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登封市文化设施体系营造
朱晓灿ZHU Xiao-can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52)
摘要: 本文以登封市为例,对城市公共文化和特色文化进行解析,通过现状与标准差距的寻找,文化特色的追溯,明晰文化设施实施路径,以发展群众普及型文化设施为基础,以发展特色文化实施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具有登封地方魅力的特色文化,传承并彰显登封文化特色内涵;结合生活圈理论和基础文化配建标准及特色文化容量等分析,合理确定登封市的文化设施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特征,并对文化设施建设提出设计引导。
关键词: 登封市;公共文化设施;城市特色
1 发展背景
1.1 加快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的政策导向
从2006年开始至今,国家已发布15项重要文化产业和设施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逐渐明晰,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的建立和设施的提供,更加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强调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公共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1]。2014年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相继下发《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登封要先行先试,构建国际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随着登封市历史文化旅游城市的建设,城市文化亟需彰显,同时也是登封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1.2 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休闲社会的到来
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16年人均GDP50000元(登封市75000元)8000美元超过5000美元的标准,公共假期已有115天,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另一方面,文化休闲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增加,不同人群、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为顺应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国务院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稳步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增加文化休闲设施。近年来,在登封市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未来登封应结合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促进文化兴盛的有效途径。
2 登封市文化设施现状
登封作为省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与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需求失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问题如下:
2.1 设施规模偏小,缺乏文化地标建筑
各类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偏小,标准偏低,多依附于周边建筑进行合设。文化设施风貌一般,除少量设施因功能特殊,风貌较为良好,大部分文化设施缺乏登封市特色风貌。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分散,难以形成形象区域。
乡政与村务是基层政务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的有效衔接才能构成整个基层政务公开体系。构建基层政务公开体系,就要着力突破阻碍乡镇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有效互动的现实困境,实现政府行政机制与自治机制互动、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主体与自治主体互动,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基层干部的权力行使在村民监督的“阳光”下运行,构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联动格局。
建立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联合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4][5]。按照登封市的居住开发强度和人口分布,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形成城市级、居住区(街道)级、居住小区(社区)级等三级生活圈,其中在社区层面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配置文化活动、图书阅览、舞蹈棋牌、老年活动、青少年活动等基础服务。基于步行可达的多层级生活圈,构建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设施应满足居民对于家与设施之间的步行需求,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近距离步行要求,尽量布局幼儿园、公园养老设施以及菜场等老人儿童使用度较高的设施。(图 1)
2.2 基层文化设施欠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民生、方便参与文化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3]。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内容、规模以及标准等,控制公益性设施,引导准公益性设施,实现宽严有度的规划控制。本次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分级分类布置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两大类六小类”的规划体系。“两类”分为基础文化类和特色文化类,其中基础文化类包括图书展览类、文化活动类、文化媒体类,特色文化类包括文化交流类、文化展示类、非遗传承类,共六小类。(表1)
2.3 文化遗存挖掘不够,专业性设施欠缺,特色文化不成体系
登封以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创新区”先行先试区。以中岳嵩山和“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封禅文化、儒释道三教文化、功夫文化等为内涵,具有地域传统风貌特色的中原古城。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鼎足而立,中岳嵩山“荟五岳之精萃,纳三山之灵气”,七十二峰,峻拔秀逸;少林武术奥妙神秘;历史建筑风格独特,更具魅力。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其中,中心城区涉及到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周封祀坛遗址、城隍庙;5处郑州市级文保单位;7处登封市级文保单位。
2.4 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和管理发展滞后
中心城区景城共生的格局,应深入研究和整理本土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各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华夏文化的寻根之地,建成国家级华夏和中原文化开发示范区。
3 登封市文化特色
文化设施一般依附于其他用地建设,用地难以保证。街道文化设施对外开放受限。社区配套文化设施从规划到交付使用的过程出现脱节,建设者、使用管理者的责权不明晰。
3.1 历史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现有文化设施以基础的博物馆、图书馆为主,缺乏专类博物馆、文化展示馆、剧院等有针对性的特色文化设施,严重影响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登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有少林功夫、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涵盖了传统体育、竞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手工艺等几大类,有中岳庙会、摸摸会,许由传说、独脚舞、登封闹歌、大禹神话传说、少林功夫等。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登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7项。其中中心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少林功夫、中岳庙会、嵩山内养功法、农历二十四节气、嵩山婚俗、嵩阳宝剑锻造技艺、嵩山木版年画、嵩山木雕、嵩山根雕、登封大禹的传说、登封凌霄种植技艺、登封焦盖烧饼制作技艺、嵩山禅武医传统功法、少林正骨等。
4 发展路径
保持越冬区环境安静,越冬水体应禁止人车通行、滑冰和冰下捞鱼虾,避免鱼类受惊四处乱窜,消耗体力,增加耗氧量。
5 发展策略
5.1 分类设置城市文化设施,保障基础文化普惠体系
