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受众的信息流透视--论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和信息强度_大众传媒论文

面向受众的信息流透视--论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和信息强度_大众传媒论文

对信息流向受众的透视——谈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与信息力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论文,受众论文,流向论文,密度论文,透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传播学,其实也是信息科学的一部分。信息,是大众传播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核心。大众传播学中的传播者研究、传播渠道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社会制约研究,可以说都是信息研究的延伸。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科学的阔步前进,呼唤大众传播研究与大众传播事业共同走向繁荣兴旺。笔者认为,在大众传播的诸项研究中,对堪称学术中心所在的信息研究,目前仍有待加强。因此,本文对信息的共性与个性——信息分类,对信息在传播渠道中的流动状态——信息密度,对信息到达传输终点时的实现状态——信息力度,进行一番肤浅的研讨。希望大众传播的把关人与大众传播理论的探索者,都能对这一兼具深化学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深化传媒改革的现实意义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共同切磋,不吝赐教。

信息三伙伴

大众传媒是信息传媒的工具。信息是什么?申农说: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还有一种说法: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种东西(贡泰尔)。后者其实指的是自然信息。自然信息是物质显露的一种属性,它也可以消除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如太阳的光信息、热信息、形态信息都可以消除人们对太阳了解的不确定性。我们经常说的信息,是指在自然信息之外的另一种信息,即文化信息。文化信息是人们为了传而发的信息。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传而发。

大众传播媒介,常常被人们称为“新闻媒介”;大众传播事业中的报社、电台、电视台,也常常被人们称为“新闻事业”。在为传而发的文化信息中,确有诸多的新闻信息。那么,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是不是都是新闻信息呢?

其实不然。报纸又叫新闻纸,但报纸上登载的社论、理论文章,是新闻信息吗?副刊登载的杂文、散文、小说、图画、棋谱等等,是新闻信息吗?都不是。广播、电视呢?广播剧、电视剧不是新闻信息,曲艺、音乐、舞蹈也不是新闻信息……不用更多罗列,新闻信息仅是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信息中的一种,一部分。

为了对大众传播有更深刻了解,为了拓展大众传播研究,我们有必要对大众传播的信息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一下分类。笔者认为,大众传媒传输的信息有三类:

第一类是事态信息。事态信息的最大特点是述事,即描摹事物的运动状态。事态信息又可分为真实事态信息、虚拟事态信息。新闻、史实、资料,都属于真实事态信息;小说、童话、寓言等则属于虚拟事态信息;假新闻、谣言这些混迹于新闻中的孽种,其实也是虚拟事态信息;故事、曲艺、广告中言说真人真事的,属于真实事态信息,虚构的则属于虚拟事态信息。

第二类是事理信息。事理信息的最大特点是示理,即表述事物的机理。它探究本质,研讨规律,阐明见解,张扬原则,注重逻辑力量。事理信息有自然事理信息与社会事理信息之分。前者以研讨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为己任,后者以研讨社会现象、社会规律为天职。大众传媒中的评论、理论体裁,传输的就是事理信息。

第三类是融情信息。融情信息的最大特点是传情谐趣,表述某种情感,某种情趣。其内容也有抒情、谐趣之别。诗歌、散文、音乐、舞蹈及其他文艺体裁传输的喜怒哀乐,图画、谜语、棋谱等蕴含的浓郁趣味,就都是在传播融情信息。

这就是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三伙伴。事态信息消除“事”的不确定性;事理信息消除“理”的不确定性;融情信息消除“情”与“趣”的不确定性。它们的共性是都可以消除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个性则是一述事,一示理、一传情谐趣。这三类信息又是互助互通的,在许多情况下,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事态信息、理事信息、融情信息,都是大众传播舞台上的活跃角色。新闻信息只是事态信息的一部分,但它由于与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紧密,在大众传播中时常占有主导甚至主体地位,作用非凡,因而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放在大众传播的研究之首。新闻学就这样历史地成为大众传播研究的起点。

