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策略研究论文_王静霞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策略研究论文_王静霞

黑河市爱卫办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300

【摘 要】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幼儿园手足口病,分析控制疾病的措施。手足口病是幼儿常患的疾病,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要预防该疾病。方法:本次研究从6家幼儿园中调查,调查2015年4月~6月的幼儿患病的情况,从而探讨如何防治手足口病。结果:参与本次调查中的6家幼儿园,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共有33例。占幼儿园的人数的0.36%。其中年龄在2岁~3岁的幼儿是最容易患病的人群,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发现,第二所幼儿园是患病率最高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手足口疾病要比治疗更有效,在防治的时候,要向学生以及家长普及预防知识,同时要保证采取的措施对于控制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患病;手足口;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R18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68-01

在儿童传染疾病中,传播率最高而且最容易发病的就是手足口病,其特征是儿童的手、脚出现皮疹,儿童的口腔内也可出现口腔炎。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家幼儿机构,幼儿园的卫生情况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因为园内的卫生情况与儿童的健康紧密相连。本篇文章主要调查了6家幼儿园,分析这六所幼儿园童患有手足口病的情况,检查园内是否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共调查了6家幼儿园1950名儿童,分析园内出现手足口疾病的儿童数量,对儿童的诊断标准医学上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相同。

1.2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是统计院内的患有手足口疾病儿童的数量,查看儿童在患有疾病之后的表现。分析哪种年龄的人群是最容易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从患病到发病的时间以及各个幼儿园内针对儿童的手足口病做出的预防措施。诊断结果显示,患有手足口疾病的儿童发病的位置通常是手还有脚,偶尔还伴有口腔炎。手脚上易出现疱疹或者是皮疹,疱疹的数量少但是每一个疱疹都很坚实,在鉴别疱疹类型的时候,应该与其他的疾病区分开。

1.3统计学处理

在这次研究中使用的软件是SPSS20.0,通过X2检验。

2、结果

2.1比较发病情况

第一所幼儿园共有14名儿童患有手足口病,是该园儿童中的2.32%。第二所幼儿园患病的儿童是7名,占该园儿童数量的2.67%。第三所幼儿园的患病儿童是3人,是该园学生的2.1%。第四所幼儿园患病的儿童是5名,是该园儿童的0.4%。第五所幼儿园患病的人数是1名,是该幼儿园儿童数量的0.35%。第六所幼儿园的患病的人数是3人,是该园人数的0.78%。经过对比可知,第二家幼儿园的病发率要高。无统计学差异。

2.2 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手足皮疹及口腔炎,其中,28 例出现口腔疱疹或溃疡、33 例出现手掌或手背皮疹、脚背或足趾皮疹,均以疱疹或丘斑疹为主,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 mm,数量不等。

2.3 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

发病以 2~3 岁幼儿为主,男幼儿 19 例,57.58%,女幼儿 14 例,占比 42.4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发病时间分布对比情况

2015年4—6 月,6所幼儿园共发生手足口病 33 例,4—5 月份发病 25 例,6 月份发病 8例,不同月份病例数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P<0.05)。

2.5预防措施

本次研究是针对规模不同,数量不等的6所幼儿园,对园内儿童患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也很关注园内的手足口病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如下:(1)有正规医院的医生向园内的教师介绍手足口疾病的知识,包括手足口疾病的特点还有出现的病症。要求教师要对手足口病有基本的了解,在了解知识的时候,要向学生家长普及,并且与学生家长一起应对手足口疾病,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2)如果园内的一些幼儿已经换上了手足口疾病,为了避免传染给其他的儿童,要让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一般治疗的时间是14天,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蔓延。(3)在园内的厕所、休息室以及娱乐室等地,都要进行消毒。同时对患病儿童的分泌物以及使用的被褥进行消毒,此外还要更换园内儿童使用的餐具毛巾等。消毒的时间要维持一周,如果一周之内没有新的病患出现,那么幼儿园就可以停止消毒。(4)教师要时刻的检查儿童的手臂以及脚部,观察儿童有没有皮疹等并发症。儿童上课以及较长时间生活的场所都要及时的通风,让室内的空气能够流通。

3、讨论

手足口疾病传染力强,属于一种流行在幼儿间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传播,传播地点主要是家庭或者是幼儿园。手足口疾病一般出现在春天的后期,夏天的早期,最主要的病发人群就是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本次研究从6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在4月~6月的时候很容易患这种疾病。相比之下,幼儿园是出现疾病最高的地方,这是因为园内的儿童,没有抵抗力,而且自身的免疫力差。如果幼儿园的卫生条件较差,儿童长时间待在这个环境中,更容易被传染。因此幼儿园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3.1知识教育

在预防儿童的手足口病上可以先普及预防知识,首先是在固定的时间内组织园内的所有教师以及保洁人员学习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及日常的卫生知识。知道手足口疾病的传播方式,因为幼儿园是该疾病高发区,幼儿没有自理能力,而且好奇心重,在其他幼儿患病的时候,出于好奇心与这类儿童接触,从而使疾病传播。其次,做好卫生管理,幼儿患有手足口病,与幼儿的卫生有关,手要保持清洁,教师要对幼儿的日常卫生进行监督,督促学生常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教师要在班级以及活动室等地进行消毒,此外还有儿童使用的餐具以及被褥。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毛巾,不能混用,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室内致病菌滋生。最后,还要控制儿童的饮食,无论是食物还是就餐环境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3.2加强对手足口疾病的管理

园内的卫生以及消毒方式都要完善,在明显的地方要有管理的标语,在园内贯彻管理制度,让幼儿园教职员工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抽查园内的卫生不能只采用定期的方式,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内检查,很多幼儿园就在那一天搞卫生,其他的时间不处理。因此检查园内的卫生应该采用定期与随机的方式,从而保证园内的卫生达标。每天都要有晨检,检查制度采用双检式,园内应该有完善的疾病应对方案,在出现疾病的时候,将患病的儿童隔离,以免其他健康的幼儿受影响。

3.3预防措施

很多幼儿的家长对手足口病不清楚,在儿童患病的时候不能控制,因此教师有责任告诉幼儿家长预防以及控制的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采取在幼儿园的公告栏上张贴预防简报,也可以给家长写一封信,或者是家长在接送幼儿的时候发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普及手足口病知识,联合家长一起防治疾病。园内教师应该教授儿童正确的洗手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每天按时开窗通风,让幼儿呼吸新鲜空气。如果幼儿长时间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也容易患病。在开窗通风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一定要让幼儿穿上厚衣服,以免幼儿感冒。

参考文献:

[1] 周庆蓉,张军凤.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9):1379.

[2] 凌清琼,曾远红.某幼儿园手足口病的现场流行病研究报告[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3(05):2626-2628.

[3] 江波.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1(04):284-287.

论文作者:王静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策略研究论文_王静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