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滴定对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

强酸滴定对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

一、强酸滴定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1](2021)在《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将温室气体CO2选择性还原转换成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燃料是当前催化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利用电化学途径将CO2催化还原为C1或C2分子有机燃料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本文在玻璃碳电极基底上通过电化学沉积法与连续化学浴沉积法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氨基酸共聚物/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磷酸银@亚铁氰化银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以此为工作电极,重点研究了CO2的电催化还原行为,实验证实各修饰材料之间具有有效的协同电催化作用,能高效地将CO2电还原转化为液相有机产物。此外,在改进两步湿化学微波辅助消解法测定微量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COD index)快速估测CO2电催化还原的液相有机产物总量,为开发选择性电还原CO2为液相有机燃料的催化剂材料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快捷的实验新方案。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二氧化碳有效化利用的研究背景;(2)催化还原CO2的主要方法和途径;(3)电化学还原CO2的主要电催化剂类型;(4)微量有机物COD指数的新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5)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氨基酸共聚物/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无机银盐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在玻碳电极基底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和连续化学浴沉积法的制备氨基酸共聚物/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磷酸银@亚铁氰化银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该复合修饰电极上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此新型复合电极为工作电极,用CV法研究了CO2电催化还原的伏安行为。依次通入CO2气体和Ar气体至同一电解池中并分别测得预设电位处响应电流密度值的差别为控制参量,对新型复合修饰电极的各项制备实验条件进行了细致地优化。通过实验数据证实修饰电极上的各修饰材料成分之间能产生协同催化作用,在-1.50V处CO2电催化还原的有效电解电流密度值达到0.64 m A·cm-2,且经数十小时重复使用后其电催化性能保持不变,表明该复合修饰电极对CO2电还原具有较为稳定的电催化活性。第三部分:用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几种微量有机物的COD值本章中,借助于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方式,我们对测定微量有机物质COD值的两步湿化学消解电位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以挥发性较高的甲醇为探针物质,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含微摩尔级(μmol/L)易挥发有机物水样COD值测定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微波消解时间、氧化剂加入量、催化剂使用比例等实验参数对甲醇样品总消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4滴磷灰石/三氧化钨/氧化锆三元纳米粉末悬浊液为辅助消解助剂的前提下,再将两步湿化学消解液中各氧化剂与催化剂的比例关系调整为:n(KMn O4):n(Mn SO4)=6:1,n(KMn O4):n(K2Cr2O7)=3:2,n(K2Cr2O7):n(Cu2++Ag+)=2.5:1时,对模拟水样中甲醇的总消解率就可提升到98.7%,甲醇浓度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400μmol/L。此外,我们还用另几种有机物配制了模拟水样分别进行COD值测定,得到草酸、甲酸、乙酸等有机物浓度与其COD指数间工作曲线的线性拟合方程,也表明了这种低水平COD值测定方法可适用于估测水样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总量。第四部分:用COD指数法估测二氧化碳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新方法研究采用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作为工作电极,在持续通入CO2气体及搅拌条件下进行恒电位电解,对反应后的电解液取样检测,结合水相红外吸收光谱和用COD指数法对电解液中CO2电还原转化的液相产物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得COD值随着恒电位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施加较大负值的电解电位并不能一定增加液相有机产物的总量;水相红外光谱实验证据表明,在-1.3 V(vs.SCE)处电解时,CO2电还原转化为甲酸盐的效率较高。总之,改进后的COD指数测定方法完全能适用于CO2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估测。

胡少剑[2](2020)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高端合成基础油,酯类基础油因其高性能、多功能性及环保性而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含硫催化剂与碱洗精制工艺的使用,酯类基础油的传统生产方式往往引发产品硫含量超标、副产物过多、油品乳化、废水排放量大及设备腐蚀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关于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系统研究报道亦相对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绿色催化剂的研发,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与构效关系分析,以及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合成及精制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利用水热法合成了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采用压缩成型法制备出成型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模板剂与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催化剂不含硫、氮、磷及卤族元素,可在保持较高催化活性、较低成本及良好油剂分离的前提下实现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无害化与催化过程的绿色化。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是具有介孔结构的混合价态金属氧化物;虽然Zr4+的少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数量减少,但可通过提高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Sn2+分散度而增强催化活性;Zr4+的过量掺杂会导致催化剂由晶体结构转变为无定形结构、活性中心大量损失、表面疏水性减弱,使其催化活性大幅降低;催化剂成型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其孔径分布,增大其酸量及酸强度,并提高其热稳定性。通过拓展“官能团等活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并建立简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在难以获悉反应中间产物结构及组成的情况下研究了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官能团等活性理论”适用于寡聚反应及有多羟基寡聚物参与的非聚合反应;反应体系的高粘度及催化剂对有机酸的强吸附性会导致酯化反应首先主要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随分子扩散而逐渐发生在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因此反应级数出现由零级向二级阶跃的现象;高粘度的多羟基寡聚物、正庚酸酯及2-乙基己酸酯的适宜合成温度分别为160、170及180℃,采用梯度升温的加热方式,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羧基转化率可达97%以上。设计并合成了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与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其分别属于很高粘度指数(VHVI)与超高粘度指数(UHVI)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为降低环境污染及能耗,提高反应转化率,并防止产品氧化,在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合成过程中,用氮气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携水剂。油品基本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分别为141.51 mm2/s(40℃)、17.49 mm2/s(100℃)、136、-38℃、13.63 mg KOH/g和3,而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酸值及色度则分别为106.29mm2/s(40℃)、16.74 mm2/s(100℃)、172、-45℃、8.64 mg KOH/g和4。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具有更宽的粘度调节范围、更好的粘温性能及低温流动性,而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稳定性更高、色度与轻组分含量更低、分子量分布更集中。