维持联盟是一对矛盾,诸葛亮虽一次又一次机智地打发了东吴来催讨荆州的使者,但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最坏的结局——荆州失守,联盟破裂。虽然在这一问题上关羽要负直接的责任,但作为实际的军政第一把手,孔明难辞其咎。此外,孔明对这一联盟的利用也偏于消极。他在六出祁山的时候基本上只把联盟作为防止东吴乘虚入侵的手段,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请吴国发兵,而又不亲自制定统一协调的作战计划,两支军队各自为阵,没有发挥联合作战的威力。

鲁肃,这位周瑜的继任者,对于孙刘联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荆州的态度是:即便不能索还,也不能在联盟内部妄动干戈。他三番五次往返交涉,而不诉诸武力,是大智若愚之举。鲁肃在世时,孙刘联盟相对稳固,没有大的流血事件发生。他在听说庞统要投奔曹操后劝其投奔刘备,并嘱之再三:“公辅玄德,必令刘、孙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可见他的荐才之举也是服从于孙刘联盟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三国志》评论鲁肃“胸怀韬略”,这是很有道理的。

北伐中,武侯多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又一次次地无功而返。最后,一场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熊熊大火放跑了司马懿,也浇走了武侯心中的希望,浇灭了由希望支撑着的生命之火。

武侯早年,谈笑用兵,智取荆州,西征巴蜀,何等的意气风发、挥洒自如;转眼间,荆州失守,关张暴亡,孙刘反目,先帝驾崩。自己毕生的事业由极盛跌入极衰。晚年又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次次转机从眼前溜走。同时,朝廷上下充斥了自保的声音,名为相父却要为宦官所排挤。有时位高权重了,不但体会不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惬意,反而还要感受“冥冥孤高多烈风”的悲凉。岳飞夜读《出师表》而痛哭,大约是有感于自己的处境,而与武侯产生了超越时空的共鸣吧。

白帝托孤的时候,武侯就知道,自己在《隆中对》里提出的“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夹击计划,现在是不可能了。他在《后出师表》里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他哪里是不能“逆睹”啊?他早就明白,夷陵之战后的蜀国想要兴复汉室的愿望,不过是可望不可及的画饼罢了,狂澜既倒,远非自己“鞠躬尽瘁”所能力挽。说不能逆睹,是为了安慰后生,安慰蜀中军民,也安慰自己。

“先生未出草庐,已知三分天下,然则伐魏之无成,出师之不利。先生料之熟矣。”但武侯还是要伐魏,还是要六出祁山,还是要鞠躬尽瘁。他是忠于自己年青时的梦想,忠于初出茅庐的豪言啊!一个为了信念而奋斗终生、矢志不渝的人,成功了,让人崇拜;失败了,令人敬佩。我一向敬佩武侯,主要倒不是敬佩一个多智的半神,而是敬佩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孤独的斗士。

六出祁山,可能在军事上是很不高明的行为,但的的确确为武侯的一生写下了最沉重、最感人的一笔。不是败笔,而是绝笔。

曹操一生东征西讨,统一了北方,但同时也被政敌攻击为有“不逊之志”。对此,他发布了《让县自明本志令》,申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政治主张。他很动感情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曹操控制局势,北方的军阀混战还将继续下去。综观曹操一生,不但他自己没有称帝,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军阀敢自立为君。歌德说曹操是“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多种能力的统一体”,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曹操究竟是忠是奸倒不是我所关心的重点,我真正感兴趣的是,曹操在中国历史中是怎样从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才”(陈寿《三国志》),走向白脸奸臣的角色的。

中国的儒家有“内圣”和“外王”两种不同的倾向,前者强调“修身”,而后者强调“治国平天下”。儒家的鼻祖孔子在这两点上较好地掌握了平衡,他认为修身只是“治平”的前提条件。基于这种思想,他虽指责管仲僭礼,却又对他的功业给予很高的评价:“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曹操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管仲相似。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从陈寿著《三国志》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世人对曹操的评价不失公允。

到了宋儒时期,情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追求自身道德修养的心性之学发展到极致,片面强调仁义的孟子一夜间被抬高到亚圣的位置(很巧的是,孟子本人就对管仲等人的霸业抱有成见)。在朱熹等人看来,像唐太宗和魏征这样的明君良相,品行上尚且有可指摘之处(参看《贞观政要》),至于曹操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了。终于,明朝人把他演义成一个奸诈之徒,而在毛宗岗的评注里,他已经成为古今奸雄第一了(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曹氏魏政权作为正统来记述。我猜想,像司马光这样在实际政事方面扛过重担的人,知道世事的艰辛,恐怕更能体会曹操乱世治国的不易,而不忍心给他加上“僭国”的罪名吧。

