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程双燕

浅谈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程双燕

程双燕 山东省海阳市小纪镇泉水头学校 265131

摘 要:在初中语文比较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比较 阅读 方法

比较阅读教学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把握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种阅读法集合了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等多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材料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比较阅读是以比较作为思维基础的体验式自主学习。在《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比较阅读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获得亲身体验,在反复多次的体验中形成经验,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内化成为学习能力。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

我首先从课内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以新的视角阅读理解文本,重在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同时,我们从课内走向课外,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主题比较阅读活动,将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比较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常态比较阅读研究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教材及课文本身的特点,选取比较点,确定比较阅读素材;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阅读、比较、分析,获取丰富的语文信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

在七年级开展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比较阅读”活动中,许多学生感到古诗的阅读晦涩难懂,面对众多的古诗不知如何选择。于是,我们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交流中,有的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择古诗时,先看诗题,将古诗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发现,大部分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都带有“春”字,如:从《春晓》、《春日》、《晚春》、《春草》、《迎春》等,从这些题目就能够直接判断是描写春天的;也有的学生是在阅读诗文时,进行比较发现,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多有柳树、春雨、桃花等表现春天特点的景物;还有的学生是通过阅读译文来了解诗意的……学生的这些发现,是在大量阅读、比较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又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下,作为一种学习资源让大家共享,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由此可以看到,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寻找不同的阅读途径,获取所需。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参与者,更应是组织和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适度地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交流

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广泛学习,彼此间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通过不同学生间丰富的个性认知表达,扩大视野。因此教师有效地组织、引导至关重要。

学生的学习交流是快乐的,在交流中比较,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认识。正如学生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可不小,相信其他同学也一样。因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思想出发,感觉他们的思维,再和自己比较,看有什么缺点,这样就能找到差距了。而且我还学会了比较阅读,学会了比较思考问题的方法!总之,我真希望班里还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北师大版的教材,每单元都有一课“比较探究”就以袁宏道和袁中道的《游高粱桥记》为例在教学中进行了比较阅读和探究。坚持每课一得的原则,提出都是游高粱桥,都是春天,但眼前看到的景物差别那么大?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开展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二袁的经历的相关资料。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们发现二袁的经历完全不同,袁宏道为官经历比较平坦,生活条件优越,因此,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对生活热爱,他用放大的镜头去看景,一些细小的阴暗的都忽略了,他看到的景物都是优美的,表现了春游高粱桥的欢快的愉悦的心情。而袁中道一生屡受坎坷,生活经历不平坦,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在他眼中生活都不顺,他写景用缩小的镜头,看到的都是细小的阴暗的,他同样也是游高粱桥,也是春天,表现的感情却是忧郁的,压抑的,因此在他的笔下,环境也是不遂人意,从而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比较阅读,掌握一种写作技巧,即放大与缩小的手法,对表现的主题情趣有很大的差异。

三、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

学生在对同体裁、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中,能够从语言表达、文章结构、修辞手法、思想感情、写作顺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语文信息。但面对比较之后获得的大量信息,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进行整理、分析,因此,思绪也比较零乱。此时,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在比较中学习。

论文作者:程双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浅谈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程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