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联合防务发展及对欧美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防务论文,欧盟论文,关系论文,欧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盟联合防务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过去几十年未能走完的道路,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前所未见。欧盟联合防务的迅速发展是当前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欧洲安全格局、欧美关系乃至世界多极化进程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欧盟联合防务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满目疮夷、百废待举。摆在它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经济重建。但由于苏联的势力和影响逐渐增大,对其安全的威胁日益突出,加之担心德国纳粹势力东山再起,在此背景下,法、英、荷、比、卢等西欧五国于1948年3月17日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宣布成立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条约第4条规定:当签约国任何一方受到外敌入侵时,其它各方将向其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必要援助。1949年4月4日,西欧国家与美国缔结了《北大西洋公约》,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将其军事指挥职能于1951年4月转给北约,但仍保持自身的运作机制。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1954年10月23日,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五国与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签署《巴黎协定》,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更名为西欧联盟。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逐渐成形阶段。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欧盟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不断加强,越来越多地在欧安会(后改为欧安组织)等重要国际场合“用一个声音说话”。1984年,西欧联盟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决定重新发挥该组织在欧洲防务上的作用。1986年12月,欧盟前身欧共体签署《单一文件》,强调要在外交领域加强政治合作。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成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盟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西欧联盟将作为欧盟的组成部分,负责制订和执行欧洲防务方面的规定。至此,欧共体“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法律地位正式确立。1988年法德组建混合旅,1992年西、比、卢加入,成立欧洲军团;1996年欧盟决定建立多国多兵种联合特遣部队,供欧盟执行维和任务时使用;1997年10月,欧盟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决定设立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并将维和任务纳入条约。至此,欧盟建立和发展“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条件具备,其法律地位、机构、权限和使命被确定下来。1998年12月,法、英首脑在法国圣马洛会晤并发表《欧盟防务问题宣言》,英国首次公开表示支持欧盟发展独立防务,推动了欧盟防务的发展。
(三)独立防务加速发展阶段。科索沃战争后,欧盟联合防务出现加快发展势头。1999年5月,法、德在法国图卢兹举行首脑会晤,建议将法德军团改建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6月,欧盟科隆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共同安全防务政策的声明》,强调各成员国决心赋予欧盟为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必要手段和能力,欧盟必须拥有自主的、具有可信性军事力量支持的行动能力,并做好采取这种行动的准备;决定2000年底前将西欧联盟纳入欧盟,建立欧盟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筹建欧盟总参谋部和卫星情报中心,将法、德为主的欧洲军团发展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任命索拉纳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这次会议实际上确定了欧盟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的目标和原则。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欧盟理事会内成立临时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以保证欧盟在采取维和行动时能够承担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的重任,明确提出在2003年底前建立一支5-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将能在60天内部署到位,至少能够完成1年以上的军事行动,并具备自主的情报、侦察、指挥和后勤保障能力。去年6月举行的欧盟费拉首脑会议又作出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000人的欧洲警察部队的决定,以保证欧盟具备处理危机的“民事管理”能力。11月,欧盟各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就快速反应部队兵力分摊问题达成协议,除丹麦外其它各国均确定了各自出兵人数。考虑到轮换的需要,欧盟将为这支部队准备10万人的兵力,其中包括3万余人的海、空军部队,400架飞机和100艘军舰。其使命是在北约不参加的情况下,执行由欧盟领导的人道主义援助、制止冲突与维和三大类军事行动。但该部队不是“欧洲常设部队”,各国部队平时归各国指挥。