信息,集合为群体

信息是通过流动而作用于它的接受者的。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中的信息,无不呈现群体组合态。因此,当传播者制作信号,调遣信息的时候,不能不安排一定的信息密度。

信息密度,是大众传媒这个信息群体的信息测量,即在大众传媒特定的单位传播时空中(有限的版面、页码或节目时间里)的信息容量、信息流量。它是对传媒消除了多少事物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量的测度。在诸多大众传媒中,甲报和乙报,甲台与乙台,在同样大小的版面上,同样长短的时间里,传给受众的信息却有多有少。这样,它们互相比较,就有信息传播的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零密度之分。所谓高密度,就是在单位时空内,传媒消除了受众对较多事物的不确定性;所谓中密度,就是在单位时空内,传媒消除了受众对不太多事物的不确定性;所谓低密度,就是在单位时空内,传媒只消除了受众对少许事物的不确定性;所谓零密度,就是在单位时空内传媒无信息,什么不确定性也没有消除。如果以报纸一个版面上的事态信息述事为例,高密度可能传知11件事以上,中密度则传知4~10件事,低密度只传知1~3件事, 零密度则连一件事也没传知。

那么,信息密度是不是版面上、节目中报道的条数?好像是,却又不完全是。这就要认真讨论一番信号和信息的关系。信息是运用信号来传送的。譬如党的十五大召开,在报上可以用文字、图片来报道,在广播中可以利用语言、现场音响来报道,在电视中则可以既用现场画面、音响,又用语言,甚至还配上字幕进行报道。这些文字、语言、图片、画面等,都是传输十五大召开这一信息的信号。可见,信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信息则是信号的内在本质。

信号与信息的关系,在不同报道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致关系,一种是矛盾关系。在前种情况下,假定媒体上的报道都是一事一报,那么,信号的条数也就是信息的条数。在后种情况下,信号和信息处于矛盾、脱节状态。我们知道,新闻传媒在新闻报道中传输信息,按其真实程度可分为三种:真实信息、虚假信息、模糊信息。真实信息是信号能真实传输客观事态的信息,有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虚假信息的信号却不表述客观事态。例如,前几年的假新闻《猴子放牧》,不但不能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反而制造了新的不确定性。这就不具备新闻的信息特质。虚假信息其实是混迹真实事态信息中的虚拟事态信息。在信号传输中,还有的传输了模糊信息,这种信息不能让受众正确完整地了解事实,它的信息特征是不完整的。例如有的时间模糊,惯用“日前”、“不久前”;有的空间模糊,事态发生的地域不明;有的主体模糊,“小王”、“老张”、“丁××”、“某单位”;有的事态模糊,令人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的因果模糊,不交待必要的背景,不介绍事物发展趋向,等等。模糊信息多是传播者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不高所致。而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因素造成“噪声干扰”而致模糊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虚假信息、模糊信息徒具信息之表,却远不能以一当一。

“增大信息量”的必要性近些年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尽量增加报道的条数,是增大信息量的手段。但我们必须了解,信号密度≠信息密度。没有信息的足够特质,也就难以保证信息有足够的量。我们的结论是:信息密度=报道条数-虚假信息全量-模糊信息残缺量。

信息,作用于受众

关于信息密度、传媒的信息容量的讨论,实际已经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信息的质量。信号是不是具备“信息”的资格,有没有真正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只有在它到达运动终点——受众那里之后,才能做出结论。