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原料相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主要遵循分子量效应,随分子量增大而线性升高;当合成原料不同时,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基本物性受分子量效应与构型效应的共同影响;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短时,影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构型效应,由奇数碳二元羧酸或支链一元醇合成的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分子的紧密排列,将降低酯基对烷基链的吸引作用,因而其粘度与倾点较小;当二元羧酸的碳链较长时,分子量效应对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基本物性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粘度与倾点随合成原料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采用两级分子蒸馏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进行精制,有效脱除了粗产品中的水、有机酸、半酯及低沸点酯等非理想组分,从而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并避免了产品乳化。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精制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开口闪点、酸值、色度、密度(20℃)及收率分别为238.79 mm2/s(40℃)、25.77 mm2/s(100℃)、138、-31℃、268℃、0.03 mg KOH/g、4、1.04 g/cm3和82.31 wt.%,可作为很高粘度指数、牌号为120BS的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使用。油品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精制产品的碳、氢、氧含量分别为65.36、9.75及24.89 wt.%;锡、锆元素含量分别为1.32、3.29μg/g;硫、氮含量几乎为0,表明锡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绿色催化合成,采用两级分子蒸馏技术可实现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粗产品的绿色精制。

郑全晖[3](2020)在《温敏型NaHCO3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烘焙食品制备过程中,面团膨发是最为关键的工艺操作单元。面团膨发主要通过加入膨松剂来实现。因为其高效、易用、价廉和安全等特点,故以Na HCO3为主的化学膨松剂在烘焙加工领域一直被广泛使用。但由于Na HCO3易与同时加入面团中的酸性成分迅速发生反应,提前释放CO2,膨发效果常常不理想。利用微胶囊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壁材,可以实现CO2缓释,改善面团膨发质量。本课题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和魔芋胶(KGM)这两种食品添加剂作为壁材,以Na HCO3作为芯材,采用相分离法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利用GMS的熔点在65℃的特性和KGM可形成不可逆凝胶特性,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该微胶囊作为膨松剂加入面团中,壁材可以在65℃的环境受热融化,同时利用KGM的凝胶特性,缓慢释放芯材Na HCO3,起到面团膨发的效果。主要的研究方法、试验结果与研究结论如下:1、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以GMS和KGM为壁材Na HCO3为芯材,采用相分离的方法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并确定制备工艺。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GMS从作为溶剂的无水乙醇中析出,并于KGM一起附着于Na HCO3颗粒表面,形成微胶囊囊壁。为确定最优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通过形态观察和测定包封率、释放率,研究样品理化性质,得出结果: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的最优工艺参数为GMS浓度为0.25 g/m L、GMS与KGM的质量比为4:2、芯壁比为1:4、加入饱和Na HCO3水溶液体积为30 m L。此参数下微胶囊样品包封率为68.28%,可以有效保护作为芯材的Na HCO3颗粒,防止Na HCO3颗粒与外界发生作用提前释放出CO2,实现了保护、缓释芯材的目的。2、不同壁材组分比例对温敏性Na HCO3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GMS和KGM为壁材Na HCO3为芯材,采用相分离的方法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通过改变壁材中GMS与KGM的质量比,制备含有不同壁材组分比例的Na HCO3微胶囊。通过测定不同壁材组分比例微胶囊的包封率、不同温度下芯材释放率、热力学曲线,及形态观察,研究壁材成分中GMS和KGM的不同质量比对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GMS/KGM的质量比为4:0、4:2、4:4、4:8的微胶囊包封率分别为67.14%、73.78%、60.79%、73.26%。发现GMS/KGM为4:0的微胶囊包封率小于GMS/KGM为4:2的微胶囊包封率,GMS/KGM为4:4的微胶囊包封率小于GMS/KGM为4:0、4:2、4:8的包封率。在65、80℃环境下,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的释放率明显高于35、50℃环境下的释放率。GMS/KGM为4:0、4:2的微胶囊DSC曲线在110℃附近出现负峰,而GMS/KGM为4:4、4:8的微胶囊DSC曲线在110℃附近没有明显负峰。说明壁材中含有少量的KGM有助于增加Na HCO3微胶囊的包封率,提高缓释能力。但壁材中KGM的含量较高会导致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的成型性变差,并丧失原有的缓释能力。低比例的KGM可以有效的保护和控制芯材的释放,但高比例的KGM则不会起到控制芯材释放的效果。3、加入不同体积饱和Na HCO3水溶液对温敏性Na HCO3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GMS和KGM为壁材,Na HCO3为芯材采用相分离的方法制备温敏型Na HCO3微胶囊,通过在制备过程加入不同体积的饱和Na HCO3水溶液,得到不同的温敏性Na HCO3微胶囊。通过测定Na HCO3微胶囊的包封率、不同温度下芯材释放率、与KH2PO4反应CO2释放率,以及热力学曲线,研究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体积饱和Na HCO3水溶液对温敏性Na HCO3微胶囊理化特性的影响。加入饱和Na HCO3水溶液体积为10、20、30、40 m L的微胶囊包封率分别为51.16%、52.66%、60.7%,55.33%,加入30 m L饱和Na HCO3水溶液微胶囊的包封率最高。在65、80℃环境下,加入不同体积饱和Na HCO3水溶液的微胶囊,释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35、50℃环境下的释放率。加入30、40 m L饱和Na HCO3水溶液微胶囊的DSC曲线,在110℃附近出现负峰;加入10、20 m L饱和Na HCO3水溶液微胶囊DSC曲线,在110℃附近未有明显负峰。加入不同体积饱和Na HCO3水溶液微胶囊与KH2PO3反应时,CO2的释放率随加入饱和Na HCO3水溶液体积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加入较多量饱和Na HCO3水溶液的微胶囊可以有效控制芯材释放,起到缓释的作用。微胶囊壁材均有在65℃下受热融化,释放芯材的特点,与设计思路相一致。

王欣[4](2019)在《石墨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技术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的研究及应用。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存在产率低、能耗高、操作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便捷、高效的绿色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羟基自由基(·OH)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特征为非选择性,基本可以与所有种类的物质发生反应,但·OH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浓度低,寿命短,不能连续生产等技术瓶颈问题。本论文从设计新型·OH的连续反应发生装置出发,首先制造出·OH的连续生产装置,并实现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试验参数的可控调节,然后将此装置成功地应用于由石墨剥离制备石墨烯工艺中,通过对制备参数的调优,制备出了高品质的石墨烯产物,收率最高达90%。并提出了·OH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作用机理;研究了·OH浓度产生的动力学规律,用于预测·OH浓度随反应过程条件因素变化的规律;并设计了·OH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的工艺流程,·OH剥离法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小(常压和室温),不污染环境等明显优点,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石墨烯批量制备过程的缺点,有望成为石墨烯便捷、高效的工业生产方法;为拓展所得石墨烯产物的应用领域,结合超声分散和表面活性剂组分优化,制备出了高浓度的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并设计了制备高浓度石墨烯分散液的过程流程。可膨胀石墨是石墨的一种重要衍生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针对目前可膨胀石墨的主要制备方法存在工艺复杂、需要使用强酸性试剂、反应过程对环境影响大、产物中含有腐蚀性元素等技术难点。本文首次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成功地由鳞片石墨制备出无硫可膨胀石墨,并对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可膨胀石墨的过程流程进行了设计。1.利用实验室自制的·OH连续产生装置,成功地实现了·OH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确定了剥离时间、氯化钠浓度、电流强度、石墨投加量,空气流量等对石墨剥离过程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得到最佳的剥离条件为:氯化钠浓度5.0%(w/w)、石墨用量4.0 g、剥离时间3 h、外加电流强度10 mA、空气流量1.0 L/h,此时石墨烯的收率为77.5%;通过TEM、Raman、XRD、FT-IR、AFM、XPS等表征所得石墨烯产物的形貌及结构。分析表明,剥离所得产物具有薄层石墨烯的特征,石墨烯产物层数为3层;所得石墨烯产物含碳元素82.2%,氧元素17.8%。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OH剥离石墨的过程机制为·OH的氧化与电流的协同作用,具体为:·OH的强氧化性,刻蚀石墨片层的边缘,打开晶格边缘层,·OH由边缘层插入石墨片层中,同时在电流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离子及·OH插层进入到石墨层间,两者的共同作用有效的增大了石墨层间距,导致片层之间的范德华力减弱,最终被剥离成石墨烯。2.