后记

读《三国演义》是与朋友聊天的过程。朋友是谁?大约是诸葛亮、刘备、曹操、司马懿、周瑜、鲁肃吧。与他们促膝而谈,便触发了诸多的感想与感慨。但它们大多杂乱无章,何以成文呢?或曰:以“杂记”为题,则不避其杂。于是聊备八则,以飨读者。

与朋友闲谈,则朋友本人当然不是评论的重点,而朋友的话却往往成为感触的源泉。这八则杂记中,有就事论事的,但更多的是以三国人、事为触发点而对历史文化所作的点滴思考。

这些思考,其浅陋是可想而知的了,亦必将贻笑于大方之家,但它或可作引玉之砖,引起读者诸君对三国历史,以至中国文化的思考。

研究成果的利用

《读〈三国演义〉杂记》虽有八则,但有一气呵成之感。所用资料丰富,能挥洒自如。文笔老练,气势磅礴。能辩证地、有联系地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显露出机敏和才气。

但也有不足之处:史论文不同于文学鉴赏,史论文要求所引用的“史”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作者多处引用《三国演义》——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

课题

1.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价值

南京是太平天国的都城,暑假里播放《太平天国》电视剧,火爆了大街小巷。开学后,同学们在历史课上学习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衰败,感觉到课本上所讲的与电视剧里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究竟谁是谁非呢?电视剧《太平天国》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何在?

思路提示: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申报课题,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选题,如:洪氏家族成员在太平天国中、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政策、洪秀全与拜上帝教、《天朝田亩制度》与城市管理政策、从太平天国的败亡看洪秀全的失误,等等。然后请同学们利用节假日查阅资料——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档案馆;书籍、报刊、音像资料、网上下载等;或实地走访天王府、东王府等。最后对材料进行整理,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观点,写出史论结合的文章。

2.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中国文化经历了程度不同的现代变迁而依然保持着其文化价值的中心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反思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构建现代性的中国文化。

思路提示:

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文献很多,“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我们可以选择古代文献中的某一本或传统文化中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探讨。比如:可以选择《论语》。《论语》共20篇,约一万二千七百多字,是经过历史的考验,永远有销路的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最成功的传记书,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还有对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评价,精华与糟粕并存。请同学们先自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论语》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整合:学习篇——成才之路;知人篇——修己之鉴;朋友篇——养德之师;美德篇——为人之本;政治篇——济世之道。老师再加以点拨,点拨时用现代观念、现代精神重新诠释。同时可以带学生参观夫子庙、孔庙,播放《孔子与中国》的录像。

3.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000年是抗美援朝五十周年,报刊、杂志上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电视上、互联网上有很多反映这段历史的作品或报道,社会上有许多活着的参加抗美援朝的将士或支援过抗美援朝的人,是搜集有关抗美援朝资料的最佳时机。

思路提示:

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确定搜集资料的重点:搜集文本资料的,组织去图书馆、档案馆、书店、网吧等;搜集口述资料的,首先要摸清有哪些人可以去采访,然后确定采访的时间及方式(记录、录音或录像等)。完成搜集或采访任务后,进行整理,写出文章。最后把有关资料及优秀的文章编印成册。

4.对“台湾问题”进行调研

在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之后,台湾问题就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台湾什么时候能回归?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独势力是如何恶性发展的?假设大陆出兵,结果会怎样?台湾的防备力量能守多久?美国会不会与大陆动武?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吗?解决台湾问题有没有新的思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什么?对这些同学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进行调研,预测“台湾问题”未来的发展。

思路提示:

首先介绍前人进行调研活动的方法与成果,使学生了解调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其次,确立调研的题目。再次,把学生按题目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进行采访、调查、查阅资料。最后,用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得出初步的结论,撰写调研报告或小论文。

5.对南京人文资源的调研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六朝古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与南京有密切的关系。是不是每一位南京的学生对南京的人文资源都有深切的了解呢?政府对这些人文资源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在这些人文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有无开发的必要?

思路提示:

首先,在了解调研的基本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确定调研的具体题目,如:明城墙的历史、现状及开发,古城门的开发利用,关于中山路的调查,曹雪芹与南京,静海寺与《南京条约》的签定,旅游资源与文物保护,等等。其次,同学们根据选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撰写调查报告。选择其中优秀的编印成册。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历史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例_刘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