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分析论文_蒋林满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分析论文_蒋林满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目的: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CT检查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CT检查影像主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棘样突起、空洞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骨转移、胸水;CT检查灵敏度为94.1%,假阴性率为5.88%;特异度83.33%,假阳性16.67%。结论:周围型肺癌应用CT诊断,可以准确反映病灶的大小、部位、特征等为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CT;MRI;周围型肺癌;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063-02

周围型肺癌指肿瘤发生于亚段支气管以下的小支气管。组织学上以腺癌最为常见,其次为鳞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比较少见。早期癌细胞沿肺泡生长,并伴有间质增生,或沿气道蔓延,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圆形或结节状病灶[1]。目前一致认为最有价值且应用方便的仍首推CT,尤其是近年来对高分辨CT及螺旋CT的开发和应用,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5±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1.2±0.5)年。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进行CT扫描,检查时患者位置保持仰卧位,吸气后屏气,扫描从肺尖向下至肺底,对全肺行平行扫描和增强扫描,然后对病变进行薄层扫描。扫描参数:旋转时间0.6s,电压120kV,电流100mAs,层间距和层厚度均为8.0mm。采取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选自碘海醇注射液,根据说明书以4.0ml/s的速率进行注射,剂量为80~100ml。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应用CT检查对病灶位置、大小、主要表现,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学分型:腺癌25例、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鳞癌1例。病变部位:右肺发病30例,其中,右上叶18例,右下叶12例;左肺14例,其中左上叶8例,左下叶6例。

CT检查表现征象,分叶征34例(85.0%),毛刺征33例(82.5%),棘样突起15例(35.0%),空洞征15(35.0%),胸膜凹陷征12(30.0%),空泡征及支气管征4例(10.0%),血管集束征13例(32.5%),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28例(70.0%),骨转移8(20.0%),胸水7例(17.5%)。

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检查,阳性34例,真阳性32例,灵敏度为94.1%(32/34),假阴性2例,假阴性率为5.88%(2/34);阴性6例,真阴性5例,特异度83.33%(5/6),假阳性16.67%(1/6)。

3.讨论

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以下的小支气管。癌肿位于胸膜下肺的周围。单结节者多见,也可为多结节。切面肿瘤结节呈灰白色,常伴坏死出血,与周围肺组织分界较清,偶见被浸润的支气管。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故偶然或体检时发现者居多。容易侵犯胸膜,引起胸痛和恶性胸腔积液。

CT检查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均比X线检查为高,且可进行轴位扫描,是肺癌影像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2]。CT检查显示病灶周边变化及内部结构,特别是发现钙化灶等均较X线为佳。早期周围型肺癌由于病灶较小,常规CT检查常不够精确,容易漏掉重要征象。应用薄层或高分辨率CT扫描是十分必要的。CT检查除了要详细观察病灶的各种变化外,病灶周围的血管变化及支气管改变亦十分重要。特别是静脉变化多见于肺癌[3]。

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野外围的肿块与结节;病变多有明显的分叶切迹,边缘有锯齿征,或有细短毛刺,附近胸膜皱缩。有时可见病变与双轨状细(小)支气管(亚段以下支气管)相连,并可见肿瘤周围血管聚集征象。少数病例可见到不规则厚壁空洞。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检查,灵敏度为94.1%,假阴性率为5.88%;特异度83.33%,假阳性16.67%。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癌肿引起的支气管阻塞不明显。CT上主要表现为癌肿本身的征象,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周边多有毛刺,常可见脐凹征。邻近的胸膜可出现凹陷皱缩征象,表现为线状或带状影,与肿块相连,其胸膜侧略呈三角形。对于显示发生于隐匿部位的小肺癌病灶,CT较平片优越[4]。位于肺尖、胸骨后、心后及前后肋膈角区的小癌肿,平片不易发现,但CT可以清楚显示。

CT检测可以准确的反映肿块的形状、内部结构、位置和血管的走向,为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学禄,李然,孙巨,等.早期肺癌CT影像学特征(附127例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5):529-530.

[2]杨钧,马大庆.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35-239.

[3]马大庆.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1):69-70.

[4]于宝江,张书文.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J].山东医药,2005,45(7):74-75.

论文作者:蒋林满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分析论文_蒋林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