通过对剥离过程不同电解质体系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对石墨烯产物层数的控制,得到最佳的剥离工艺参数为:鳞片石墨为原料、SDBS浓度10.0%(w/w)、石墨用量5.0 g、剥离时间3 h、外加电流强度10 mA、空气流量1.0 L/h,此时石墨烯的收率为90%。通过TEM、Raman、XRD、FT-IR、AFM、XPS等对所得石墨烯产物的形貌以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产物中碳含量为89.8%;氧含量为10.2%,表明所得的石墨烯产物无杂质,质量较好。并且得出了以NaOH、PVP、DTAB、NaCl和SDBS为电解质下,剥离所得石墨烯产物的层数分别为30层、20层、4层、3层和2层,并对所得的2层石墨烯产物进行了质量分析,同时对·OH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流程进行了设计。3.确定了连续装置中·OH浓度变化的动力学规律。·OH浓度的动力学规律符合如下模型方程:C(·OH)=0.0048+0.0008941+0.00162-0.0003743-0.00684-0.000069122-0.000035332+0.001842,且·OH浓度分别随着SDBS浓度、施加电流强度、石墨投加量、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先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随之减少。不同工艺参数对·OH浓度变化影响的强弱顺序为:SDBS浓度>空气流量>石墨投加量>施加电流强度。在SDBS浓度10.0%(w/w)、石墨投加量5.0 g、施加电流强度10 mA、空气流量1.0 L/h的条件下,·OH的最高浓度为7.98×10-3 mol/L。4.结合超声分散和表面活性剂组分优化设计,制备出了高浓度、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液。确定了分散剂种类及制备条件对石墨烯分散液质量的影响规律,优选出石墨烯分散液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分散剂SDBS浓度为5.0%(w/w)、石墨烯的投加量为0.25g、超声功率80%、超声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98g/L。此石墨烯分散液的稳定存在时间超过90天。5.首次通过机械力化学法成功地制备出无硫可膨胀石墨。研究了不同制备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不锈钢珠为球磨介质、球磨介质尺寸为直径6 mm、球磨时间4 h、球磨机转速500 r/min、分解温度200℃、分解时间4 h、原料石墨与NaHCO3的质量比为1:1,所得的可膨胀石墨产物的膨胀容积为142 mL/g。通过SEM、XRD、Raman等对所得可膨胀石墨样品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证。本工作对无硫可膨胀石墨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工业参考价值。

余志[5](2019)在《含铜类水滑石基催化剂结构调控及其5-HMF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2,5-二甲基呋喃(DMF)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质燃料,拥有比能量高、抗爆性能良好等优点,目前多通过生物质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MF)加氢制备DMF。5-HMF是多官能团化合物,由5-HMF高效获得DMF的关键是促进其C=O键和C-O键的加氢裂解,同时要抑制副反应C=C键的加氢。由于贵金属具有良好的活化氢能力,Pd、Rh、Pt、Ru等贵金属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被广泛研究,然而贵金属资源有限、价格昂贵,限制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将研究方向投向非贵金属催化剂,以期寻求性能优异、制备简单且造价低廉的替代品。Cu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Cu原子的d轨道布满电子,和C=C键之间存在更强的排斥作用,能抑制对C=C键的加氢,同时Cu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O键吸附活化能力。然而传统方法制备的Cu基催化剂在5-HMF加氢上存在C-O键活化能力差、活性组分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构筑一种活性组分高分散且C-O键加氢活性强化的Cu基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新兴的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其独特的晶格限域效应和层板金属的可调控性能让活性组分得到高分散。本文针对高分散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和C-O键加氢活性的强化,基于LDHs的晶格限域效应和层板金属的可调控性,同时利用Cu与ZnO之间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以稳定Cu+位点。本文采用LDHs前驱体法制备系列Cu/xZnO-A12O3催化剂,得到了具有稳定Cu+位点的高分散Cu基催化剂,并将Cu基催化剂用于以氢气作氢源的5-HMF的选择性加氢反应,通过XRD、XPS、XAES、原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金属价态、活性位点对不同官能团的吸附规律进行表征,考察Cu+-Cu0位点调控及其对5-HMF选择性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ZnO-Al203样品的催化性能最佳,在100%的5-HMF转化率下DMF选择性达到90.05%。Cu/ZnO-Al203的高活性归因于Cu与ZnO间的相互作用使得Cu+物种在反应体系中能够稳定存在。对于系列Cu基催化剂,Cu+位点起到了吸附活化C-O键的作用,Cu0位点起到了吸附活化C=O键及吸附解离氢的作用,只有在Cu+和Cu0物种的协同作用下才能达成5-HMF加氢的高活性和对DMF的高选择性。同时由于Cu+位点的存在,5-HMF上C-O键的加氢受到明显促进,改变了 5-HMF的加氢反应路径,从而产生大量中间产物5-甲基糠醛。本文在Cu/ZnO-Al2O3催化剂的基础上,引入第四种元素,制备了Cu/ZnZrAlOx催化剂,得到了高分散且具有丰富C-O键吸附位点的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以异丙醇作氢源的5-HMF选择性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u/ZnZrAlOx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在100%的5-HMF转化率下DMF选择性可达94.35%,其高活性归因于Zr02的引入一方面进一步提高Cu+位点数量,另一方面Zr02可作为吸附C-O键的吸附位点,载体上大量与Cu+位点毗邻的Zr02位点能吸附异丙醇,并为Cu+位点吸附的呋喃化合物供氢,因此进一步提高了 5-HMF的加氢活性。催化剂表面的Cu0位点对5-HMF分子的C-O键进行吸附并活化,Cu+位点或ZrO2位点对异丙醇分子进行吸附和活化。由于体系中存在大量的异丙醇,催化剂表面Cu+位点被异丙醇的C-O键占据,5-HMF的C=O键优先发生加氢反应产生中间产物5-甲基糠醛,使得反应体系只存在一条加氢反应路径。

刘芬[6](2019)在《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玻璃碳为基底材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并结合连续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一种CuInSe2/Ag3PO4@Ag IO4/GC新型复合光电极,这种具有多种材料间异质结结构的复合修饰光电极呈现出较高的光电催化稳定性,用可见光区光源照射时该电极对有机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降解能力。同时,对既有的两步微波辅助消解测定COD的方法作了改进试验,使它能适用于高盐有机染料废液样品分析和光电催化的实验研究工作。实验中,以60 W的白炽灯作为辐照光源,以吩噻嗪染料亚甲基蓝(MB)为探针分子,通过检测MB光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需氧量指数(COD)值和反应混合物的水相红外吸收光谱变化,对MB分子的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电催化脱色反应过程中,MB分子的吩噻嗪母核结构仅发生部分降解,但并未彻底矿化为无机物;再结合紫外和红外光谱实验证据,提出了一个可解释MB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本质的新机理。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CuInSe2/Ag3PO4@Ag IO4/GC复合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电催化性能研究以玻璃碳为基底材料,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并结合连续化学浴沉积法成功制备了一种CuInSe2/Ag3PO4@Ag IO4/GC新型复合光电极。通过实验优化得到制备Ag3PO4@Ag IO4复合膜的最佳料液比例,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多种材料间异质结结构的新型光电极,并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该光电极的表面形貌和复合修饰物进行了表征。以60 W的白炽灯泡作为可见光光源,用初始浓度0.050 mmol/L的MB溶液为测试液,对该复合光电极的光电化学特性以及光电催化性能进行实验评测,响应光电流值为0.47,光电降解60 min时MB总脱色率可以达到88.4%,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其光电催化性能保持不变,表明该复合光电极的光催化稳定性较好。第二部分:用两步湿化学微波消解法测定高盐有机染料废液的COD值采用高锰酸钾、硫酸高铈作为化学需氧量(COD)测定的主要氧化剂,结合微波辅助两步湿化学消解法对含高盐有机染料废液进行消解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对有机染料分子的总消解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高盐有机染料废液COD指数的快速测定方法。以添加硫酸盐和磷酸盐的亚甲基蓝为模拟试样,通过加入适量Ca(NO3)2以化学沉淀法消除SO42-和PO43-的影响后,对Ca(NO3)2的加入量、微波消解时间、消解液的酸碱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模拟试样中对MB染料分子的平均消解率可达到99.96%,测得化学需氧量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66.0 mg O2 L-1,R2=0.9999。此外,用该方法对同时含H2O2和MB染料的模拟高盐有机染料废液进行了验证性COD测定,测得其化学需氧量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60.0 mg O2 L-1,R2=0.9999,表明这种新方法完全适用于对高盐有机染料废液低水平COD指数的分析测定。第三部分:用COD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采用CuInSe2/Ag3PO4@Ag IO4/GC复合光电极对MB染料进行可见光光电催化降解,对降解反应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按上节提出的改进分析方法对MB光电催化反应进程中分时取出的电解液样品COD值进行了测定,再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应混合物的水相红外吸收光谱变化对亚甲基蓝的脱色反应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可见光辐照时间、强度和光电极受光面积的条件下,当光电极外加偏压为+0.61 V(vs.SCE),H2O2促进剂的初始浓度为0.42mmol/L,用浓度为0.15 mol/L的Na2SO4(p H=2.7)为支持电解质时,对0.050 mmol/L的MB测试样溶液光照反应45 min时其脱色率与矿化率的比值达到8.5,还发现伴随MB光电催化反应进行反应池内有少量有机沉淀产物生成,再结合其它光谱实验证据,我们推断出MB分子在光电脱色反应中其吩噻嗪母核结构仅发生了部分降解,并提出一个可解释MB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本质的新机理。