与居民日常生活最贴近的区级及街道级文化设施普遍不足,分布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5.2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定级定量,实现均衡共享
回顾当初,多年前在篁村镇搞篮球比赛的时候,陈林、陈海涛父子未必会想到有一天他们会投身职业篮球,更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们的球队会成为广东体育的一面旗帜。他们彻底地从发烧友变成了圈中人,建立了国内最“职业”的俱乐部,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百年”雄心的俱乐部。这种多年的专注与坚持,在不断有玩家进出的体育市场上,显得尤为珍贵。
规划立足嵩山深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资源,全面挖掘文化内涵,把登封市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全面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终将登封打造成为“华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之城”。近期到2020年,建立起与经济水平、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相适应,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城区建成“十五分钟文化圈”,镇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全市城乡群众人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成为河南省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远期至2030年,达到与创建“国际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战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将登封建设成为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华夏文化开发示范区。
5.3 活化特色文化元素,提升城市特色空间
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为统揽,以嵩山为代表的地域特色类文化内容作为展示重点,深入挖掘少林文化、遗产文化、儒学文化、道学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积极引入历史文化类内容,如专题博物馆、文化交流和体验中心、展示中心等,打造一批建设具有登封特色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标识,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级文化设施品质。强化城市地域和传统风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为塑造传统地域文化城市的形象风貌,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中心城区形成释、儒、道三个文化特征,结合城市各组团城市发展轴线和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强化城市地域与传统风貌。
走到一间石砌的小屋前,他没去推门,而是走向窗户,嗒嗒嗒地敲起来。窗子没打开,只听见里面有个女人的声音:你又来了,今天不是下雨吗。米九轻声回答:我披着毡衣呢,你就放心吧。
表1 中心城区基础文化设施分类表
图1 15分钟生活圈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示意图
图3 文化设施复合设置示意图
图2 结合城市特色塑造城市文化地标示意图
5.4 复合设置文化设施,激发城市空间共享
引入“文化+”概念复合发展。鼓励文化设施空间的多元融合,文化设施与商业、休闲、办公等多功能设施的复合,有利于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促成文化活动的多样化,融合地区发展;鼓励社区级文化设施与“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相关文化设施结合设置。基于居民日常活动特征,邻近布局高关联度的设施,构建一个步行可达、活力便捷的设施圈,倡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建设“社区综合体”,使“文化、体育、养老、医疗、商业”等公共设施结合,互相补益,成为住区的活力中心,满足居民各种类文化需求。(图3)
校园足球研究的作者群中,发表4篇论文的有2人,3篇的有3人,2篇的有11人,1篇的有85人(见表7).124篇校园足球论文的第一作者发文量在1~4篇,人均发文1.23篇,发文最多的为4篇.根据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理论,核心作者的候选人发文量至少为篇,用公式(为发文量最大值)计算,=1.5,取整数值,即发文量为2篇者是学科研究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由表7可见,有16人为校园足球研究的核心作者的候选人.
5.5 传承城市文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管理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力度,倡导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实现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服务创新的管理模式。结合登封市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推进城市主题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持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节、嵩山论坛等重大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文明对话交流平台,推进登封文化向国际迈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设“嵩山大讲堂”,加强“书香登封”建设,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办好“出彩登封”系列文艺活动、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
表2 登封市开展文化品牌活动建议表
参考文献:
[1]王鹤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06.
[2]黄媛.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05.
[3]孙艺.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2.
[4]张景秋.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02.
[5]田冬迪,芮建勋,陈能.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J].规划师,2011,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System in Dengfeng City
(Zhengzhou Urban Planning Design&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Dengfe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urban public culture and characteristic culture.Through the search for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standards and the trace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clears the path of cultural facilities implementation,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al facilities,take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s a breakthrough,deepens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with the charm of Dengfeng,inherits and highlights the connotation of Dengfeng culture;combines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living circle and the standard of bas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this paper reasonably determines the cultural facilit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patial layout characteristics of of Dengfeng,and proposes the design guidance for cultural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Dengfeng City;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urban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31-0091-03
作者简介: 朱晓灿(1986-),女,河南安阳人,硕士,中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城市文化与风貌等。
标签:登封市论文; 公共文化设施论文; 城市特色论文;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