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机制论文,优化升级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分析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基础。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在这里先来总结分析一下世界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相同,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也在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相同指标还在上升。1970—1993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比重由37%下降到28%,工业比重由28%上升为35%, 制造业比重由19%上升为25%,服务业由33%上升到38%。而发达国家工业所占则由1960年的28.8%下降至1990年的22.2%,其从业人员从1970年28%下降至 1994年的18%。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均在上升,1970年至1993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服务业产值比重分别由63%上升到75%、47%上升到57%、47%上升到61%、52%上升到65%;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从1960年的56%上升到1994年的73%,其它发达国家均出现类似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26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明显。首先,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3年的14.6%,就业比重由70.5%下降到49.1%;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由1978年的48.2%和23.7%,分别提高到52.2%和33.2%,就业比重由17.3%和12.2%分别提高到21.6%和29.3%。其次,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内部结构升级特征。从大国经济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看,均存在着由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向技术集约化的结构升级规律。在当前中国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约3/4来自重制造业。从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及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十一五”期间还可能上升,在2020年前后出现高位(54%左右)后,将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十一五”期间基本稳定,2010年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2010年后,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将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发生转折的标志。服务业的发展将重新加快,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有稳步下降的可能。

由上述可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上升变为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定上升的过程;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由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再转为第三产业的过程。其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

历史发展表明,随着生产力及人均收入的变化,人类的需求从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服务—精神、娱乐变动从而产业结构亦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变动。因此,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一些产业较为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而另一些产业则相对发展缓慢、收缩、甚至停滞不前,即消费需求变动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从第一产业看,农业比重下降是由恩格尔定律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恩格尔定律表明,在一个国家(地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需求的相应减少,而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会随之增加,因而必然导致与“食”相关产业的地位下降,其它产业的比重上升。土地收益递减使同一土地的农业投资增到一定程度后因收益下降必然趋向减少。这就从供求上决定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比重先升后降趋势主要由工业品的需求特征决定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程度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些需求满足程度比较高,不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长,呈现出饱和、下降趋势。这就造成了工业消费品产值比重先升后降的态势。就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而言,生产量的增长和新的生产领域的开拓使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资料科技含量增大、实物含量减少,物耗水平下降,生产发展更多依靠科技投入而非实物投入,于是社会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这两个作用方向的动态平衡造成了生产资料产值比重的先升后降趋势。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求演变的合力决定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先升后降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是在服务需求上升律与服务供给上升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服务需求上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必要性;第三产业的相对高利益,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动力;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高效率,为服务供给上升提供了可能性。服务需求、供给上升律的相互作用,导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高增长的周期过程,形成了以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拉动工业结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用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动性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增长。这三轮工业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由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形成机制主要源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等内生因素,因此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然而,由于电视、网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交往的频繁,造成消费偏好大类趋同。对高收入者来说,大部分消费品在数量上已经得到满足,而对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突出,从而必然导致在生产上从批量生产转向柔性生产。由于物质生活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更多地转向休闲、文化和绿色产品,从而导致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科技进步的带动机制

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技术结构是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重要因素,技术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的程度直接关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合理的技术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要素不发生流动的情况下本身就带来产业结构的改进;二是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基础上带来产业结构的提高。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技术升级,因而就势必形成较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形成对先进技术的大量需求;要求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对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要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向传统产业渗透;要求创新需求和培育市场,增强技术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因此,技术进步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物质基础。

产业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一是原有产业的不断分解,形成新的产业;二是某种新产业或新生产方式的规模扩大,形成新的产业。不论是原产业的分解还是新产业的自生,都与科技进步相关。从17世纪产业革命开始,每一个新产业都是在技术革命或技术扩张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带动了微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新材料、生物工程、宇航的开发和运用,开创了产业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使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生产迅速发展,信息通讯产业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新的主导产业。科技进步不仅直接改变着产业的构成,而且改变着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例,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先进的产业由于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以相对高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吸引更多的经济资源,从而迅速发展起来,而技术后进产业则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必然引起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

科技进步通过改变需求结构影响着产业发展前景。首先,产业间的生产技术关系决定了需求关系,并对生产性需求的量做出规定。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变,改变着对相关产业的需求。其次,技术进步改变着生活性需求,进而对产业结构也产生着影响。在科学和技术发展到较高层次后,科技进步对需求结构的改变作用,通过产业结构的演变而表现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生产的吸引力,当企业发现某项技术或产品的生产收益率高时,就会大力发展这项技术和产品,导致产出大量增加。因此,科技进步对需求的改变,也是对产业结构的改变。

科技进步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演进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动,而新技术归根到底要靠具有理性和创造性的人去研究开发,并依赖于具备相应劳动素质的人去驾驭。只有拥有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才有条件将高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业,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培育、开发和运用又离不开科学和技术,科技进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科技进步正是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