孟繁蓉[7](2019)在《香蕉茎秆多元醇液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多元醇液化技术将香蕉茎秆废弃物转变为富含活性基团羟基的液体产物,使其作为平台原料化合物,制备生物基可降解薄膜;同时采用水溶剂体系和绿色试剂从副产物液化残渣中提取纤维素、碳点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实现香蕉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香蕉茎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主要成分,并分别进行液化,跟踪香蕉茎秆液化过程中三大成分含量变化,建立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三种组分活化能大小顺序为: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非均相液化过程中多种反应并存;液化物为富含羟基或酚羟基的碳水化合物残基,分子量分布较宽。在溶剂:原料(液固比)5:1,催化剂1 mmol/g,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90 min时,香蕉茎秆液化残渣中纤维素含量最高达85.21%。(2)以多元醇液化物(LBP,羟值为246.52 mg KOH/g)为增塑剂,在硅溶胶和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二者协同体系中,具有疏水性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薄膜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分别提升425.79%和250.81%;以卡拉胶-聚乙烯醇(CG-PVA)为薄膜基体,添加K+促进大分子链相互螺旋聚集;采用等转化率法、伪组分模型法等计算方法分析CG-PVA/LBP/K复合膜热解动力学,致密的网络结构可增强薄膜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通过浸泡实验表明两种液化物基薄膜均具备可降解性。(3)以多元醇液化物作为引发剂,与ε-己内酯(CL)开环聚合反应,LBP与ε-CL比例为9:1(wt/wt)时,得到的液化物基聚己内酯多元醇(LBP-PCL)重均分子量为14251;以多元醇液化物作为交联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硬链段,自制和市售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多元醇为软链段,采用两步聚合法合成聚己内酯型聚氨酯。经FT-IR、13C NMR和GPC等表征分析跟踪复合薄膜的逐步扩链过程,经拉伸试验及DMA、TG和DSC等分析表明该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高弹态和热稳定性,其拉伸强度高达37.24 MPa,最大拉断伸长率可达638.83%,且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性能。(4)采用最佳液化条件下所得最高纤维素含量的液化残渣,利用TEMPO氧化法和酸解法成功地制备出残渣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和纳米晶体(CNC),CNF平均长度为332.3 nm,平均直径为5.9 nm;CNC平均长度为93.3 nm,平均直径为3.5 nm。(5)对残渣纤维素进行水热反应,利用酸性离子液体(S03H-IL)和PEG协同作用,制备出高产率、高荧光强度的碳点(CDs);其粒径分布为1-4.6 nm,且具有较强的荧光稳定性,可选择性地检测水溶液中的Cr(Ⅵ)。

章思怡[8](2018)在《多孔碳基固体酸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催化剂在现代化工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多种化学品制造。现代化工中用量最大的催化剂是硫酸,全世界每年需要消耗硫酸催化剂超1500万吨。但均相硫酸难分离,需要繁琐后处理,过程复杂且能耗高。固体酸易与反应体系分离,后处理简便,且可重复使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固体酸存在酸量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碳基固体酸制备过程简单,具有酸密度高、耐热及结构稳定等优点,但传统碳基固体酸比表面积小,表面极性高,传质阻力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提高其比表面成为热点,介孔碳材料被用于碳基固体酸制备,但该方法需使用昂贵介孔模板,且脱除复杂。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绿色高效方法制备多孔碳基固体酸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葡萄糖为碳源,NaHCO3为致孔剂,利用NaHCO3分解CO2和碳酸盐致孔,形成多孔碳中间体,再磺化制备多孔碳基固体酸。通过热重研究了葡萄糖和NaHCO3比例对碳化过程影响,优化了碳化条件;经磺化得到多孔碳基固体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镜等对材料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在优化条件下,材料比表面可达98 m2/g,对酯化和缩醛(酮)均表现了很高催化活性,反应转化率超90%。(2)采用ZnCl2熔盐法合成多孔碳基固体酸,在氯化锌熔盐离子热条件下,将葡萄糖、蔗糖、淀粉分别进行不完全碳化和磺化,制备了高比表面碳基固体酸材料。采用正交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材料结构和酸值影响,优化了固体酸合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比表面可高达1440 m2/g,对生物柴油反应表现了很高活性。(3)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了磁性多孔碳基固体酸材料。以壳聚糖为碳源,利用壳聚糖氨基保护磁性核,羟乙基磺酸为酸中心,与磁性氧化铁超声分散后进行一步水热碳化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碳基固体酸。磁性核赋予材料磁性,可进行简单磁性分离,碳壳层上的酸中心易与反应物接触,提高反应活性。合成的碳基固体酸酸值为1.1mmol/g,BET比表面积较传统碳基固体酸较高为116 m2/g。材料对疏水性的苯和十二烯烷基化反应表现很高催化活性,极大拓展了碳基固体酸应用范围。

徐宏祥[9](2015)在《有机废水的煤吸附净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吸附法广泛应用于焦化废水和含油废水等有机废水处理与回收工艺中,对水体颗粒物和难降解有机物都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吸附法的优点很多,但也存在成本高和产生底泥的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是研究过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煤是一种复杂的多孔介质,是天然吸附剂,且吸附后的煤可以继续作为原用途使用,其价值没有减少,本文提出将煤用于吸附处理工业有机废水,以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处理模拟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煤吸附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规律、吸附效率、吸附过程、吸附类型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据此提出了煤吸附净化法,并对其在焦化废水和含油废水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为煤吸附净化法的工艺开发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煤样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XRF、XRD、SEM、FTIR以及滴定法研究分析得到了三种煤样的元素组成、矿物组成、表面微观形貌特性以及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组成及含量;通过BEL全自动吸附仪测试,得到了三种煤样的比表面积、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等特性;同时研究得到了p H对煤比表面积的影响,利用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分析了煤的热稳定性。从煤的物化性质上证明了煤作为吸附剂的可行性。采用常规水质分析方法和GC/MS分析方法对焦化废水的常规指标、有机物组成及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废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是苯酚类,其次是喹啉类、吡啶类、吲哚类以及其他大分子稠环类物质。建立了静态吸附试验系统,确定了有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得到了煤样投加量、恒温振荡吸附时间、不同吸附质初始浓度、溶液p H值、温度等因素对溶液中单一大分子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和苯酚)去除的效果及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煤样对混合有机物溶液的吸附效果,不同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官能团及分子尺寸,在煤粉的孔隙中具有不同的吸附孔径和吸附点,有机物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其吸附效率顺序为喹啉>吲哚>吡啶>苯酚。考察了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大分子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和苯酚)的热力学特征。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Redlich-Peterson(R-P)和Dubinin-Radushkevich(D-R)五种等温吸附模型对三种煤样的等温吸附线做了拟合,并对拟合结果做了误差分析,得到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大分子有机物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R-P方程。以焦煤吸附喹啉为研究对象,计算其热力学函数ΔG°、ΔH°和ΔS°,其中△G°的值都小于0,得到其吸附过程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ΔH°=﹣21.27 KJ·mol-1,放热量在20.00 KJ·mol-1左右,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主要为物理吸附,在低温时有利于吸附过程;ΔS°=﹣66.48 K J·mol-1<0,表明分子被吸附到煤表面上以后运动受到限制,使吸附熵减小。