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报的改革_泰晤士报论文

英国小报的改革_泰晤士报论文

英国的小报化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报论文,英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泰晤士报》全部改成“小报”的形式出版。在此之前,另一份著名的英国大报《独立报》也早已在2003年9月就开始同时发行大开张和小开张报纸。这种改革被称为“小报化”改革。

关于大报与小报

现代报纸起源于西方。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报纸至今仍然存在着大报与小报的区别。大报与小报的第一层含义是幅面或开张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报”的英文名是tabloid,此词是“药片”的拷贝,最早流行于伦敦,指在有轨电车上方便阅读的微型报纸,约30厘米宽、40厘米长。与tabloid相对的是“大报”broadsheet-约38厘米宽、60厘米长。但是,大报与小报的概念还有第二层含义:大报指的是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英文叫quality paper;小报则指的是大众报纸,或称通俗报纸,英文叫popular paper。这种划分以英美两国最为典型。

如果对英国报纸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报的小报化并非从今天才开始。早在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即T2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主要刊载类似国内报纸专刊、副刊的内容,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近年来,《泰晤士报》《独立报》也相继推出自己的一些小报板块,但把整份报纸的式样全部“小报化”则还是头一回。在《泰晤士报》和《独立报》等传统的严肃类大报纷纷以“小报”的面目出现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小开张大报”(broadloid)。

英国报界的小报化改革是在近10年来严肃类大报发行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发生的。

近10年来,英国大报市场以惊人的速度持续走低。《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发行已跌进了30年来的谷底。《泰晤士报》和《独立报》发行量下滑的幅度尽管没有这么大,但也是惨淡经营。为了扭转这种颓势,《独立报》中有人建议尝试一下“小报”型。从2003年9月30日起,《独立报》开始了“一张报纸,两种样式”的策略,在发行大报的同时发行小开张报纸。让《独立报》的老板大喜过望的是,《独立报》竟然真的是“一小就灵”,其2004年5月的发行量较之2003年5月增长了20%,并且实现了连续9个月的持续攀升,总发行量突破26万,创该报1997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看到《独立报》的成功,同样一直为读者流失而苦恼的《泰晤士报》也跟着效仿,从2003年11月26日开始,在伦敦地区尝试大开张报纸与小开张报纸同时发行,价格同样都是50便士。小报版推出后的第一个月即2003年12月,该报的发行量是63.6万份,比上月增长2.29%。到了2004年4月,他们已经额外赢得了33000位读者,发行量回升至65.5万份。

小报化改革

《泰晤士报》和《独立报》改成小开张出版后,希望既拥有小报令人羡慕的发行量和经济效益,又保留原本大报的权威。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些“小开张大报”要继续保持严肃大报的报格。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过《悉尼先驱早报》驻北京记者的《泰晤士报》现任主编罗伯特·汤普森曾在许多场合一再保证,大报变成“小报”之后他们会同样追求质量,绝对不会去追求名人隐私等耸人听闻的猎奇花边新闻。尽管如此,仍然有部分对大《泰晤士报》怀有美好感情的忠实读者,对“小报”版表示出强烈反感,担心他们心目中的高质量报纸会变成哗众取宠的花边新闻小报。为此,汤姆森有时甚至避免“小报”的提法,而是改称compact paper(即“紧凑型报纸”或“浓缩型报纸”)。在改版前,《泰晤士报》主编罗伯特·汤姆森曾说:“虽然紧凑型的《泰晤士报》将是小报格式,但它和一般意义上的小报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展现大报的内容和价值,卓越的编辑质量是其所有工作的基础。”(注:唐亚明《〈泰晤士报〉见闻》,《文汇报》2004年10月27日第11版。)

值得一提的是,《泰晤士报》和《独立报》都是把对大报和小报的选择权交给读者。也就是说,他们在推行小报化改革时,都是采取稳健的做法,先是采取大报、小报并存的策略。《独立报》编辑部主任、小报版主要筹划人刘易斯·杰伯对采取这一策略的原因作了详尽的说明。他说:“从今年5月开始,《独立报》已经彻底转型为小报了。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想一次转型,毕竟大小两种版式同时制作、印刷、发行,代价不菲。但是改变英国读者对小报固有的偏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采取的是‘渐变’的策略,即把大小两种版式都展现在报摊上,而究竟选择哪一种,我们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读者。试行两种版式5个月后,90%的读者选择了小开张。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读者有了一种很好的消费体验或曰‘良好感觉’:不是报社将小开张强加于读者,而是聪明的读者自己挑中了更便利、更有趣的那一份。”(注:张弘《小开张大报:读者的选择——英国〈独立报〉〈泰晤士报〉访谈录》《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小报化”的优势

《泰晤士报》和《独立报》改成小报后,为什么能够使发行量有明显增加呢?

