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恋的心理动力机制论文_季善玲,王惠萍,倪青青

成人依恋的心理动力机制论文_季善玲,王惠萍,倪青青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成人依恋是母婴依恋关系的延续,主要探讨个体在成年期后与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系。本文介绍了成人依恋的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三种类型的心理动力机制,以及这三种依恋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关键词】母婴关系;成人依恋;依恋类型;心理动力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223-02

1.理论

1.1 定义

依恋(attachment)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认为父母或者照料者,尤其是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了婴儿的依恋性质,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会影响将来的各种情感关系。英国的精神病理学家Bowlby[1]把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照料者形成稳定的情感联接的倾向,它能使个体在婴儿期与他们的照料者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来获取温饱、照顾等一切赖以生存和顺利成长的条件。成人依恋则是母婴依恋关系的延续,主要探讨个体在成年期后与伴侣或者恋人的情感联系。成人依恋是建立在早期依恋经验的基础之上,并在当前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

2.研究主题

2.1 成人依恋的心理动力机制

成人依恋的理论同时也强调了非安全依恋的心理冲突以及如何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管理这些冲突的。根据Mikulincer[2],由于依恋对象的不可获得而带来的痛苦会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到,并会导致不同的冲突心理和防御行为。Mikulincer[3]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冲突:(1)没有能够与依恋对象保持亲近的距离,(2)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这种痛苦而感受到的无助感和孤独感以及无能的自我评价。这两种痛苦会随着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不同而不同,任何一种痛苦都会使个体使用防御机制来应对外界。

有研究发现,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存在两种主要的心理状态或者防御机制。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依恋对象表现出的依恋行为遭到了惩罚和威胁,导致他的依恋对象变成其应激和压力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害怕处于亲密的处境之中,对依赖感和亲密感而感到厌烦。因为亲密关系对他来说总会以拒绝或分离作为结束。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会使用回避—过度抑制活动(deactivating)的防御机制。另一种依恋风格的心理状态是个体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依恋对象的关注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与依恋对象分离会使个体感受到强烈的威胁和痛苦,个体害怕独自面对这种情境并且难以控制和调节这种痛苦的情绪。这样的个体会使用焦虑—过度活跃(Anxious hyperactivation)的防御机制。

Mikulincer描述了一些促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内外因素。促成回避—抑制活动(Avoidant deactivation)的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有:(1)来自依恋对象持续的拒绝、忽视和愤怒的回应;(2)寻求亲密感的行为遭到了惩罚和威胁;(3)来自依恋对象的暴力和虐待;(4)抑制情感表达的需求和隐藏情感的脆弱性。这些因素造成了一种依恋对象时不可靠和无法信任的心理状态,个体会认为依恋对象是危险的,是不安全的,从而不再相信依恋对象能够满足自己对亲密感的需求。促成焦虑—极度活跃(Anxious hyperactivation)的因素主要有:(1)由于照料者没有满足个体的需求和帮助而形成的对依恋对象的不信任感;(2)来自照料者对自己过度的干涉和对自己的自主行为而施加的惩罚;(3)依据自依恋对象的反馈信息而形成的较差的自我印象,如自己是愚蠢的,无助的,虚弱的;(4)被迫与依恋对象分离时造成的创伤。这些因素造成了一种亲近依恋对象时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因为这种行为有些时候是受到惩罚的,有些时候是受到奖励的。但是回避这样的依恋对象似乎又是危险的,痛苦的。从而导致了个体在亲近依恋对象时的矛盾心理。

在人际关系水平上,具有回避—过度抑制活动心理状态的个体会选择那些没有太多亲密距离的人际关系,希望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追求自我独立的空间。相反,具有焦虑—极度活跃的心理状态的个体会更多的希望与他人保持亲密距离的关系。焦虑依恋的个体害怕被拒绝和孤独,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反感过于亲密的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Rowe[4]发现那些在回避型依恋得分较高的个体会把他们的同伴(家人,情侣)与核心的自我(core self)保持一个很大的距离。Kaitz[5]发现个体在回避型依恋的得分越高越无法容忍近距离的物理空间,当他人走近他的个人空间时会感到更多的不舒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些研究表明,与安全依恋的个体相比,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会对拒绝性的词汇更加敏感,并难以控制和隐藏与拒绝相关的想法。