二、欧盟联合防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加强欧盟防务联合是欧洲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欧洲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联合——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过程。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欧盟各国对争取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据最佳位置共识增多,紧迫感加强。各国普遍认识到,虽然欧盟强大的经贸实体已名列世界前茅,但只要在安全上仍依赖和受控于美国,欧盟就难以真正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独立的一极,因此,加快建设独立防务就成为欧盟确定未来定位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而且欧盟各国对此立场日益趋同,特别是几个大国在推动联合防务方面态度更加积极。法国是欧盟独立防务建设的领头羊。英国看到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地位上升势头已不可逆转,在继续脚踩欧美两只船的同时也加大对欧盟事务的参与,希冀通过其军事强项在欧盟防务中发挥重要影响,进而分享欧盟一体化的主导权。英国态度转趋积极对加快欧盟联合防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际和欧洲战略环境巨变为欧盟加强联合防务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冷战时期,西欧的生存和安全安全依赖于美国的保护,美也借助北约极力控制欧洲盟国的离心倾向,因此,发展自主防务对欧盟各国而言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弱使西欧看到自己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再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威胁,故在安全上对美的依赖需求大为减少。这使其可以不必再看美的眼色行事,从而使欧洲发展独立防务成为现实可能。
(三)科索沃战争对欧盟加快联合防务建设起了某种催化剂的作用。美在科索沃战争中无视盟国的独断专行,大大刺激了欧盟建设独立防务的努力,使它们更加认识到没有自己的独立防务,所谓同美国“平起平坐”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三、欧盟联合防务建设中的欧美关系
(一)美国对在欧驻军态度前后有所不同。自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署后,美国开始在欧洲驻军。但其后美曾数次威胁撤走或减少在欧驻军,如20世纪60年代初,艾森豪威尔总统曾有意撤走大部分驻欧美军;70年代初美国会提出《曼斯菲尔德修正案》,要求立即从欧洲撤走15万军队;1983-1984年间,美国内部曾讨论从欧洲撤走大量驻军问题。美支持撤军的人主张,欧洲人应该在西欧防务方面承担主要责任,美必要时可提供空中、海上和核武器支援。美国当时并不会担心失去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因为欧洲人面对“苏联威胁”,离不开美的保护。美国的“撤军”只不过是要欧洲人更加听话而已。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从欧洲减少驻军的外部条件更加成熟,但美国却改变了态度。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称,“美国也是欧洲国家”,言下之意是不存在从欧洲撤军问题。美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形势巨变后,欧洲安全的核心问题已转至欧洲安全的指挥和控制权上,美绝不能失去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因此,90年代中期,美国断然拒绝了法国要求由欧洲人担任北约驻南欧部队指挥官的要求。
(二)美对欧盟联合防务迅速发展的戒心明显增大。美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对欧洲一体化常唱反调的英国转而支持欧盟联合防务,使美受到很大震动。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要求欧盟在建立快速反应部队问题上加强与北约的协调,并警告说,如果处理不好,北约有可能变成“历史的遗迹”(注:科恩2000年12月5日在布鲁塞尔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去年4月,奥尔布赖特明确提出了限制欧盟联合防务发展的“三不”原则,即不能脱离北约、不能与北约机构重叠、不能歧视非欧盟的北约成员国;同时提出“北约中心论”,即西欧防务只能是北约的补充,不能与北约竞争;认为欧洲的有关组织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北约主导欧洲安全,欧盟重点是经济一体化,欧安组织侧重人道主义援助等事务。