考察了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大分子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和苯酚)的动力学特征。分别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部扩散模型和Bangham模型四种吸附动力模型对三种煤样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拟合曲线进行误差分析,得到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溶液中有机物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吸附的过程由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共同控制。吸附速率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成正相关。以焦煤吸附喹啉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其吸附活化能Ea=5.51 KJ·mol-1,其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且吸附活化能较小,吸附较易进行。建立了动态吸附试验系统,考察了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大分子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和苯酚)的动态吸附。研究了吸附质浓度、流速和吸附柱个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规律。以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喹啉为代表,建立了吸附柱吸附动力学数学模型,得到穿透曲线的计算公式,模型和公式可以较好研究分析焦煤吸附柱的动态吸附过程。研究对比分析了褐煤、焦煤和无烟煤吸附大分子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和苯酚)前后的FTIR、SEM、XPS图谱,测试了三种煤样的零电点和等电点,得到煤样吸附有机物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吸附形式,经过推理研究得到煤吸附有机物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煤吸附净化法,考察了煤吸附净化法在焦化废水和含油污水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到了煤吸附净化法在焦化废水和含油污水中应用的最佳条件,并对煤吸附净化法用于含油污水的吸附净化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到煤吸附油的吸附类型和吸附净化过程机理。

韩旭[10](2014)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的固渣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MSW)的排放量逐年增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困扰各地政府的环境难题。目前普遍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处理方法,其中焚烧法具有减容化、减量化、资源化等优点,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运用逐年增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毒性有机物(如二恶英)的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和固渣也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因此,消除剧毒物质二嗯英以及对烟气、固渣再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是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所在。针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固渣,通过原子荧光光谱确定其中无机物的组成,并折算成当量碱,在高温条件下,分别用水、稀酸和强酸萃取其中的碱资源用于中和酸性气体。结果表明,用水或者稀酸溶液可以萃取出其中0.78%的碱资源,而用强酸则能够萃取出2.46%。本文根据1吨垃圾产生150千克重量固渣为基准,按照垃圾焚烧现场测得的烟气数据,0.78%的碱能中和32.6%的强酸性气体,而2.46%的碱资源,则能中和所有的强酸性气体。在二嗯英的形成与控制方面,本文讨论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消除方法,然后列举了国内外垃圾焚烧的相关工业化装置。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生成的二嗯英,共有210种同类物,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二嗯英(2,3,7,8-TeCDD)毒性最强,它们对人体的巨大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畸、致癌、致染色体损伤等方面。由于二嗯英的高毒性和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没有研究机构成功合成二嗯英,亦无商业化样品可供研究。因此,本文利用量子力学Gaussian 03计算程序,应用从头计算法,在B3LYP/6-311++G**水平下对2,3,7,8-TeCDD的降解进行理论计算,对比C-H、C-Cl、C-O、C-C键断裂所需能量,在分子层次上对其降解步骤作出合理的预测与解释。综合分析,确定了Cl进攻是降2,3,7,8-TeCDD降解的最佳反应通道。

二、强酸滴定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酸滴定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催化加氢还原二氧化碳
    1.3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3.1 光催化原理
        1.3.2 影响光催化还原CO_2效率的主要因素
    1.4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4.1 电催化原理
        1.4.2 影响电催化还原CO_2效率的主要因素
    1.5 CO_2还原电催化剂的材料选择
        1.5.1 金属基电催化体系
        1.5.2 金属氧化物电催化体系
        1.5.3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电催化体系
    1.6 测定COD指数的新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
第2章 氨基酸共聚物/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无机银盐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上CO_2的电催化还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氨基酸共聚物/Nd(III)-Cy HMCPs/Ag_3PO_4@Ag_4Fe(CN)_6/GCE的制备过程
        2.2.3 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测试步骤
        2.2.4 恒电位电解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复合修饰电极表面的形貌表征
        2.3.2 复合修饰电极聚氨基酸层修饰条件的优化
        2.3.3 复合修饰电极修饰Nd(III)-Cy HMCPs层的实验条件优化
        2.3.4 复合修饰电极上Ag_3PO_4@Ag_4Fe(CN)_6无机盐修饰层制备条件的优化
        2.3.5 CO_2电催化还原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2.3.6 支持电解质浓度对CO_2电催化还原的影响
        2.3.7 CV扫描边界电位对CO_2电催化还原的影响
    2.4 结论
第3章 用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几种微量有机物的COD值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计算公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碱性消解环节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2 酸性消解环节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3 几种微量有机物COD值与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关系曲线
    3.4 结论
第4章 用COD指数法估测CO_2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电解液中CO_2电还原液相产物的水相红外吸收光谱测量步骤
        4.2.4 用COD值估算CO_2电解液相中总有机产物法拉第转化效率的理论公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解条件对CO_2电解液样品中COD值的测定影响
        4.3.2 电催化还原CO_2电解液样品的水相FT-IR光谱测试实验
    4.4 结论
    4.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市场与应用
        1.1.1 柴油机油基础油
        1.1.2 车辆传动设备油基础油
        1.1.3 工业润滑油基础油
        1.1.4 润滑油调和组分
        1.1.5 抗磨剂
    1.2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研究进展
        1.2.1 新戊基多元醇酯
        1.2.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1.2.3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
        1.2.4 小结
    1.3 酯类基础油合成原料的选择
        1.3.1 新戊基多元醇的选择
        1.3.2 二元羧酸的选择
        1.3.3 一元醇的选择
        1.3.4 一元羧酸的选择
    1.4 催化剂在酯类基础油合成中的应用
        1.4.1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
        1.4.2 杂多酸
        1.4.3 复合金属氧化物
        1.4.4 分子筛
        1.4.5 酸改性的活性炭
        1.4.6 脂肪酶
        1.4.7 小结
    1.5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1.5.1 氮气携水法
        1.5.2 减压法
        1.5.3 反应蒸馏法
        1.5.4 吸附法
        1.5.5 小结
    1.6 绿色分离技术在酯类基础油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1.6.1 分子蒸馏法
        1.6.2 吸附分离法
        1.6.3 氮气气提法
