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框架论文_谷环英

谷环英

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5周及15周的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性骨科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腰背、臀及下肢疼痛,严重可出现脊柱侧弯、行走受限等,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为进一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为29~75岁,平均(51.33±2.94)岁;病程为1~9.5年,平均(4.88±1.27)年。观察组35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52.58±2.81)岁;病程为1~11年,平均(4.92±1.25)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微创介入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协助患者进行相应检查,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术后做好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嘱患者睡硬板床,并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保暖工作。患者多有以往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经历,所以对手术治疗的期望较高,再加上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等常规检查。术前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大小便等,以降低术后便秘、尿潴留发生率。术前嘱患者沐浴1次,术前4h禁饮禁食。

②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并准备好药品、器材,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时刻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随时询问患者,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③术后护理:术后使用敷贴贴在穿刺部位,嘱患者翻身时动作保持轻柔,以免翻身后导致垫枕掉落血液进入,出现体位性低血糖。在患者翻身后,及时检查下肢的运动情况,并做好记录。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睡硬板床6h,卧床休息24h。术后3d内,除大小便之外,尽量不下床;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术后4h~3d:床上锻炼,如踝关节环转、伸拉,以免出现神经根粘连或下静脉血栓。被抬腿运动:将膝关节伸直,被动抬腿与床面保持30~90°,一组20次,一天2次。术后4~14d:腰背柔韧性练习:主要包括髋膝伸屈、伸背运动及贴墙运动等。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下床训练,主要包括腰背肌五点式运动、伸腰运动、屈膝、屈肘等运动,以增强患者腰背肌肉强度。

1.3观察指标

①以直腿抬高试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直腿试验抬高>70°,肌肉力量及皮肤感觉恢复至正常;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腿试验抬高>70°,肌肉力量及皮肤感觉明显改善;差: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直腿试验抬高<70°,肌肉力量及皮肤感觉没有改善。②以疼痛症状量表对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水肿、神经根黏边,得分越高则疼痛情况越轻。③以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心理、生理、角色及社会功能4个条目,满分100,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4]。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优良率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患者两侧隐窝神经及纤维环持续性压迫椎管神经,引发神经根水肿。微创手术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锥板切除,摘除椎间盘突出,对纤维化及瘢痕组织进行处理,缓解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粘连症状,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显示[5],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多方面需要[6]。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5周及15周的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综合护理效果更为确切。

总之,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苏长英,叶爱琴,安原,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微创手术中的对照研究[J].当代护士,2017(1):6-8.

[2]何琴媛.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3):228-229.

[3]吴晖,汪珍,潘娜,等.康复路径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80-83.

[4]李静.功能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4):34-36.

[5]程娆.三维正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探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4):503-505.

[6]汪兰.延续护理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5):164-166.

论文作者:谷环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7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框架论文_谷环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