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亚峰
天津雍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与项目的整体使用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增强建筑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可以保障建筑物后期投入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探讨如何提高这一施工技术的水平,保障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分析
1.1基础浇筑
考虑到建筑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基础浇筑在对混凝土浇筑技术予以应用之时需分类进行,具体有阶梯状、大体积与条形3种形式。在阶梯状施工应用中,浇筑工作须按照台阶的实际分布一次完成,此过程不能出现任何的缝隙。进行杯口状柱基础浇筑之时,要想对杯口标高实施特定范围的有效控制,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迅速且尽可能地使杯口底部的混凝土足够密实,稍作停顿之后,再继续后续的浇筑工作,这一工作如果做得不够充分,混凝土重量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芯模上升等问题的出现。在大体积施工应用中,可对分段分层浇筑方法予以采用,相邻层之间要进行密切结合,保证没有缝隙出现。若一次性浇筑难以完成,可适当设置基础后浇带,混凝土尺寸量化时,应注意混凝土冷凝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收缩和膨胀,并制定有效措施。在构件的施工过程中,水平距离通常比较长,浇筑前需要对模板两侧进行准确的标记。
1.2剪力墙浇筑
这种施工方式一般常采用长条形的流水线方式进行施工,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关于此项施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指定区域内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保证缓慢及均匀的操作,整个的浇筑厚度应当不小于 5 cm,形成较为稳定的混凝土模板,各种剪力墙的浇筑都需要基于此模板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根据上述的操作流程进行剪力墙的浇筑操作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裂缝,应当在操作过程中对于裂缝的位置进行及时的控制及分析,及时了解裂缝是分布在门洞、帘洞位置。
2)在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整个操作过程应当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中间过程不会随意停止浇筑。
3)在剪力墙的接口处进行振动压实时,应当合理控制振动的强度,在保证达到相应振动强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夯实程度,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接口处能够有效连接。
4)应当在建筑过程中合理控制洞口及空洞位置处的混凝土高度,在施工时保证内墙与外墙的施工应当同时完成,保证整个支护效果的一致,都能达到指定强度值。在进行振动压实的过程中应当控制振动锤与压实区域的间距不小于 30 cm,同时,洞口两侧的压实工作应当同时进行,且压实的强度也应当保持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振动力度而导致的洞口变形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浇筑过程对剪力墙的影响,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可以通过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或增加钢筋固定的稳定性来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及完善,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完成。
1.3梁板浇筑
梁板浇筑技术一般常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构筑相应的梁板,同时选择相应较为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工作场所中的肋型楼板进行及时的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场操作过程中的浇筑方法常为赶浆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浇筑达到指定位置区域时,检测达到相应的浇筑强度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同时,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梁板的厚度小于铺设的高度值,确保压实的方向与浇筑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时在压实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振动的频率及强度,在生产过程中应当根据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指定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移动标志,对于混凝土的施工的厚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当振动压实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完成找平操作,一般情况下通过刮尺进行找平,保证施工完成之后的混凝土表面较为平整与光滑,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上述工作均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施工区域内的墙体连接处、柱子连接处及梁体连接处进行施工,但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保证浇筑过程在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1h或更长时间后进行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浇筑效果。下面介绍一种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梁、板、柱混凝土时,通常是先浇柱,并在梁、柱交界处下方8cm左右的位置留设施工缝。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1h~1.3h,且在柱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支设梁、板的模板,并同时浇筑梁、板混凝土。
2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几点建议
2.1选择合适的浇筑技术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各类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本企业的各种资源条件,制定合适的浇筑方案,安排好本工程不同部位的浇筑次序,控制好浇筑时间,保证在混凝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完成浇筑任务。浇筑工作应当分层分段进行。通常,混凝土结构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确定分段情况,要考虑具体的结构特点。对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施工企业一般采用全面分层的方案,即逐层浇筑结构整个平面。对于长度较大的结构,施工企业一般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案。如果采用全面分层方案,需要配置的浇筑设备和振捣工具过多,也可以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案。在开始浇筑前,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施工企业应当仔细检查要浇筑构件的钢筋布置情况,确认其直径、位置、接头数量、绑扎方式等符合设计要求,并仔细检查各种预埋件的情况和模板的安装情况。作业人员应当及时清洁模板中的杂质,确保模板表面干净平整。这样浇筑出来的混凝土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平整的表面。
2.2配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不断精进,对于工作人员配备的专业度要求也大幅提升。工作人员作为混凝土制作形成的主控方,对于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在进入浇筑工艺行业之前,需要建筑行业负责人对其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认识度,并且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者,要提高综合把控力,能根据气候、环境、器械、工地面积大小制定不同的浇筑方案,注重细节操作,力求不出差错。同时,建筑行业负责人要定期对浇筑工作者进行技术检验,对其工作技能不断进行深化、更新,做好行业的守护人。建筑工程专家也要继续根据现实浇筑工艺进行不断研究,探究更加简便快捷的操作模式,提高浇筑质量与速率。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协力共进,才能更好的推动浇筑事业的持续前进。
3结语
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建筑领域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建筑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应用广泛。要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并保障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还需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施工要点,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津伟,孔令,储潇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建设,2016(12):144-145.
[2]王宏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115+121.
[3]苏景兰.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29.
[4]陈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1-12.
[5]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论文作者:门亚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强度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