        1.6.4 小结
第2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合成机理分析
    2.1 催化剂设计
    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评价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2.2.3 催化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
    2.3 锡锆复合氧化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2.3.1 锡锆摩尔比的优化
        2.3.2 pH的优化
        2.3.3 沉淀剂的优化
        2.3.4 水热温度的优化
        2.3.5 水热时间的优化
        2.3.6 催化剂母液浓度的优化
        2.3.7 催化活性对比
    2.4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表征
        2.4.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2.4.2 XRD分析
        2.4.3 Raman spectra分析
        2.4.4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2.4.5 XPS与ICP-OES分析
        2.4.6 SEM分析
    2.5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机理分析
        2.5.1 合成机理分析
        2.5.2 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与表征
    3.1 锡锆复合氧化物的成型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成型方法
        3.1.3 评价方法
        3.1.4 成型条件考察
        3.1.5 成型方案优化
    3.2 成型催化剂的表征
        3.2.1 分析仪器、测试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
        3.2.2 XRD分析
        3.2.3 N_2 physisorption分析
        3.2.4 XPS与ICP-OES分析
        3.2.5 NH_3-TPD与Py-IR分析
        3.2.6 SEM分析
        3.2.7 DLS分析
        3.2.8 TG-DSC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合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试剂、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4.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4.1.2 实验步骤
        4.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4.2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1 第一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4.2.2 第二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4.3.1 成型催化剂用量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4.3.2 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4.3.3 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4.4 三羟甲基丙烷与戊二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4.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羧基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4.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4.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5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2-乙基己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5.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2-乙基己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5.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5.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6 第一步反应产物与正庚酸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6.1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正庚酸转化率和酸值的影响
        4.6.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6.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7 混合酸酯合成反应的转化率的估算
    4.8 反应历程及催化机理分析
    4.9 梯度升温实验
    4.10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研究
        4.10.1 失活机理分析
        4.10.2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1 实验装置、试剂、油品合成及性能测试方法
        5.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5.1.2 油品合成方法
        5.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5.2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物料配比优化
        5.2.1 正交试验设计
        5.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2.3 对比实验
    5.3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条件优化
        5.3.1 正交试验设计
        5.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3 合成方案优化
    5.4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5.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5.4.2 基本物性分析
        5.4.3 模拟蒸馏分析
        5.4.4 GPC分析
        5.4.5 ~(13)C-NMR分析
        5.4.6 ~1H-NMR分析
    5.5 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5.5.1 二元羧酸对桥联型新戊基多元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5.5.2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1 实验装置、试剂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6.1.1 实验装置与试剂
        6.1.2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6.2 探索性实验
        6.2.1 双酯型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分子构型设计
        6.2.2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方法
        6.2.3 双酯型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实验总结
        6.2.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探索
    6.3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合成条件的优化
        6.3.1 第一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6.3.2 第二步反应条件的优化
        6.3.3 氮气流量与搅拌速度的优化
        6.3.4 小结
    6.4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粗产品的性能分析
        6.4.1 分析仪器及测试条件
        6.4.2 基本物性分析
        6.4.3 GC-MS与模拟蒸馏分析
        6.4.4 GPC分析
        6.4.5 ~(13)C-NMR分析
        6.4.6 ~1H-NMR分析
    6.5 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的构效关系研究
        6.5.1 二元羧酸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6.5.2 一元醇对C类双酯型季戊四醇酯基本物性的影响
        6.5.3 增粘机理分析及构效关系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精制研究
    7.1 实验装置、试剂、精制步骤及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7.1.1 实验装置及试剂
        7.1.2 精制步骤
        7.1.3 油品性能测试方法
    7.2 分子蒸馏精制实验
    7.3 粗产品与精制产品的性能测试
        7.3.1 基本物性分析
        7.3.2 元素分析
        7.3.3 GPC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温敏型NaHCO3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烘焙食品加工中膨松剂研究概述
    1.2 微胶囊及其研究进展
    1.3 单硬脂酸甘油酯及其研究进展
    1.4 魔芋胶及其研究进展
    1.5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温敏型NaHCO_3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壁材组分对温敏性NaHCO_3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饱和NaHCO_3水溶液对NaHCO_3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石墨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石墨及石墨衍生物概述
    1.2 石墨衍生物简介
        1.2.1 石墨烯
        1.2.2 可膨胀石墨
        1.2.3 其他石墨衍生物
    1.3 羟基自由基概述