三、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相对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利益低的弱质产业,要受到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的双重约束。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农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在非农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流向非农部门。早在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分析英国、荷兰等地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时就明确指出,由于不同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差别,将驱使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正如著名的Pety—Clork定理所描述的那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次产业逐步减少,二、三产业相应增加。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布局上的重新配置。产业转移主要体现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空间转移主要体现为由分散到集中,由农村流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当第二产业及人口聚集程度达到第三产业规模发展的“门坎”条件后,也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与非农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它不仅要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市场风险,而且面临着其它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自然风险以及制度风险。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不仅加剧了其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制度风险,而且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弱质效应,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溢。这种生产要素外溢大致表现为劳动力外流(不是相对于土地需要而言,而是产生于劳动力投入边际效益与转化成本的利益比较)、农业资本外流(由于农业资本投入边际生产率大大低于非农产业,因此通过投资性外流、储蓄性外流、价格性外流、迁移性外流等形式引发农业资本大量流向城市非农产业)、农村土地外流(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收益成本比较而形成的农地非农化利用、土地过度征用以及土地利用方向的不规范变更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溢,正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大量吸纳,从而必然形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看,农业生产要素外溢过程是在农业的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从农业内部推力看,一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及其快速增长,超出了有限耕地的有效承载能力;二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及农民收入微薄严重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看,一是日益扩大的工农差距及收入差距,拉动了农村生产要素投向非农产业、流向工商服务业;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拉动了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城镇,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驱动着工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变动取决于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各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而从劳动力的供求情况来看,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和配置也是受比较利益驱动的。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一方面,劳动者力求较高收入,有从收入低企业和行业转出,向即期报酬水平较高的企业和部门流动的倾向;另一方面,劳动力有要求自身发展和提高、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和空间的价值取向,在即期劳动报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会流向能为自身提供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的企业或行业,即流向预期劳动报酬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从劳动力的需求看,企业需要多少劳动力,主要取决于投入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说,取决于其所获得的利润率。如果劳动边际生产率较高,企业和行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多吸纳劳动力;如果劳动边际生产率较低,企业和行业就会缩减生产规模,挤出劳动力。同样,企业或行业规模扩张也取决于企业对利润率的预期,如果预期利润率较高,企业或行业就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如果预期利润率较低,企业或行业就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转产,劳动力也发生相应的转移。另外,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不仅受本产业劳动报酬和利润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其它产业部门劳动报酬和利润水平的影响。因此,比较利益驱动着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流动,从而驱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

四、体制政策的推动机制

现实中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不但是其产业结构本身遵循一定规律自发演进的过程(即各种内在动力机制因素起作用的自然结果),而且是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等外在作用机制因素对其自觉调整的过程。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对推动后起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的一定方式和由之派生的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利益关系准则或者规范体系。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机制主要反映在两个层次,一是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结构演进的传导,二是特定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如何影响部门和社会范围内的要素转移与组合。

资源配置方式的核心意义在于价格调节机制对要素转移与重组是否具有充分弹性,资源配置主体如何在动态过程中保证资源配置的微观有效性与宏观有效性的相对一致。完全市场体制下的充分价格弹性把结构变动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目标简化为市场变量本身相互传导的过程及客观结果。政府在宏观领域对结构变动的诱导和调节只有随机性质。在价格完全失去弹性的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由中央和地方根据目标和计划参数,以指令性调配和超经济强制方式完成,结构变动和政府的计划调整在时序上高度相关,需求是供给的函数。这样,结构变动简化为:中央计划—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线性关系;收入水平对最终需求变动是低弹性的,消费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也是低弹性的。这种极端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其派生的行为规范,注定了它不可能是高效率的,因而必然为现实经济发展所淘汰。计划市场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及其派生的行为机制,从理论上说是微观变量与宏观变量按计划目标和市场规则的要求反馈式传导,达到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然而至今为止,计划与市场相互耦合的基础并未找到,因而微观变量体系与宏观变量体系相互传导的机制尚处于生成之中。因而,后起的发展国家大多参照和模仿工业化先行国家在市场体制下的结构转换模式,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

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为实现其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规范国内垄断竞争秩序而实施的干预性、指导性措施。从产业政策的绩效来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发展既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又要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产业政策作用于产业演进,从政策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是改善一般的产业环境;在产业部门层次上,主要是协调产业结构;在微观层次上,主要是调整产业组织,指导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和有效竞争等。但重点在于促进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这种合理化和升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侧重点不同,后起国家通常更强调在演进升级中实现协调,以实现后发效应和赶超任务。

产业政策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财政的方式,即中央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的方法(如增加转移支付)扶持某些产业尽快发展。被扶持的产业由于享受到财政补贴可能增加产量,非扶持的产业由于税赋增加可能减少产量,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二是信贷的方式,即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对某些产业增加信贷,从而促进这些产业更快发展;同时,对某些产业压缩信贷,从而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通过产业政策的作用就会使产业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

五、创新发展的原动机制

一个新产业为何能在现有的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系统中异军突起,取得自己一席之地,并迅速成长?特利克耶捷认为,创新起着主要的作用,创新直接推动和影响了产业的升级。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看,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当某产业的创新带来新的需求时,一般引起将生产要素向该产业的流入,促进该部门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当某产业的创新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没有创造出新的需求时,则往往引起生产要素从该产业的流出,加速了该产业的萎缩和退出过程,同样也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过程。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潜在生产能力。而这种新的生产函数,可以从五个方面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一是新产品所导致的创新从需求方面拉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即一种新产品的推出并被市场接受,可以造成新需求,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即可促进这种新产品产业的成长与发展。如当电子邮件借助于因特网面世时,它作为替代传真的新产品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很快达到了一定规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二是新技术所引发的创新从供给方面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产业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是新市场的开辟从市场需求方面拉动产业的成长。一个新市场的开辟,等于扩大了市场需求。而需求的扩大,将同新产品所导致的创新的推出一样,从需求方面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四是新生产要素所导致的创新从供给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采用,一方面可降低现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新产业的成长和发展。而无论是生产成本的降低还是新产业的成长,都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五是新生产组织形式所导致的创新从业内部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实行,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如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首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为整个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几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由上述可见,创新不仅直接推动和影响了产业的升级,而且从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生产要素、新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推动和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因而创新发展也是需求拉动、科技带动、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始动力源。

收稿日期:2006—01—08

标签:;  ;  ;  ;  ;  ;  ;  ;  ;  ;  ;  ;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