首先是方便读者阅读。

改为小报的最大好处就是方便读者阅读,使阅读更具人性化。英国读者有在公共汽车、地铁和其他公共场所阅读报纸的习惯,这些地方大多比较拥挤,如果开张过大,报纸就不易挺直,经常会让读者感觉读起来不太方便。大报改为小报以后,显然更方便人们在地铁和公共汽车的车厢内阅读,也更便于携带,因为其幅面变小了,双手拿着报纸展开阅读时,报纸宽度恰与手臂宽度适合,在拥挤的车厢内阅读,也不会妨碍左右邻近的人。早在《泰晤士报》改成小版之前的2003年5月,主编罗伯特·汤姆森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就一再强调“报纸应该容易阅读”。(注:详见王尔山《报纸应该容易阅读——〈泰晤士报〉主编访谈》《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6月11日。)

其次是适合读者阅读心理。

英国报纸发行主要靠零售,上班族大多是在上下班途中顺手买份报纸,利用乘车时间浏览一下。在侨居伦敦的作家白静笔下,英国人是这样读报的:“无论是在地铁里、公共汽车上、酒吧或咖啡店里,几乎人手一报,恨不得把头都栽进去。不过,别以为他们都在研究天下大事,分析新闻政要,大多人都是在看那些八卦小报偷着乐呢。”(注:白静《大报之死》《深圳商报》2004年11月06日C12版。)

这段话不仅描述了英国人对读报的热情,而且还把读者对报纸内容的喜好透露了出来。没错,小报之所以能够在发行量上把严肃性的大报远远抛在后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报比较轻松活泼。因此,大报改为小报之后,使读者的阅读心理更加放松。他们不必正襟危坐地阅读这些报纸,而是完全可以以松弛的状态、娱乐的心理进行阅读。就像一个人从笔挺的西装改成了休闲装、甚至睡衣一样,人们可以一下子完全放松起来。

三是保存了大报的传统优势。

尽管采取了小报的式样,但是《泰晤士报》《独立报》等传统大报仍然坚持严肃的办报方针,不以猎奇、煽情的新闻手法争夺读者,力争保持大报固有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在读者心目中的巨大影响。这样就在拥有了小报的优点以外,同时保留了大报的传统优势,继续区别于原来的小报。正像汤姆森在致读者的信中所说的:“你会注意到它与普通小报绝不一样,它是以小报的形状来包装大报的价值和内容……毫无疑问,它仍是《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总经理乔治·布洛克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缩的是版面,但绝对不是报格。可以举这么一个例子,我们报纸的广告部建议将‘小泰晤士’的分栏从每页六栏增加到七栏,这主要是基于广告价格核定的考虑。从六栏到七栏,缩小栏宽,虽然报纸的广告收入可以提高,但是如此一来,排版会不规则,文章会碰题,整个版面显得闹哄哄,真正成了‘小报作派’了。而且假如开了这个头,今后报纸可以随时为广告让路,而失去了自己固守的质量底线。我是做新闻出身的,所以对此坚决反对,最后总编辑定夺,还是我赢了。顺便提一句,《独立报》也好,《泰晤士报》也好,我们只用‘compact’(浓缩、精华)一词来称呼自己的小开张,而避免‘tabloid’(小报)。虽然两者开张相似,但是品位迥异。我们是要办大气的小报。”(注:张弘《小开张大报:读者的选择——英国〈独立报〉〈泰晤士报〉访谈录》《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四是体现环保意识。

在环保方面,小报也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在内容不减的情况下,报纸改成小报之后,纸张上会有大幅度的节省。这对于报社来说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对于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读者来讲,小报意味着对树木等造纸原料的节省,因此,他们更愿意购买小报。所以说,无论是为了节能还是为了环保,小报都有不容忽视的优势。

五是更符合审美要求。

报纸由大报改为小报以后,给读者的印象是更为小巧,更富有灵性,给人以更强烈的美感。小容量还使得单个版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总之,小报化改革的成功,在形式上所花的气力也是功不可没的。

综上所述,由于“小报化”改革在以“传统”著称的英国取得了显赫成绩,其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如同《泰晤士报》老板鲁伯特·默多克在15年前挑起的那场价格大战,目前的“小报化”策略也将使英国报业市场重新洗牌,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至少,一种新报纸broadloid(小开张大报)作为新的势力加入报业角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或许会动摇长期以来人们思想中大报、小报的传统概念,改变对小报的鄙视态度。

背景与资料

西方的大报与小报

1830年,在美国费城出现了一份便士报-《一分钱报》。这份报没产生太大影响,但提供了一条办报思路。

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 《纽约太阳报》“拷贝”便士报的办报策略,靠对人情味的大肆渲染一举获得成功。大众报纸就此诞生。

1896年英国大众报纸《每日邮报》,仅用几年时间就使发行量超过了百万大关。

大众报纸为了迎合读者口味,达到赚钱的目的,尽量多刊登黄色新闻,甚至公开标榜以“3S”(即sex性,scandal丑闻,sports体育)新闻为主,以刺激性、煽动性、欺骗手段和虚伪同情为特征,包括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血淋淋的凶杀新闻、各界名人的桃色事件、不堪入目的淫秽内容等等,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实际上,此时的报纸已经被引向歧路。目前销售量比较大的大众报纸有英国的《太阳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和美国的《纽约每日新闻》等。尽管发行量大,但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不高。

在西方国家,有些报纸以“严肃”的面目出现,刊登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政论文章,消息比较灵通、可靠,不刊登格调低下的黄色新闻。目前英国主要的高级报纸有《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等,美国则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高级报纸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大众报纸。有时它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我们说一些西方国家的“大报”,总是指较为严肃的高级报纸而言。

标签:;  ;  ;  ;  ;  

英国小报的改革_泰晤士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