        1.3.1 羟基自由基的性质
        1.3.2 羟基自由基的典型制备方法
        1.3.3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1.3.4 羟基自由基的典型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自由基连续制备装置的设计
    2.1 目前自由基产生装置的进展分析
    2.2 自由基连续制备装置的设计原理
    2.3 自由基连续制备装置操作说明
    2.4 连续制备装置中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第三章 羟基自由基作用下石墨的剥离过程
    3.1 引言
    3.2 羟基自由基作用下石墨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过程
        3.2.1 原理
        3.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3 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
        3.2.4 表征分析方法
    3.3 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剥离时间
        3.3.2 氯化钠浓度
        3.3.3 石墨投加量
        3.3.4 电流强度
        3.3.5 空气流量
    3.4 石墨烯产物形貌分析表征
        3.4.1 SEM及 TEM表征
        3.4.2 XRD表征
        3.4.3 FT-IR表征
        3.4.4 Raman表征
        3.4.5 AFM表征
        3.4.6 XPS表征
    3.5 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机制研究
        3.5.1 不同石墨烯制备方法的对比
        3.5.2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石墨烯产物的表征分析
        3.5.3 羟基自由基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过程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电解质体系下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
    4.1 引言
    4.2 不同电解质体系下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2 不同电解质体系下羟基自由基剥离石墨的过程
    4.3 产物的表征分析方法
        4.3.1 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石墨烯产率
        4.3.2 产物表征分析方法
    4.4 不用电解质体系下石墨的剥离实验过程
    4.5 SDBS体系中石墨剥离的规律
        4.5.1 剥离时间
        4.5.2 SDBS浓度
        4.5.3 石墨加入量
        4.5.4 电流强度
        4.5.5 空气流量
        4.5.6 原料组成
        4.5.7 剥离的优化条件
    4.6 石墨烯产物形貌分析表征
        4.6.1 TEM表征
        4.6.2 XRD表征
        4.6.3 FT-IR表征
        4.6.4 Raman表征
        4.6.5 AFM表征
        4.6.6 XPS表征
    4.7 剥离次数对石墨烯产物质量的影响
    4.8 电解质的重复利用对石墨烯产物的影响
    4.9 石墨烯产物质量分析
    4.10 自由基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制备过程流程设计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续装置中羟基自由基浓度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和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3 羟基自由基浓度变化的动力学实验原理
    5.4 动力学实验过程
    5.5 羟基自由基浓度的测定方法
    5.6 羟基自由基浓度影响因素的动力学分析
        5.6.1 SDBS浓度
        5.6.2 电流强度
        5.6.3 石墨加入量
        5.6.4 空气流量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浓度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和试剂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试剂
    6.3 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原理
    6.4 石墨烯分散液制备过程
    6.5 石墨烯分散液的性质测定方法
        6.5.1 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石墨烯分散液浓度
        6.5.2 形貌表征及性能分析
    6.6 工艺条件对高浓度石墨烯分散液制备的影响
        6.6.1 不同分散剂下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过程
        6.6.2 制备条件对石墨烯分散液制备过程的影响
    6.7 石墨烯分散液的表征分析
        6.7.1 TEM表征
        6.7.2 稳定性分析
        6.7.3 粒径分布分析
        6.7.4 Zeta电位表征
    6.8 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过程流程设计
    6.9 石墨分散液的质量分析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机械力化学法由层状石墨制备可膨胀石墨
    7.1 引言
    7.2 实验仪器和试剂
        7.2.1 实验仪器
        7.2.2 实验试剂
    7.3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可膨胀石墨的反应原理
    7.4 可膨胀石墨的制备过程
    7.5 可膨胀石墨质量的分析方法
        7.5.1 膨胀容积的测定方法
        7.5.2 形貌及结构表征
    7.6 工艺条件对可膨胀石墨制备过程的影响
        7.6.1 球磨时间
        7.6.2 分解时间
        7.6.3 分解温度
        7.6.4 球磨转速
        7.6.5 石墨与插层剂的质量比
        7.6.6 球磨介质
        7.6.7 球磨介质尺寸
        7.6.8 球磨机型号
    7.7 可膨胀石墨产物的表征分析
        7.7.1 SEM表征
        7.7.2 XRD表征
        7.7.3 Raman表征
    7.8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无硫可膨胀石墨的过程流程设计
    7.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含铜类水滑石基催化剂结构调控及其5-HMF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源概述
        1.1.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源
        1.1.2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
        1.1.3 生物质能源的制备
    1.2 平台化合物5-HMF制DMF概述
        1.2.1 5-HMF制备DMF的反应路径
        1.2.2 5-HMF制备DMF的氢源
        1.2.3 5-HMF制备DMF的催化剂概述
        1.2.4 5-HMF制备DMF的催化剂结构
    1.3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简介
        1.3.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结构
        1.3.2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
        1.3.3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
        1.3.4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催化剂制备
        2.2.1 Cu/ZnO-Al_2O_3催化剂制备
        2.2.2 Cu/MgO-Al_2O_3和Cu-Ni/Al_2O_3催化剂制备
        2.2.3 富一价Cu/ZnO-Al_2O_3催化剂制备
        2.2.4 四元铜基催化剂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低温氮气吸脱附比表面分析(BET)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3.6 程序升温还原(TPR)
        2.3.7 程序升温脱附(TPD)
        2.3.8 表面Cu分散度测定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10 X射线俄歇电子能谱(XAES)
        2.3.11 原位红外光谱(FT-TR)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2.4.1 氢气作氢源的5-HMF加氢性能评价
        2.4.2 异丙醇作氢源的5-HMF加氢性能评价
第三章 基于LDHs前驱体法构筑Cu/ZnO-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加氢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3.2.1 铜基催化剂晶体结构表征
        3.2.2 铜基催化剂晶体形貌表征
    3.3 铜基催化剂性能评价
    3.4 铜基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分析
        3.4.1 TPR和H_2-TPD分析
        3.4.2 XPS和XAES分析
        3.4.3 原位红外分析
        3.4.4 Cu~+位点对C-O键解离的研究
        3.4.5 Cu~+-Cu~0位点协同作用研究
    3.5 Cu~0和Cu~+协同催化反应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ZnZrAlO_x双功能催化剂表界面结构调控及其在氢转移反应中作用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铜基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4.3 铜基催化剂性能评价
    4.4 铜基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分析
        4.4.1 TPR分析
        4.4.2 XPS和XAES分析
        4.4.3 原位红外分析
        4.4.4 异丙醇供氢催化作用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致谢
论文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6)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光氧化技术