(三)美新政府对欧盟独立防务的态度仍压诱兼施,欧盟亦以“两手”应对。美国及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新政府具有浓厚的里根和老布什政府色彩。美在欧盟独立防务问题上虽仍对欧软硬兼施,但明显加大了施压力度。总统竞选时,布什班子中负责外交事务的幕僚博尔顿就指出,欧盟发展联合防务是“刺在北约心脏上的一把利剑,是对北约致命一击”(注:英国《星期日邮报》2001年1月10日。),其言语之严厉前所未有。2月3-4日,美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第一次访欧,参加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安全政策会议,就对欧洲人发出了明确的警告:“北约是欧洲安全结构的核心,任何机构重叠或妨碍跨大西洋联系的行为都将会削弱北约的有效性”(注:法国《世界报》2001年2月6日。)。他表示,美对欧盟发展联合防务的真正动机持怀疑态度,欧盟防务可能会成为削弱美在北约中权力和影响的一种手段。随行的美国参议员麦凯恩也抱怨说,由于欧美在欧洲独立防务问题上存在分歧,“每次欧盟首脑会议或北约部长会议都可能导致一场跨大西洋的危机”。
同时,美国还鼓动非欧盟的北约国家反对欧盟防务建设。在美默许下,土耳其一直不同意讨论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单独采取军事行动时,借用北约军事设施等问题。加拿大国防部长埃格尔顿也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建立自己的军事指挥系统,强调“只有北约有权拥有战略计划手段”。
当然,美也不会放弃对欧盟怀柔的一手。今年2月13日,布什总统在诺弗克讲话时就呼吁美欧为世界和平团结合作。他称,大西洋两岸的安全与稳定对美国至关重要。美欧既是盟友,也是朋友,任何事情都不能将美欧分开。(注:法国《世界报》2001年2月14日。)他还承诺,美在外交、导弹防御及预防危机等方面采取行动前将征求欧洲盟友的意见。
面对美的压诱兼施,欧盟也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欧盟国家竭力安抚美,德国外长菲舍尔称,欧盟防务对北约是“补充”而不是竞争,北约仍然是欧盟在安全防务方面的首选;法国防部长里夏尔强调,欧盟建立快反部队绝不是要取代北约;英国防大臣胡恩则保证,在北约和欧盟之间,绝不会有两个割裂开的军事计划和指挥系统。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在实质问题上则一步不让。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告诉美国人:“欧洲必须具有独立处理危机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加强北约内的‘欧洲支柱’并从整体上加强北约。”(注:法国《世界报》2001年2月6日。)里夏尔强调,欧盟希望拥有发挥政治作用和处理危机的手段,为此,它需要拥有政治上自主的决策和行动能力。众所周知,美控制欧盟主要依靠北约这个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机器,而现在欧盟独立防务的迅速发展,对北约无疑是釜底抽薪。故欧盟与美的离心力将进一步加大。美欧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欧美在军工领域的激烈竞争。冷战后,国际形势趋缓,军火需求下降,世界军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从主导世界军火市场出发,大刀阔斧地重组其军工企业,且下手早,力度大,组成了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等实力超群的巨型军火公司。而西欧军工企业仍处于力量分散、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相互竞争的状态。面对美咄咄逼人的攻势,西欧军工业要想生存发展,也只有走联合之路。此外,科索沃战争既让欧盟看到了美在军事高科技领域遥遥领先的现实,也充分暴露了自己在防务方面的严重缺陷。欧盟国家在为之汗颜、深刻反思后,决心推进欧盟军工一体化。1999年,西欧军工企业出现了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大规模合并重组局面。英国宇航公司吞并另一家重要军工企业马可尼电子公司后,公司营业额高达250亿美元,跻身世界最大军工企业之列。法国宇航公司先是兼并本国的马特拉公司,后又与刚刚收购了西班牙建设航天公司的德宇航公司合并,组成集军民用飞机、火箭、卫星、导弹制造及国防电子产品在内的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航空航天公司。此外,欧盟国家还大力推动高精尖领域的军工合作。1999年10月,英宇航、法宇航—马特拉公司、意机械工业投资公司及德宇航公司决定将各自的导弹部门合并成立欧洲首家、世界排名第二的导弹企业。11月,英、德、意、西四国又决定成立生产欧洲下世纪主战机型的欧洲战斗机国际公司,首批战机将于2001年底交货。同月,英、德还达成了共同研制新型装甲运兵车的协议。
四、欧盟联合防务的发展前景
欧盟建立联合防务虽是大势所趋,但亦有不少羁绊,因此它必将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首先,欧盟内部在联合防务问题上尚存一定分歧。法英德各自利益不尽相同,对美的态度也有微妙差别:法国的态度最积极,也最激进,就是要将欧盟联合防务建设成一支独立于北约之外的、拥有自主决策和行动能力的欧洲新安全支柱,为欧盟在国际上发挥一极作用充当工具;德虽赞成加强欧盟联合防务,但现阶段不愿完全摆脱对美的依赖,与法的目标有一段距离;英则是欧盟联合防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它既有借推进联合防务扩大自身在欧盟中的影响的一面,但又不愿走得太远而损害与美的特殊关系。另外,一些中小成员国对大国借加强联合防务之名,行争夺欧盟事务主导权之实也不无疑虑。
其次,欧盟在军事情报、侦察技术、远程投放手段和后勤保障上与美仍有不小的距离,要另搞一套不仅资金投入巨大,而且短期内也难见显效。欧盟各国军费的总和仅相当于美军费一半多一点。因此,欧盟宣称其不会脱离北约,也确有它不得已的一面。但随着欧盟联合防务的发展,欧盟势必要在欧洲安全事务中要求更多的发言权,其独立自主的倾向也必将会进一步增强,而北约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则不可避免地会相应下降。总的来看,欧盟联合防务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