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注射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64论文_孟凡辉 孟庆良

内关穴注射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64论文_孟凡辉 孟庆良

孟凡辉 孟庆良(河南省孟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454750)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应用维生素B1、B6 针剂内关穴注射治疗观察164 例,对照组应用针刺、合谷、哑门、廉泉、人迎穴治疗观察160 例,两组连续治疗2—3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是64.6% 和28.13%,总有效率分别是95.12% 和75.63%,二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 < 0.01)。结论 采用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B6 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疗效快而捷便。

【关键词】 内关穴 穴位注射 维生素B1 针 维生素B6 针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08-02

卒中后导致的假性球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原因多由脑卒中或一次性脑干卒中导致双侧皮层延髓束受损。造成支配咽喉部肌群运动的疑核及支配舌肌的舌大运动神经核出现核上性损害所致。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又称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及进行性痉挛性延髓瘫痪症。这是一种综合性,核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双侧内关穴注射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 年1 月底~ 2010 年12 月底在我院中风科的卒中住院患者。中医辨证属风痰型肝阳上亢型和气虚血瘀型,假性球麻痹患者324 例,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64 例,对照组160 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及病程程度。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仰卧位。取双侧内关穴,常规消毒,以5ml 注射器套六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 针剂100g,B6100m g 共4m l,垂直刺入内关穴内,出现酸麻胀感后,回抽无血后推注,每穴各注射2m l,但要注意进针后,不要反复提插,以防注射针头斜面切断桡、尺神经。每日治疗1 次,7 次为1 疗程,疗程间休息2 天,连续治疗2—3 个疗程。

2.2 对照组 选穴:合谷(双),廉泉、哑门、双侧人迎穴。针法: 合谷(双侧)刺入皮肤0.5 ~ 1 寸,廉泉进针方向向舌根部刺入皮肤1.0 ~ 1.5 寸,哑门和双侧人迎穴垂直进针0.5 ~ 1 寸,用中等刺激手法, 得气后分别留针30 分钟。但注意:若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对症处理,以防意外。每日治疗1 次,7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天,连续治疗2 ~ 3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统计分析 计算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

3.2 疗效判定标准[1] 参照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95-01-01 制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吞咽功能恢复,食纳、饮水正常, 声音清楚,吐字清晰,语言表达符合逻辑,神经反射正常。显效:吞咽功能基本恢复,饮食、饮水偶呛,吐字清楚,声音嘶哑,神经反射正常。有效:吞咽功能有所改善,纳食、饮水慢,但不用鼻饲,能保证饮食入量(以糊状食物为主),语言表达不完整,音嘶声重,神经反射基本正常。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仍需鼻饲,语言构音无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164 例,痊愈106 例(64.63%), 显效32 例(19.51%), 有效18 例(10.98%), 无效8 例(4.88%),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160 例,痊愈45 例(28.13%), 显效34 例(21.25%),有效42 例(26.25%),无效39 例(24.37%),总有效率75.63%。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

4 讨论

假性球麻痹系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多为两侧半球血管病变, 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麻痹[2],临床症状为言语不清,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3],痰涎甚多等表现。

笔者应用内关穴注射,内关穴经脉循行于手厥阴心包经,其与任脉相连,任脉与督脉相通。督脉起于小腹内,出会阴部,向后沿脊柱之内上行到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其益”。内关穴注射可以调整脏腑经气,填髓健脑,而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之脑窍被蒙,神不导气,经络失用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治疗应用维生素B1、B6 注射液穴位注射,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它可刺激舌咽神经和喉返神经,增强和调整茎突咽肌和咽缩肌的舒缩功能。该药液的应用能起到营养神经和促进脑细胞活性增加,治疗氨基酸失衡和代谢紊乱,促进脑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生成,改善脑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的作用[4],而达到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风痰、气血郁闭经络,壅塞于喉,脉络不通,气机不利,病变涉及脑、脾、肾及任、督二脉。任脉循行路线达咽喉, 上行绕唇,善治舌咽部疾患,督脉循行于头颈部,络属于脑,穴位注射可起到调和脏腑气血、通利舌体及调节咽喉机能的功效,并通过对构音器官的直接刺激,以促进语言和吞咽功能的恢复。穴位注射维生素B1、B6 能起到营养神经、提高肌肉张力的作用,可促进舌咽瘫痪肌群的机能恢复[3]。故穴位注射应用治疗假性球麻痹能起到较好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本组观察结果还表明,治疗时机与疗效有很大关系,病程愈短则疗效愈高,反之,则疗效愈差[3]。

假性球麻痹是由于单侧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引起的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吞咽是一种极复杂的躯体反射,参与吞咽的颅神经达6 对之多,吞咽中枢存在于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皮质和脑干对激发吞咽反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7]。我们认为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穴位注射疗法调理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从而减轻和治愈吞咽困难等各种症状。

假性球麻痹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尤以卒中假性球麻痹为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的“卒中”、“暗痱”的范畴。中医辨证分为3 型,其卒中痰型假性球麻痹为多见,多占50% 左右。笔者采用内关穴(双侧)注射疗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主要基于针灸经络原理。每次治疗可收到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而中焦便为脾胃(中医将吞咽困难认为是脾胃之病)。应用维生素B1、B6 药物有调节神经的作用,通过内关穴位的注射即可达到镇静安神,宽胸利膈,舒肝理脾,降气和胃之功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法具有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维,刘志顺,孙书臣,等.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J]. 中国针灸,2002,22(6):405-407.

[2] 张丽娟.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球麻痹60 例[ J ] . 山西中医, 2002,18(4):40-41.

[3]农泽宁.颈三针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40例[J].中国针灸,2001,21(2): 126.

[4]周国民,谢罗秋.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假性球麻痹65例[J],四川中医, 1998,16(2):49-50.

[5] 张志洋,孟进军,吴清明,等. 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55 例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4):45-47.

[6]张树军,肖丽.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30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1,4,17(4):25-26.

[7] 黄立安,黄舜韶,蒋亚宾. 球麻痹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6(2):56.

论文作者:孟凡辉 孟庆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内关穴注射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64论文_孟凡辉 孟庆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