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刘汉强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圳几所重点医院之一,肩负着加快深圳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的重任。近几年,北大医院随着业务量的逐年增加,医院医疗业务用房日益紧张,住院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病床使用率均超过100%,导致患者要求解决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改善住院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建设扩建项目——北大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可以有效缓解医院的住院用房不足和停车位紧张的状况,从而解决群众住院难并改善就医条件和医疗环境。本文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设计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扩建;外科住院楼;设计特点

一、项目概况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下莲花路与新洲路交汇处,外科住院楼项目用地位于医院内东部靠莲花北居住区的原停车场地段,用地南起莲花北路至刚建好的科教楼,南北长 160~190米,东起街坊路西至现有的门急诊大楼及内科住院楼,东西宽50~60米,项目总投资53990.98元,占地面积约8050 m2,总建筑面积为98000m2,其中地面以上十三层,地下三层,并有地下车位数600个。规划建设规模为916床。

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设计特点

1)建筑造型和立面细节上与既有建筑协调统一。

在立面造型方面,医院采取了追求整体化的同时实现个别部分达到个性化的设计思路,使人们有明快洁净的整体感,又有设计精致的亲切感。

主体建筑墙面以白色调为主,配以一定的暖灰色墙面涂料,以缓解白色调容易形成冰冷的感觉,增加热情温暖的视觉效果。

主体建筑体块的立面细部含有相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让整体建筑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不流于繁复及凌乱。同时,各个立面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了一些个性设计,统一中追求个别灵动和跳跃。立面的大块墙面做条形划分,顶部用舒展的处理手法将所有变化统一起来,立面整体舒展柔和。

风雨连廊通过建筑体形组合变化,通过虚与实、横向与竖向的转换对比,使建筑物能较好地融入该区域环境中,与既有建筑协调统一,局部裙房体量与主楼体量共同构成和谐呼应的总平面特色,使群体体量有相当的积聚感。

值得一提的是,病房楼立面设计强调大的体块对比,并采用简洁统一又不失变化的处理手法,追求建筑体块的对比与穿插,致力展现具有雕塑感的建筑形体,打造独特的富有节奏感的建筑个性。另外,对主楼患者休息厅幕墙进行后退处理,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体现了独具一格的“生命之门”造型设计理念。

2)通过外科住院楼扩建的契机,梳理医院的车行流线,把车行流线控制在地面以下和院区的外围道路,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驾车前来看病使停车场的停车位紧张及院内道路狭窄的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医院交通的畅通。当医院的道路和车位在设置与功能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停车难这个问题也就更加的严峻了。各大医院均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人流,车流混杂,影响患者安全的问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建成使用后,其自身及周围交通将十分繁忙,给患者就医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基于以上原因,为改善和优化医院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针对新扩建医院设计中以上问题进行实质性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缓解医院停车难的问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通过外科住院楼扩建的契机,贯通现有建筑地下车库与周边建筑停车设施的配合,把车行流线控制在地面以下和院区的外围道路,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

3)设置风雨连廊把院区所有建筑联系起来,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交通体,实现人行流线的高效到达。

从总体的建筑风格来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属于现代化高层集约式医疗建筑,它弱化了门诊部、医技部以及住院部三者之间的界限,强调医疗服务的整体性,而且在医疗建筑的总体布局上,都是以人流设计为主要出发点,物流次之,整条流线层次分明而且强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功能分区方面由于医技部又是进行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所以在这三部分应该设置在整个医疗建筑中交通最便捷、环境最好的部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将医疗服务的重点区域设置在1~4层,而这些楼层恰好都是整个大楼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而且考虑到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集散人流,还在1层利用广阔的中庭来缓解过于密集的人流对医院造成的压力。

在医疗建筑中医疗区的内部格局也要考虑到流线设计,各楼层与门诊部之间的划分都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在1层的设计上就是以患者流线中心然后通过一条主干道将这为主导流线,采取简洁明快的设计思路,分别设置住院大厅、放射科以及高压氧些科室联系起来,在这条主干道的一侧是医技部门的放射科、高压氧中心等科室,便于门诊患者的使用。在门诊部,采用分科候诊的方式,动态流线简洁明快,静态流线宽敞舒适,公共功能部分设在住院大厅内部,用大空间缓解过于密集的人流压力,并且与手术室等其它部门通过专用的竖向通道直接相连。

另外医技部的内部也需要考虑流线设计,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将手术室设置在3层并且与重症监护室(ICU)在同一区域,这样紧密的衔接极大的缩短了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提升医疗效率。而住院部则是位于整个医疗建筑的上半部分,在设计上主要以患者住院流线为依据,属于医疗建筑中环境相对安静舒适的部分。总之这种高层集约化的建筑风格打破了以往相对独立单一的医疗模式,方便了现代化医疗设备相互配合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患者医疗的时间,提升了医疗效率。

4)采取医用电梯和访客电梯分组分厅设置,便捷高效。

有些医院虽然电梯按不同使用性质进行竖向分流,但作为主要的垂直运输工具,有明显不足的现象。患者、护理人员以及来访者乘坐电梯都十分不便。缺少医生专用电梯,医扩人员与患者、来访者混乘电梯现象十分严重,容易增加感染的机会,还会影响医护人员工柞效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采取医用电梯和访客电梯分组分厅设置,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便捷高效。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5)采用信息化的医护呼叫系统,实现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高效沟通。

医护呼叫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医护人员与住院患者之间直接的、可靠的信息联络,除了常规的双向呼叫、双向对讲、紧急呼叫优先功能外,新增了终端设备在线编码、床头灯光控制、医护人员护理及呼叫信息存储、无线传呼、输液监护仪远程报警等实用先进功能。

6)病房卫生间采用淋浴房和坐便器分设的方式,并实现干湿分区,可同时提供三个病人或者家属同时使用。

卫生间在很多病人的心目中都是湿湿嗒嗒、容易脏的形象,每次当病人在卫生间淋浴完毕后,整个卫生间都变得湿漉漉的,很多蒸汽,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如何避免卫生间湿漉漉,那就是对卫生间进行干湿分区的设计,干区和湿区互不干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病房卫生间采用淋浴房和坐便器分设的方式,并实现干湿分区,可同时提供三个病人或者家属同时使用。

三、结束语

由于医疗建筑是一种服务类型的公共建筑,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医疗和服务的要求,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简洁明快的特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在设计中始终将着眼点放在医院的长久发展上,主抓布局、造型、环境和用房设计,展现出了迁建工程的特色。

论文作者:刘汉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住院楼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刘汉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