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论文_刘丽丽

(河北省固安县中医院 河北廊坊 065500)

【摘要】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实验,统计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从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与预防防范实施之前相比,预防方案实施之后患者的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度均明显改善,且两者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患者的顺应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药物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对策,使得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临床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209-02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妇产科护理学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患者的痛苦减轻,身体健康的快速恢复离不开合理的护理方案。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医疗纠纷概率的降低[1,2,3]。临床经验表明,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患者的顺应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药物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对策,将使得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4,5]。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从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0.23±8.36)岁。护理人员均经过专业的护理和培训。

1.2 安全隐患以预防措施

1.2.1常见安全隐患

1.2.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妇产科患者人数多,护理人员工作繁重,工作压力较大。无形之中,造成护理人员形成倦怠心理,工作不积极。特别是年轻的护士,对自身工作认识不足,经常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例如,不主动到病房巡视,责任心不强。

1.2.1.2护患沟通存在障碍 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可否认,妇产科患者人数多,护理人员工作繁重,工作压力较大。这种情况下,部分护理人员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工作态度较为恶劣。

1.2.1.3各项护理制度、护理流程没有严格落到实处 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护理工作制度来开展护理工作,比如不严格执行医嘱、不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等等。护理流程的不合理,存在延误患者病情的隐患。

1.2.1.4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 部分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护士,工作经验缺乏,护理工作中较为被动,特别是遇到突发情况时,不知所措,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1.2.2防范对策

1.2.2.1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士责任心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对于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做出相应的批评及处罚。

1.2.2.2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训 开展护理人员关于护患之间的沟通培训,掌握沟通技巧。此外,可让沟通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分享沟通经验,促进大家共同提高沟通技巧。

1.2.2.3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共同学习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此外,成立监督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执行情况。

1.2.2.4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对工作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整理、归纳、分析数据,计量结果以百分比(%)或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预防方案实施前后效果比较分析

以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由表1可知,与预防防范实施之前相比,预防方案实施之后患者的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两者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预防方案实施前后效果比较分析

3.讨论

患者的痛苦减轻,身体健康的快速恢复离不开合理的护理方案。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医疗纠纷概率的降低。临床经验表明,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患者的顺应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药物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对策,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从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

结果表明,与预防防范实施之前相比,预防方案实施之后患者的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度均明显改善,且两者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患者的顺应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药物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对策,使得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临床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美丽,王丽红,张萍.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199-200.

[2]呼桂梅,王月艳.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213.

[3]斯琴高娃.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5):260.

[4]陈延勤.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06):55,74.

[5]王育环.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192,189.

论文作者:刘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论文_刘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