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陈亮

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陈亮

杭州澳兰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分为自然、半自然和人工色,通过色彩的搭配能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丰富多彩的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色彩;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1.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

1.1自然色彩

植物的色彩。绝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只是在明度和色相上有一定差异。而彩叶植物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季展叶时显现不同的叶色,或红或紫或黄等。如红叶石楠的新叶呈红色。夏季,紫叶稠李的叶由绿转为紫红色;银杏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鸡爪槭的秋叶变红色。此外还有常色色叶植物:如紫叶小檗叶片常年为紫色,红枫常年呈红色。多指花的各组成部分中,色彩最显眼的花瓣部分的颜色。植物中花色可以说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绚丽多姿。植物开花时,表现出或清新淡雅,或富丽堂皇,或神秘庄重的感觉。有些先开花后展叶的植物,簇拥的花海制造出浓烈的气氛,使人赏心悦目,如白玉兰,一身白花,显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又如寒梅,感觉冰清玉洁,刚强不屈。果实的颜色也是相当的丰富,一般作为点缀色出现。如黄色的枇杷、杏;橙色的桔、柿。红色如石榴、火棘等。

水是不变的基调,尽管水本身没有颜色,但是当与阳光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便会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效果。

山石的颜色也属于自然色彩中的一种,不同地带所形成的山石也尤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在明度,还是纯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将不同类型的山石结合在一定也会增强整体的美观性。

1.2 半自然色彩

半自然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成的。这种色彩具有自然的气息,又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呈现人们所需要的颜色。这使得半自然色彩,往往是由多种明度、色相以及彩度的颜色组合而成,这种类型的色彩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1.3 人工色彩

人工色彩即人制造出来的色彩。人工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的比例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整个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调和却具有重要意义。人工色彩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建筑物、雕塑、座椅以及灯具等,都属于人工色彩的范畴。

2 园林景观色彩的应用原则

2.1 相同色相的变化和统一原则

隶属于同一色相中的色彩在视觉上几乎无明显差异,很难用肉眼分辨。将这类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不仅能够促使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且还能够营造一个单纯且平静的色彩氛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整个设计的色彩过于统一,这样会显得单调而古板。但是,为了在两个不同色相中起到缓冲作用,可以在两个不同色相中加入相同色相,这种设计方式一般适用于大面积的背景处理或对色彩要求不高的配置中。

2.2 不同色相的协调和对比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色彩的要求很高,如果大面积使用同一色相,那么势必会使人感觉单调,因此,必须要在其中加入一些不同的色相,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色彩的控制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能使不同色相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这样不仅不会让色彩变得丰富、活跃,而且还会使景观设计的整体杂乱无章。因此,在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进行搭配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不同色相的协调和对比原则。

2.3 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原则

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原则也是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涉及很多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对应的色彩,有些色彩虽然可以通过人为加工将其改变,但对于某些自然色彩却无法更改,比如说树木、山石等。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自然色彩,在对色彩进行搭配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其与整体色彩的协调性,设计师要从全局出发,对色彩搭配进行充分考虑。在景观配置中有很多情况,可能是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的作为单独的景观出现,也可以将其作为园林景观中某个细小的元素出现,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尽量使其符合设计的整体布局,以此来从根本上增强景观设计的美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如何增强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

3.1 做好景观的配色设计

首先要确保色调与环境的相互统一,这就要求设计工作必须主次分明,且要对支配色进行正确处理,支配色在配色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着全局色彩的协调性,虽说并不是所有的支配色都要与周围环境相统一,但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要在设计之前确定色彩的组合,并且要尽可能地从大面积的背景下考虑,这样能够显得更加协调一些。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将色彩的造型能力充分利用起来,赋予园林景观更高的观赏价值。

3.2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系的准确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色彩可以具体分为多种色系,比如说冷色系、暖色系、黑白色系和金银色系等。在设计中,只有将这些色系合理搭配,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无论是哪一种色系,其自身都有一定的特点,比如说暖色系的色彩波长较长,可见度较高,在色彩上给人的感觉比较活跃;冷色系的色彩波长较短,可见度低,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疏远的感觉;黑白色系和金银色系则是对比强烈,能够带给人们很强的视觉冲击。

4 植物色彩搭配的运用

植物的色彩配搭要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为基本原则,按照美学的一般规律进行设计。一般而言,同类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而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冷色创造出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感觉;深色给人一种结实、沉重的感觉,浅色则给人以轻盈、浮动的感觉。往往休息、安静的场所常以宁静感觉的色彩为主,观赏性的以醒目的色彩为主。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式,把一些色彩所表达的情感传达给人们,使人的审美活动得以实现。

4.1 色彩的主次

在园林植物的色彩搭配中,要有主色和次色之分,以免过分的突出或是杂乱无章。色彩具有主次关系,使得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考虑主色与次色的搭配。或是用同类色从正面去强调主色调,对主色调起辅助作用;或是用对比色从反面强调主色调,使主色调由于对比而得到加强。主色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4.2 同类色的组合

相近色相的色彩相互组合,这种色彩组合在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在植物组合中,能体现其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心理上能产生柔和、宁静、舒适的感觉。如:深绿与浅绿,深红与粉红等。如公园内以大片的绿地为主,草地上点缀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的植物,结合一些景观小品,显得非常的安静,与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对比,给人以休闲感和美的享受。另如群植的樱花树,当春天樱花盛开时,大片樱花的粉红色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使游园的人们充分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同类色的组合由于其调和性,这种色彩组合只能维持一般的适应感,久而久之就会显得沉闷不快,这是由于色彩组合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减少的原因。所以,除了同类色的组合外,还应注意对比色组合的应用,通过色彩对比的强弱程度,可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

4.3 对比色的组合

这里讲的对比色主要指补色的对比。在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面(180°对角)的颜色,称为互补色,也是对比最强的色组。把互补色放在一起,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互补色。人们通常所描绘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观即是该方式的具体体现。在大面积的绿色空间(绿树群或开阔绿茵草坪)内点缀一些的红色品种的植物,形成醒目明快的景观效果。

为了发挥园林设计的最大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中,应多用补色的对比组合,相同数量的补色植物对比较单色的植物在色彩效果上要强烈得多,尤其是在大型的广场空间、游园、主要入口等能显示强烈的视觉感,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

5 结语

在对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进行设计时,不仅要遵循相同色相的变化和统一原则,而且还要做到局部和整体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色彩搭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唐辉.探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农资,2014(08)

[2] 黄明华.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4

论文作者: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浅析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陈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