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吴岗

吴岗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讨论联合使用中西医医治活动性类风湿关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即可,而实验组,则同时联合使用中药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一般情况。结果:实施两种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用药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中西医联合医治的治疗方式较单纯的甲氨蝶呤医治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优势明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Method: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given methotrexate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mbine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ur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3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more obviou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curative effect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免疫性疾病,其发生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明确[1-2],患者发病后主要累及四肢的关节,且呈对称性,病情严重时可以导致关节的畸形等严重病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3]。因此,对于风湿关节炎患者寻求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为了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医治效果,笔者在本研究中设置了两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了单独和联合用药,最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状况进行了统计,两组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诊断标准 ①晨僵时间超过60min,且晨僵持续发生1.5个月以上;②检测类风湿因子显示阳性;③有类风湿结节;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不少于3个关节发生肿胀,持续1.5个月以上;⑥手X线具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且包括糜烂和骨质脱钙;⑦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患者有至少4项符合以上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将10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患者共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3例;年龄在25~52岁之间,平均年龄(39.63±6.26)岁;病程0.5~16年,平均(4.8±3.3)年。对照组5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4例;年龄在27~54岁之间,平均(38.52 ± 6.37)岁;病程0.6~ 17年,平均(5.1±3.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病程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如心衰,肝硬化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患者近期内接受过相关抗风湿药物如激素等药物的治疗。有上述情况的患者不应该列入在本次研究。

1.3 实验方法对照组:患者仅口服使用甲氨蝶呤(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74),10mg/次,1周1次。

实验组:以对照组的疗法为基础,再一起使用中药进行医治,中药处方为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20g,苍术12g,甘草6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麻黄6g,桂枝10g,制川乌10g,当归8g,川芎8g)。两组患者在用药3个月后进行效果的评估。

1.4 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在给予医治后,对患者相关指标的恢复情况,如晨僵持续的时间、发生关节肿胀的个数和有关节压痛的个数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其差异采用卡方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治后疗效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有效)为98.1%,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

3 讨论

风湿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活动性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发展很快,如果不能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控制,有可能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临床上对于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4]。

临床上采用多种治疗方式来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5]。朱洁宜[6]等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统计发现,使用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医治后,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方式的副作用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所以,在本研究中,选取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医治,通过在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治疗来优化患者状况,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对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更为显著。

该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不同的医治方式,结果表明,进行中西医的联合医治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医治后的相关临床表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患者晨僵持续的时间缩短、关节肿胀和压痛的个数减少,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医治,是减轻活动性类风湿患者病情的一种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医治较于单纯的甲氨蝶呤医治对于活动性类风湿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玉新,李东,林艳等.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05-206.

[2]杜欢,许霞.近5 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0):77-80.

[3]张庆丽,杨卫彬,杨静等.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药现代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16):2992-2995.

[4]孟德钎,潘文友,李鞠.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137-141.

[5]庄铭城,陈荣庆.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院,2014,14(4):46-48.

[6]朱洁宜,吴鑫宇,周海纯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32(1):115-117.

论文作者:吴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吴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