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论文_蔡丽

试论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论文_蔡丽

蔡丽(江苏省泰兴市泰兴师范附属小学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声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重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十分重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现状入手,探索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歌唱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025-01

小学是歌唱教学的基础入门阶段,可以说,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重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十分重要。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现状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声乐发展奠定基础。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歌唱,而且声音洪亮、整齐统一。而随着年龄增长,到中段年级学生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愿意参与歌唱教学,到高年级愿意主动唱歌的学生更是跌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其原因很多,小学生生理发育是一方面,歌唱训练方法不当是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表达音乐情感,提高小学生演唱技能技巧水平,加强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及演唱技能训练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教师有效示范以引导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歌唱技法尚处于刚入门阶段,因此必定少不了老师的引导和示范。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在教唱一首新曲时,要结合歌曲创作背景、意境及情感等进行示范演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了解这首作品。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所要教学曲目的特色,如从歌曲语言上找特色、从节奏上找特色及从旋律上找特色等,再进行示范演唱,唱出独属于此曲的味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进行示范演唱时要富含感情,同时配上与歌曲相应的肢体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当然,教师在选歌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由于小学生大多处于变声期,因此对歌曲的选择一定要难度适中,切不可过于追求声乐技巧锻炼而置学生嗓音保护于不顾。

(二)正确姿势作根本

我国著名声乐学家沈湘曾说:“歌唱这一运动需要有良好的姿势。”的确,歌唱时不仅需要正确的技巧,更需要正确的姿势。好的唱姿对学习音乐尤其像小学生这样刚涉及音乐领域的人而言尤为重要,端正、自然、挺拔的姿势对学生增强自信、提高音乐技能有决定性作用。但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却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音乐教师在台上教学,很多学生则懒散地趴在桌子上,嘴巴一张一翕地随唱,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无精打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端正挺直、肩膀放松,眼睛自然地平视前方,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垂下,两脚自然分开。养成良好、正确的歌唱姿势,不但给别人带来观感上的愉悦感受,而且有利于自身气息释放和控制,以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三)声情并茂造气氛

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点外,情境创设至关重要。歌唱是内心的精神活动,歌曲演唱需要声情并茂地演绎以深入人心,以正确揭示歌曲的情感内涵,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每一个作品传达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因此演唱时需要不同思想情感加以诠释。在歌唱时,教师应注意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以景育情的目的。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借助诸如多媒体技术、DV等现代教学辅助工作。如作者在教学时,时常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学生结合画面对歌曲内容进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还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并且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巩固教师所教的歌唱技能技巧,必须通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以景衬情,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四)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有着良好的声音或是乐感的优势,而有些学生则天生的存在五音不全的问题,这些先天的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儿童而言是有影响的,但影响的深入程度却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发生改变的。毕竟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还不清晰,对于自身的优势可能并不能及时发展,而对于自身的缺点也不是十分清楚。如果此时教师针对音乐有缺陷的学生进行指责或者批评,就会是他们对于音乐逐渐失去信心与兴趣,甚至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以鼓励为主推动教学。

首先,教师要对音乐感强,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并且能够自信的投入其中;对于音乐感不强的学生,教师要从与之交流中发现问题,如果是因为气息等因素造成的,教师可以尝试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调整,如果是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如一些学生天生肺活量不足,在短期内不易调节,或者身体素质弱,难以展开调整,教师可以选择弱化,而是鼓励学生大胆的歌唱。整体而言,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唱比学更重要。

(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需要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且深入地发掘学的创造能力。在实际歌唱教学中,音乐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歌唱方式来唱歌,让学生理解不同歌唱方式下的情感表达和效果,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教师在进行小学学生音乐歌唱教学时,要积极从不同方面入手,做好教师的示范引导,强化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快乐地认识音乐、学习音乐,并从此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吴晶.小学音乐歌唱技能“四融”教学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5).

[2]高燕婷.留住“美”声――如何进行小学各年段歌唱教学中声音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13(18).

论文作者:蔡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试论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论文_蔡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