研究发现,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不仅仅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和对拒绝的避免,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努力获得依恋的目标和避免被拒绝之间的遭受着一种强烈而矛盾的心理冲突。一方面,他们非常渴望获得同伴或者依恋对象的支持和关爱,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会遭到依恋对象的拒绝,并不确定自己能否得到伴侣或者依恋对象的关心。这些担忧和不安全感促使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一旦察觉到可能被拒绝的信息时就立即把想要获得亲密感的意图和行为隐藏起来。个体会在这种冲突中感到困惑,并反复思考如何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作出合理的反应。

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在评价他人和自己时会出现偏差。关于对自己的评价,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往往会通过消极的和降低自己价值的方式来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同情、关注和关心,从而获得比较亲密的近距离的关系。相反,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会通过夸大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来使自己和他人都相信自己是强大的、独立的和富有力量的,从而使他人与自己保持一个较远的距离。

关于对他人的评价,焦虑型依恋的个体由于害怕被拒绝和被遗弃,他们更看重自己与他人的相似性,尽可能地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由于害怕亲密关系而更看重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尽可能的使自己与他人拉开距离。Mikulincer发现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个体比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更可能觉察到他人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并在其特性和观点上过分的表现出一致性的认知偏差。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多的觉察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从而过分的表现出的不一致性的认知偏差。Mikulincer按照此假设而做的研究发现,非安全依恋的个体对于他人的评价是一种防御性的投射机制。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排斥的特性或者不是自己的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从而增加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通过降低对他人的评价来提高自我价值感。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会把自身具有的特点强加于他人的身上,从而增加自己与他人的共性,提高亲密感和联接的感觉。

有研究表明,焦虑型依恋的个体能够有效地表达负性情感,报告更多的生理上的不适,对失败、疾病、死亡有更强烈的感受。相反,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会较少向他人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感受。

3.研究展望

依恋研究从母婴依恋拓展到成人依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现有研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深入的地方。

3.1 关于成人依恋类型与其他心理学因素之间的相关研究,目前也大多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研究层面,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还有中间变量、有哪些中间变量、这些中间变量又是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作用等等,目前的研究大都没有涉及,这些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3.2 进一步研究回避型依恋。有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虽然包含着回避的成分,但是回避不是由于焦虑或者害怕拒绝,而是缺乏对关系重要性的重视。这些个体对于关系和亲密既不感到“焦虑”也不感到“舒适”,而是无关紧要,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回避型依恋对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owlby,J.Attachment and loss,vol.I,Attachment,2nd edn[M].New York:Basic Books,982.

[2] Mikulincer,M.,Shaver,P.R.and Pereg,D.Attachment theory and affect regulation:the dynamics,development,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achment-related strategie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3(27):77-102.

[3] Mikulincer,M.,Gillath,O.,Sapir-Lavid,Y.Attachment theory and concern for others’welfare:evidence that ctivation of the sense of secure base promotes endorsement of self-transcendence values[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3(25):299-312.

[4] Rowe,A.C.and Carnelley,K.B.Preliminary support for the use of a hierarchical mapping technique to examine attachment network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5(12):499-519.

[5] Kaitz,M.,Bar-Haim,Y.,Lehrer,M.and Grossman,E.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interpersonal distance[J].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4(6):285-304.

作者简介:王惠萍,女,1960-,汉族,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咨询.

季善玲,女,1988-,汉族,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咨询.

论文作者:季善玲,王惠萍,倪青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成人依恋的心理动力机制论文_季善玲,王惠萍,倪青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