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必要性论文_刘雅红

加强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必要性论文_刘雅红

刘雅红

〔摘要〕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质。”新课标更注重了学习对人的提升功能。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优秀人才。

1 语文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知识

1.1 扎实的文学功底。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文学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不同的文学作品应采用不同的格调来设计课型,讲《童年水墨画》那样活泼轻快的诗歌绝不能等同于《草船借箭》那样历史背景的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场面描写的欣赏。《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那种悲壮的情感不能等同于《祖父的园子》那样充满童趣的文章。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如此,语文教师也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1.2 丰厚全面的文化知识。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它应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的课程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在讲解“春江水暖鸭先知”时面对学生为什么水中那么多动物是鸭子最先感受到水温变化的提问时,我们需要的是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积累;在讲解“春风不度玉门关”时除了要了解物候方面的学问,对中国的地理也得有所熟悉。学生最敬佩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老师。

2 要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本身是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教者首先是一个读者,只有反复品读咀嚼文本,凭借自己一定的文化积累,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超脱文本的字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游刃有余地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只有教师带领学生从课文中读出文学之美,我们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只有教师带领学生走向阅读的高处,我们的语文课堂才鲜活而生动。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学过程时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如果教师见识广,对诸如这些问题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不断提高学教师生的思维素质。如果教师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以“以后再告诉你”来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要广通博览,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要满足上述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会读书。教坛上盛行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会读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要以书为主,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语文教师要在这座宝藏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内涵。

3 应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法国哲学家淑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单会读别人的东西不行,那充其量也只能是矮人看戏。只有自己会构思,会表达,在平时教学中,才能结合自己写作体验,对作品作更深层次的把握,才能创造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才能不需要依靠教参“指点迷津”。当然,语文教师自己会写,他也会知道如何指导学生,不再总是怎样构思,如何琢磨等,空洞的说教,而是以自己在写作中亲身体验来影响学生,创造一种心灵的默契。但不少语文教师懒得动笔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少教师自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写过文章。一位语文教师曾这样感慨:不要说写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就单说写总结吧,也发现自己的词汇那么贫乏,文章那么单调。终于明白,由于长时间的不用、不积累,自己在词汇上已处于“退化”、“透支”状态了。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语文教师。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运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训练,语文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要特别注意提高写作水平。旧时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出口成章,下笔能文”,如果今天连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育将很难有发展。

4 应加强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

虽然现在是电脑时代、但电脑并不能代替一切,汉字,作为与人交流的信息载体,过去要用,现在要用,将来还要用,因此汉字书写不可不会,可时下出现了作为语文教师,书写能力低下,以致出现一节课没有板书一个字的现象。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汉字书写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写字教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新课改下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学会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样才能影响学生,才能教学生,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况且字如其人,一个人的书写水平,即是自己的脸面,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应加强训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在点滴积累中不断地成长,让老师在“语不惊人死不休”学习态度中不断地学习,让师生在教学中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新疆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学校

论文作者:刘雅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6

标签:;  ;  ;  ;  ;  ;  ;  ;  

加强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必要性论文_刘雅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