信息力度是信息作用于接受者的力的测量,是信息内在质量的外化或显现。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力,在信息初受期和信息受后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受众在信息初受期,首先感受到的是信息的吸引力。吸引力是受方接受信息传播的原动力。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认识环境,识别事物,交流见解,沟通情感,调节性情,这就需要与外界作信息沟通。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与社会变化的高速,使人们的信息需要激增,因此才有了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吸引力是受众接受信息的前提。譬如人们阅读1996年12月1日的山西日报, 一版头题大字号标题“五项大赛奏时代凯歌三千秀才写三晋风采”赫然入目。哪“五项大赛”?哪里的“三千秀才”?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的愿望,吸引着人们读了这一报道,于是人们获知了山西日报组织“高扬主旋律迎接十五大”新闻大赛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再如打开1996年12月16日辽宁日报,在第七版上可以看到一篇大文章《论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人们联想到社会上不少行业都在推行承诺制,就很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一新生事物,这篇论文就唤起了读者的强烈求知欲。上述两例中前者的事态信息,后者的事理信息,正是赖其自身对受众的有用性而吸引了受众接受传播。

受众在信息受后期,还可以感受到信息的影响力。受方接受信息之后,信息从传方经传媒而流向受方的传播过程已经结束。但是,文化信息可输送、可扩充、可浓缩、可分享、可产生替代力的特点,对受方还有着继发的潜在影响力。吸引力的使命是呼唤受方接受信息,影响力的使命却是促使受方对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储藏、应用,甚至在其作用下采取这样那样的行动。例如,人们读了山西日报组织新闻大赛的报道,可能转述于亲朋好友,投入人际的信息传播;可能被唤起对嗣后刊发的新闻大赛的科技篇、风尚篇、党建篇、国企篇、寄语篇等等的强烈的阅读欲,更积极地接受相关信息;有的还可能被唤起参与欲,积极撰写稿件参加新闻大赛……再如人们读了辽宁日报关于承诺制的理论文章,有的可能将其观点转述于人;有的可能在本行业、本单位带头搞起了承诺制;有的可能提高了完善承诺制的自觉性……这些现象,虽不在传播过程之中,却是传播引发的因果性行为,是信息力度的生动显露。

吸引力、影响力,是信息作用力在初受期、受后期的不同表现,不同作用。信息力度就是信息特质对受众发挥作用情况的描绘。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信息力度,其吸引力、影响力各有很强、较强、一般、较弱之分。例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英雄人物孔繁森的报道,不但乍发表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发表后具有长时期的影响力。而我国卫星上天的报道,韩国前总统受审的报道,也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对大多数受众来说,却只是一般的影响力。还有,像老人头上长角、孕妇一胎六子的报道,尽管吸引力很强,但影响力却很弱。再如,有些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对不少受众说来可能没有多大吸引力,对社会进步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还需要指出的是,同一信息对不同受众来说,其吸引力、影响力也会有不同。譬如有些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对面临类似境况的另外一些国有企业来说,吸引力就会很大很大,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利害相关度。

信息,需要传播者讲究传播艺术

在大众传媒中,传播者站在信息运动的起点上,是制造诸多文化信息的亚当、夏娃,又是调信息之兵、遣信息之将的把关人。本文提出并探讨了事态信息、事理信息、融情信息、信息密度和信息力度这些信息新概念的主旨,就是力图使大众传播工作者,以强烈的信息观念从整体上改进传媒面貌。

我们一定要明确大众传媒的基本使命。我们说,信息的使命就是大众传媒的使命:要消除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中,事态信息、事理信息、融情信息可能占有不同的地位。不论它们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它们都应该有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改进新闻传播是报纸、广播、电视的经常性课题。新闻信息必须消除人们对新近事态了解的“不确定性”。然而,不着力去消除“不确定性”,却不断重复“确定性”,传给人们众多的已知的东西,正是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制作的常见弊病。有些会议新闻为什么不受欢迎?因为新闻的行为主体是人们所熟悉的人,会上说的又多是重复上级、重复别人、重复自己的话,不能消除什么“不确定性”。非会议新闻也有这种情况。比如1996年12月2 日某报二版有条消息:《民和县医院在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其导语是:“今年以来,民和县医院深化改革,狠抓内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句句概括的口号化的导语,究竟消除了何种“不确定性”?写新闻为何标题、导语中不见新闻?关键在于不知道用“消除不确定性”,即展现新鲜事态来规范新闻写作。这条报道的结尾说:“该院经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进行复查验收,已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标准。”其实,这才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干货”,可惜它既未放在标题中,也未写进导语里。

