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创新模式论文_李延刚

微探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创新模式论文_李延刚

大庆市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三公司萨尔图物业分公司 16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包括居住地的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我国目前的社区管理以粗放型为主,缺乏系统、详细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内容,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与物业管理融合,将物业管理中的优势转化为社区管理的推进力量,因此,社区管理必须进行改革,促使其与物业管理融合,实现自身管理的系统化、详细化。鉴于此,本文对两者的融合模式创新展开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收入;社区管理;推进力量;创新模式

前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取得理想的发展成果,各个领域也均在不断进步,社区管理也应该立足社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诉求,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与改革,鉴于自身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需要与物业管理融合,通过两者的融合,实现社区管理的具体化、细化,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各种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文围绕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两者之间的融合模式创新展开探究。

1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各有利弊,无法有效合作

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大,同时,关系区内居民众多,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因此,社区管理无法准确了解和掌握居民信息,无法准确采集相关信息,对居民的实际需求认知不足。而物业管理,其管理服务范围仅仅是一个小区,居民人数少,且居民与物业之间的往来联系较多,物业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居民信息,但是由于自身工作管理内容的限制,物业无法为居民解决更多的问题。两者分属不同的部门,无法进行深度配合。

1.2两者的发展力量存在不足和缺乏的问题

社区管理,应该是互动型的管理,上级政府发挥拉动作用,居民发挥推动作用,拉动和推动的结合,方可最大限度的实现政府利益,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来自居民内部的推动力,是我国社区管理有效性的根本与关键,也是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唯一途径,但是目前社区管理中,居民发挥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而物业管理较为孤立,政府不会给予支持,同时,居民对物业管理的理解程度也较低,外部因素对物业管理的推力缺乏。

1.3两者缺乏深度合作,出现问题互相推脱

从本质上而言,无论是社区管理,还是物业管理,其目的都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因为两者不在一个系统中,属于不同部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若是出现问题,则双方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合作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将问题推给对方,及时有一定的合作,也是停留在表明,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1.4开发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突出

一般情况下,物业公司是由开发商选聘,导致大部分物业公司将自己的服务对象视作开发商,缺乏对居民的服务意识,而在居民入住之后,房屋所有权转归住户,因此,物业公司与开发商之间签订合同已经失效,物业公司必须接受住户的评定,与住户签订新的合同,但是此时,物业公司没有转变意识,仍将开发商作为服务的主体,在发生矛盾纠纷时,维护着开发商的利益,不断激化三者之间的矛盾[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创新模式

2.1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

无论是物业管理,还是社区管理,其存在的目的与意义都是为居民服务,由于社区管理服务管理范围更大,覆盖面积更广,同时,社区管理有政府的支持,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均优于社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社区管理的管理工作内容更为广泛,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突出,但是客观上存在自身信息采集难度大的问题,因此,物业管理可以吸纳社区管理,利用社区管理与居民的高效互动,获得关于居民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成为社区管理的依据和数据;除此以外,社区管理较为粗放,不够系统和细致,无法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真实需求,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则可以实现管理的细化、具体化,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即利用物业管理的优势来弥足社区管理的不足。具体而言,就是要经物业的招标权利给予社区,然后,在展开管理工作过程中,两者要合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组织居民进行社区活动,满足社区主体、物业主体,以及居民主体三方的服务诉求与经济追求,最后,两者要协同为居民提供服务,通过物业实现上门服务。

2.2物业管理为社区管理提供一线平台,社区管理进行宏观部署与指挥

各个小区都设有物业管理办公室,两者的融合,就是将办公室作为社区管理中,面对和接待居民的窗口,是社区管理与居民联系的平台,同时,办公室也是社区管理工作的一线设置,为社区居民提供微观层面的具体服务,而社区则是在物业管理的后台,对整个物业管理进行调整与调控,与物业管理相比,社区管理是宏观层面的管理。物业办公室,是社区与居民之间取得联系的途径,是小型的工作站,所有的社区服务,均可以通过物业办公室传递给社区居民,与此同时,社区居民的所有需求、以及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也都可以通过物业办公室传达、反馈给社区管理,解决了社区管理难以采集居民信息的问题。由此,改变了社区的管理模式,在原有政府、街道办以及社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区物业、小区单元、个体住户三个环节,现有的管理模式,更加具体、也更加细化,可以实现对小区的差异化管理,扩宽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了物业管理对社区管理的深度配合[2]。

2.3物业管理保持营利目的,属于社区管理范畴中的营利部分

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不改变物业管理的盈利性质,保持物业管理追求经济效益的特性,将其纳入社区管理,也不会影响和改变物业公司的性质,我国的社区管理服务也是有偿服务,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在政策收费的基础上,也会存在低收费的情况。而物业管理属于正常收费,若是通过物业的管理,并进行合理的缴费,进而获得物业的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在社区提供的管理服务中,包括无偿服务,也包括有偿服务,而物业管理则是属于有偿服务。作为政府管理下的社区,在展开社区管理工作时,要立足长远,以发现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保证居民的诉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要保证物业管理公司的经济效益,只有保证居民权益与物业权益的平衡,才是有利于居民权益产期得到满足和保证的长久之计。所以,社区应该立足社区的现实状况,为物业公司制定科学、合理,且居民可以接受的服务收费标准,将物业代表和居民代表汇聚一堂,以民主的方式确定各项服务的具体收费标准,最后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标准[3]。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区与时俱进,更好的为居民服务的必然要求,两者之间的融合是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以此满足社区、物业,以及居民的诉求,在实现各方效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要求,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红艳.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改革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7,03:74-76.

[2]徐中. 城市物业管理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天津市南开区华苑街的“三位一体”社区党建工作模式[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11:43-45.

[3]刘小海. 变革时代见证社区服务真谛 浅谈天骄爱生活打造全息社区服务运营商之路[J]. 中国物业管理,2016,07:26-27.

论文作者:李延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微探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创新模式论文_李延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