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论文_蒲开,金威

如何防范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论文_蒲开,金威

(国网黄石供电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现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人身、电网及设备的安全,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为降低习惯性违章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设备损伤,文章根据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剖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防范措施

1导言

何谓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违章行为,如千里之堤的“蚁穴”,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隐患,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深入准确地探究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对症下药加以防范,有效地预防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社会效益,创造人、机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2.1习惯性违章具有反复性

习惯性违章一直存在,尽管《安规》中反复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但违章情况还是反反复复,不能彻底根除。常见的违章习惯有:进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进入工作现场未正确着装;调度命令拖延执行或执行不力等,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更容易忽略。作业人员由于长期反复工作,工作习性散漫、态度不端正,对工作中的缺陷和危险点习以为常、放任不管,受心理定势的驱使,长此以往就在工作中埋下安全隐患。

2.2习惯性违章具有传染性

有些电力工作者工作时间长,对工作麻痹形成不良习惯,他们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传给后来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人把家里的不良习惯带到工作中,这些不良习惯以及不良工作态度会对新人员造成影响。许多新员工初出茅庐,受身边员工的影响,对不良习惯盲目效仿,致使自己懒于工作,疏于对危险点的判断,这样下去会影响一代人,严重危害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3习惯性违章具有排斥性

在电力工作发展初期,设备少、电网简单,作业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也相对简单。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电力工作对作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一些老的工作人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环境,对新设备不了解,对新安规不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他们对新东西排斥不接受,习惯旧的工作方式和认知水平,这样严重妨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执行力度。

2.4习惯性违章具有潜在性

任何事故发生前都有征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次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举例说明,某农电公司在更换导线时,采用旧导线牵引新导线的方法牵引,在停止牵引时某农电工在无保护措施情况下擅自爬杆,造成电杆断裂,工作人员坠地身亡。从这次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作现场组织管理不到位,工作任务交代不清楚,作业分工不明确,这些都长期存在。如果不对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及思想教育,安全隐患就一直潜伏,直到某一次条件具备,事故就必然发生了。

3习惯性违章的主要“病因”及表现

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奇曾对不安全行为和轻伤、重伤死亡的比例关系作过调查统计,统计结果是300:29:l。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300次不安全行为中有29次受轻伤,1次重伤或死亡。国际劳工组织也作过调查统计,结论是200:20:l。两个数据虽然有差别,但它告诉我们,不安全行为必将造成事故!安全事故既存在偶然性,也存在着必然性,对潜在事故熟视无睹或者麻木不仁,往往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多年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日臻完善,形成了包括“两票三制”在内体系严密的管理制度。造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执行力没有到位。主要表现有三:

视而不见——将制度束之高阁。这种情况,表现在安全管理中,有的员工不清晰相关安全制度规定,不知晓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隐患和风险,不熟悉如何按照规定合规、合法地进行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成因是“懒惰、投机和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偶然违章没有造成什么恶果,就把潜在的危险抛在脑后,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甚至“拒绝”学习消化制度,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把制度、规程放在了一边。

见而不行——将制度置若罔闻。这种情况,表现为一些员工,凭“经验”办事,干工作所谓“多、快、好、省”,一味地想走捷径,置安全措施于不顾;认为自己熟悉操作技术,有工作经验,理论上也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所谓“艺高人胆大”,因而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却敢;认为对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上级部门没来检查,没必要每次都顾及“细节”“小事”,不用“装样子”“走形式”。因而造成制度形同虚设,“见而不行”。

行而不达——执行制度半途而废。这种情况,表现为执行规章制度,大打折扣,偷工减料,没有完全实施到位;员工表现为工作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对违章作业所造成的“看得见”的危险往往比较警惕、重视,但对潜在危险的习惯性违章往往掉以轻心,对已发生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习惯性违章却容易忽视,要求不严,得过且过。对制度执行检查考核不到位,没有形成安全生产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奖惩不明,造成“老实人”吃亏,执行制度中途而返。

4习惯性违章防范措施

4.1加强安全培训

加强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还应该结合实际,将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进行安全反事故预演,将事故分析落实到每一个职工头上。对一些思想麻痹的职员,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和影像资料,让其明白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对一些已经违反规程的员工进行反复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在重要保电及节日期间要提前学习有关文件,检查安全死角,做到防患于未然。

4.2 加大奖惩力度

对习惯性违章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批评,严重者解除劳动合同,让员工在违章行为前三思而后行。同时鼓励员工检举违章行为,对及时阻止违章行为的员工进行奖励,并在公司宣传,树立安全典范,让人人都以安全操作为荣,违章作业为耻。

4.3落实检查制度

各级负责人、安全员应对电力安全生产严格把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习惯性违章扼杀在摇篮里。成立专业的现场监督小组,对现场人员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批评教育。工作负责人需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监督工作班成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通过监督作业人员严格遵守规程和操作程序,借外力来约束违章者的行为。

4.4完善安全设施

习惯性违章虽以人的因素为主导,但通过完善安全设施可以从客观上预防安全事故。即使作业人员有违章操作,经过安全设施,违章者的指令执行不下去,从另一方面避免了事故隐患。完善安全设施,可装设各种防误操作装置,如联锁装置、保险装置、报警装置等,并改善作业条件。将安全设施落实到每一个装置上,并不断引用新设备新技术,用完善的设备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二关”。

结束语

总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习惯性违章会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重视习惯性违章的预防和纠正,通过形式多样的措施,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细节抓起,不断提升规章制度的执行力,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强,王一鸣.浅析电力行业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193-194.(2015/12/3)[2017-08-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406.N.20151203.1058.192.html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2.094

[2]张莉芳.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5,(20):83.[2017-08-06].

[3]黎旭红.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产生原因与预防[J].通讯世界,2015,(20):186-187.[2017-08-06].

论文作者:蒲开,金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如何防范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论文_蒲开,金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