改进新闻传播之外的社会文化传播也是报纸、广播、电视的重要课题。就以报纸传媒来说,近年来许多家报纸纷纷扩版,增办了多种专刊、副刊。它们有理论性的,有文艺性的,有知识性的,有服务性的。有许多办得很精彩,但也有一些对读者缺乏吸引力、影响力。怎样办好专刊、副刊?增强信息观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以理论版来说,有的动不动刊发与读者离得很远而新鲜东西却不多的大块理论文章,结果少数人看,多数人不看,岂不丢掉了信息传播功能?新华日报的理论副刊《思想界》就很注重发挥信息功能。它常常能以“短篇小论”吸引读者。办法就是“取其精华”, 把最精彩的“理”亮出来。 比如该刊1996年12月5 日《热门话题》栏刊登的主持人严东篱与特邀嘉宾李宝恒的对话,谈《苏南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以千字之论而言省内大事,就很有新意。《潘知常认为:对当代文化应有准确的把握》,《丁森告诫:“以钱换粮”之路行不通》,新华日报经常运用的这一理论信息化模式,就是值得称道的一种事理信息传播方式。

传输事态信息、事理信息、融情信息,其实都需要巧妙处理信息密度和信息力度的关系,即讲究传播艺术。如果抽象来说,信息密度是讲在单位时空内的信息量,即消除多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人们当然喜多而厌少。因此,新闻界近些年都提出了“增大信息量”的要求。信息力度则是讲信息对受众的作用力度,即信息对受众有多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人们一般都必然喜深厌浅,喜强厌弱。“加强舆论导向功能”,就是增强信息力度的一个方面。从新闻实践来看,在有些时间里,传播者如果认识偏执一端,就会形成顾此失彼:有的重视了信息密度,报纸版面一眼看来丰富多彩,却没有多少能给人打下深刻烙印的东西,落入了“浅”的窠臼;有的重视了信息力度,一打开报纸,标题醒目,典型突出,很有震动力,但一览无余,人们若是不看这种大报道就只好闭目养神,传播者又落入了“单”的泥塘。可见,偏执一端对搞好大众传播工作是有害的。

增强信息密度,增大信息力度,二者既是对微观信息的要求,更是对宏观传媒的要求。传播者在日常操作中,一定要善于对各种信息巧妙调遣,应力求疏密有致,强弱适度。经过近几年新闻改革,许多传媒在这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笔者在翻阅1996年12月份的辽宁日报、山西日报、湖北日报、贵州日报时,发现它们基本都注意了信息密度与信息力度的辩证关系。12月2日的辽宁日报,一版发了14条报道。 头题是“国有企业振兴之路”栏的大通讯《突破,从内部抓起》,右下方“新闻热线”栏则是《八面城派出所有个“警孩”》等4条消息, 此版既有言论,也有照片。版式虽然一般,但做到了疏密有致。同一天的《湖北日报》一版发了16条报道,头题是“贯彻江泽民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栏的《从指缝中抠出一亿元——鄂钢实施成本效益年纪实》,由5条短讯组成的“荆楚日日新”栏则立于版面右下方。 这种长短兼备、力度密度兼顾的组版思想,是符合信息传播的需要的。不过,信号呆板单调,信息功能不足的报道也并非罕见。比如什么会议提出什么什么很一般而常见的口号,某工程某项目完工之类的报道,多属可看可不看的缺乏新鲜感的“新闻”。由此看来,我们的信息传播技术,信息传播艺术,实在还需要大家一起认认真真地做些研究。

标签:;  ;  ;  ;  

面向受众的信息流透视--论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和信息强度_大众传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