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论文_袁熙贤,王志辉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论文_袁熙贤,王志辉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这就使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也使得人们在不断追求良好建筑质量之时,低碳节能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正是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以其良好的低碳节能性而日益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

引言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关键点在于装配的低碳化和节能化,因此技术人员在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时,应当对于其本身的结构体系和热工性能等内容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技术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1.装配式建筑特点

1.1低碳节能及构建质量高

对装配式建筑来说,低碳节能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其所制作各种预制结构大多都是使用绿色环保、可多次重复利用的原材料所制成,并且在这些结构生产过程中特别注重了降低污染考虑,因而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低碳节能特点显著。其次,从实际工程研究可知,建筑屋顶与墙面这两个地方时常会采用到大量的预制结构,因而这就决定了它们在耐火、耐磨以及承压等性能较强。另外,装配式建筑所采用预制构件在材质轻薄、保温节能等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将它们同于建设不但具有极好的低碳节能效果,同时所构建建筑物质量也高。

1.2多样化建筑形式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目前不少建筑设计上存在着过于追求外观而造成用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现象产生,而这种建筑大多具有承重墙较多、室内开间及空间不足等弊端。而相比较于一般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可以说形式十分多样,这不仅体现在建筑开间设置上可采取多变灵活的方式,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房间空间设置上能够根据用户实际要求来分割,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建筑物空间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同时也可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

1.3缩短建筑工程建设时间

结合实践来看,一般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所涉及人员、材料、设备以及施工环节、工艺技术众多的原因所影响,这就使其施工工期较长。而装配式建筑则由于施工中主要是采用预先制作好的构件进行装配,并借助于简单浇筑即可完成建设,这就意味着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该类型能够有效地缩短建设时间,同时也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支出而提升效益。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低碳节能技术

根据不同地区在气候、温度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区别,可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预制构件的厚度与墙体结构等各方面进行选择,并且要考虑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节能性,以便在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节能减排。

2.1外墙施工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外墙的施工,需要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墙体结构和厚度,并利用1.0mx1.05m规格的预制构件,组装建筑墙体,用以实施热工性能试验,以便提升所获取围护墙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的准确性,为装配式建筑围护墙的施工奠定基础。在热工性能试验过程中,应对试验室的室温与湿度、冷箱温度及热箱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所提出的试验依据,一般需将试验室的室温控制在24.5℃,湿度控制在30%~40%;冷箱的温度需设置在-7℃,而热箱温度需达到25℃;对于热工性能试验所涉及的热流系数、温度巡回路数及热流巡回路数,应分别控制在23.26、15个与3个。当热工性能试验中,各温度和热流指标趋于稳定后,可获得准确的围护墙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而该参数的获得也为装配式建筑外墙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控制建筑外墙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屋面与外窗施工

装配式建筑的屋面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屋面瓦、防水层、保护层及保温屋面板,一般装配式建筑的屋面施工所使用的保温屋面板以EPS-水泥复合保温屋面板为主。在屋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钻尾螺钉将EPS-水泥复合保温屋面板固定在钢檩条上,并且要在嵌填好板缝后,做好保温屋面板的防水层处理,并在屋面板上涂抹一定厚度的砂浆,用以铺设屋面瓦,从而降低屋面的传热系数,确保装配式建筑的保温性能可以达到相应要求。在装配式建筑的外窗施工过程中,可利用塑钢窗对建筑外窗进行施工,并在外窗上设置双层中空玻璃,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外窗施工的节能保温效果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保温性能的有效控制。

3.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许多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以下从应用优越性、做好载荷测试、结构加固试验、提高节能水平等方面出发,对于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3.1应用优越性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强的优越性。工作人员在分析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越性时,首先应当注意到这一技术的使用能够确保建造后的主体结构比传统材料减轻40%以上,因此也就意味着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建筑本身的空间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供。其次,工作人员在分析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越性时还可以发现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施工速度的加快也有着相应的助力,并且由于构件在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过程中都不是很受现场环境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保证施工进度有着很大的帮助。

3.2做好载荷测试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做好载荷测试。工作人员在做好载荷测试的过程中应当于试验柱达到标准荷载后对于每级荷载都进行细致的确定。其次,工作人员在做好载荷测试的过程中还应当确保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标准荷载值的5%,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做好载荷测试的过程中应当在试验柱达到标准荷载前就保持竖向荷载设计值不动,然后再分级加载水平荷载至水平荷载的设计值,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建筑的实际载荷数值进行更加精细的确定。

3.3结构加固试验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结构加固试验的有效支持。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加固试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结构模型加载过程中不同强度等级有着更加细致的了解。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加固试验的过程中还应当确保当存在较大程度的地震波时使用了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房屋结构还能够保持较高程度的完整性,并且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结构破坏性特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结构加固试验的过程中应当应当确保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相应的大规模的滑移和甩脱现象,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保证房屋结构整体的完好性。

3.4提高节能水平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需要工作人员着眼于提高技术的节能水平。工作人员在提高节能水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低碳节能房屋技术的应用实际上能够符合我国“四节一环保”的建筑节能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减少建筑的自重来进一步的增加建筑本身具有的实用面积,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建筑本身的节能标准和经济效益。

4.结语

建筑工程中能耗的降低会给建筑本身带来许多益处。因此技术人员在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节能、低碳和加固等方面,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实际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梅兰.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建筑技术,2014(2)

[2]余侃华,张中华.建筑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经验与启示[J].建筑技术,2012(3)

[3]肖君,赵平,荆龙飞.建筑节能技术的效能评价研究[J].建筑技术,2012(12)

论文作者:袁熙贤,王志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论文_袁熙贤,王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