        1.2.1 光催化技术
        1.2.1.1 光催化原理
        1.2.1.2 影响光催化效率的因素
        1.2.2 光电催化技术
        1.2.2.1 光电催化原理
        1.2.2.2 影响光电催化效率的因素
    1.3 光催化剂材料相结节的作用
        1.3.1 同质催化材料相结节的影响
        1.3.2 异质催化材料相结节的影响
    1.4 用光催化以及光电催化方法处理污水的相关研究进展
    1.5 用COD和 TOC指数法评价有机染料废水污染程度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CuInSe_2/Ag_3PO_4@AgIO_4/GC复合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CuInSe_2/Ag_3PO_4@AgIO_4/GC复合光电极的制备
        2.2.3 CuInSe_2/Ag_3PO_4@AgIO_4/GC复合光电极光电性质以及光电催化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InSe_2/Ag_3PO_4@AgIO_4/GC复合光电极表面的形貌表征
        2.3.2 复合光电极制备时玻璃碳基底改性条件的优化
        2.3.3 复合光电极制备时铜铟硒光催化层条件的优化
        2.3.4 复合光电极制备时Ag_3PO_4@AgIO_4 复合材料形成条件的优化
        2.3.5 光电极的光-电化学特性以及可见光光电催化活性评测
        2.3.6 CuInSe_2/Ag_3PO_4@AgIO_4/GC复合光电极的稳定性实验
    2.4 结论
第三章 用两步湿化学微波消解法测定高盐有机染料废液的COD值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硝酸钙加入量的优化
        3.3.2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2.1 消解时间的优化
        3.3.2.2 混合碱加入量的优化
        3.3.2.3 过硫酸钾加入量的优化
        3.3.3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3.1 消解时间的优化
        3.3.3.2 硫酸加入量的优化
        3.3.3.3 钨酸钾的加入量的优化
        3.3.4 滴定剂硫酸亚铁铵中硫酸加入量的优化
        3.3.5 高盐体系有机染料模拟废液COD指数测定的工作曲线
    3.4 结论
第四章 用COD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可见光光电催化亚甲基蓝脱色反应的基本反应条件的优化
        4.3.1.1 双氧水加入量的影响
        4.3.1.2 支持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4.3.1.3 支持电解质酸度的影响
        4.3.2 光电催化反应中亚甲基蓝脱色率与COD去除率的对比研究
        4.3.2.1 在光电极上施加偏压时的影响作用
        4.3.2.2 光辐照时间的影响作用
        4.3.3 亚甲基蓝光电催化脱色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4.3.4 亚甲基蓝光电催化脱色反应途径的推断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香蕉茎秆多元醇液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蕉茎秆原料的性质及资源化利用
        1.1.1 香蕉植物
        1.1.2 理化性质
        1.1.3 综合利用现状
    1.2 木质类生物质液化技术
        1.2.1 木质类生物质
        1.2.2 液化剂
        1.2.3 催化剂
        1.2.4 液化条件
        1.2.5 液化机理
    1.3 可降解生物基复合薄膜
        1.3.1 聚氨酯
        1.3.2 聚己内酯
        1.3.3 聚乙烯醇
        1.3.4 性能
    1.4 生物质基碳点
        1.4.1 性质
        1.4.2 合成方法
        1.4.3 应用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香蕉茎秆多元醇液化过程分析及液化产物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原料
        2.2.2 试剂及仪器
    2.3 原料成分分析
        2.3.1 灰分含量测定
        2.3.2 综纤维素含量测定
        2.3.3 纤维素含量测定
        2.3.4 木质素含量测定
    2.4 原料三大组分分离
        2.4.1 综纤维素分离
        2.4.2 纤维素分离
        2.4.3 半纤维素分离
        2.4.4 木质素分离
    2.5 原料及三大组分多元醇液化
    2.6 液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
    2.7 表征方法
        2.7.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7.2 X射线衍射测试
        2.7.3 热性能测试
        2.7.4 分子量分布测试
    2.8 结果与讨论
        2.8.1 成分分析及组分分离
        2.8.2 各组分液化过程与结构表征
        2.8.3 液化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蕉茎秆液化物基纳米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试剂
        3.2.1 原料
        3.2.2 试剂与仪器
    3.3 制备多元醇液化物
        3.3.1 酸值和羟值测定
    3.4 制备聚醋酸乙烯酯复合薄膜
        3.4.1 硅溶胶改性制备
        3.4.2 疏水改性制备
    3.5 制备卡拉胶-聚乙烯醇复合膜
        3.5.1 钾离子、钙离子改性制备
        3.5.2 复合薄膜热解动力学
    3.6 表征方法
        3.6.1 分子量分布测试
        3.6.2 气相色谱-质谱测试
        3.6.3 表面与截面形貌测试
        3.6.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3.6.5 机械性能测试
        3.6.6 接触角测试
        3.6.7 耐水性测试
        3.6.8 热性能测试
    3.7 液化物基聚醋酸乙烯酯复合薄膜
        3.7.1 液化物物理化学性质
        3.7.2 复合薄膜性能
        3.7.3 复合薄膜结构
        3.7.4 复合薄膜改性制备路径
    3.8 液化物基卡拉胶-聚乙烯醇复合膜
        3.8.1 力学性能
        3.8.2 复合薄膜结构
        3.8.3 热解动力学分析
        3.8.4 复合薄膜合成机理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蕉茎秆液化物基聚己内酯型聚氨酯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原料
        4.2.2 试剂及仪器
    4.3 制备多元醇液化物
    4.4 制备聚己内酯多元醇
    4.5 制备聚己内酯型聚氨酯
    4.6 表征方法
        4.6.1 分子量分布测试
        4.6.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4.6.3 表面与截面形貌测试
        4.6.4 热性能测试
        4.6.5 示差扫描量热测试
        4.6.6 动态热机械测试
        4.6.7 机械性能测试
        4.6.8 薄膜透光率测试
        4.6.9 X射线衍射测试
        4.6.10 接触角测试
    4.7 结果与讨论
        4.7.1 复合薄膜结构
        4.7.2 结晶度和热性能
        4.7.3 力学性能
        4.7.4 紫外吸收性能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化残渣基纳米纤维素及碳点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5.1 引言
    5.2 材料与试剂
        5.2.1 原料
        5.2.2 试剂及仪器
    5.3 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纳米晶体
        5.3.1 提取分离纤维素
        5.3.2 TEMPO氧化法
        5.3.3 酸解法
    5.4 纤维素基碳点
        5.4.1 合成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
        5.4.2 水热处理纤维素
        5.4.3 荧光量子产率测试
        5.4.4 Cr(Ⅵ)和抗坏血酸检测
    5.5 表征方法
        5.5.1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5.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5.5.3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
        5.5.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5.5.5 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
        5.5.6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测试
        5.5.7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
    5.6 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纳米晶体
        5.6.1 液化法分离提取纤维素
        5.6.2 结构表征
        5.6.3 纳米纤维素提取路径
    5.7 纤维素基碳点
        5.7.1 光学性质
        5.7.2 结构表征
        5.7.3 检测Cr(Ⅵ)和抗环血酸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多孔碳基固体酸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酸催化剂
    1.2 固体酸
        1.2.1 固体酸的定义
        1.2.2 固体酸的分类
        1.2.3 固体酸的研究进展
    1.3 碳基固体酸
        1.3.1 碳基固体酸的发展
        1.3.2 碳基固体酸的制备方法
        1.3.3 多孔碳基固体酸
    1.4 常见酸催化反应
        1.4.1 缩醛(酮)反应
        1.4.2 酯化反应
        1.4.3 烷基化反应
        1.4.4 生物柴油反应
    1.5 熔盐法
        1.5.1 熔盐法在材料制备中应用
        1.5.2 熔盐法的优点
    1.6 正交试验法
        1.6.1 正交试验的一些概念
        1.6.2 单指标正交试验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NaHCO_3致孔制备多孔碳基固体酸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NaHCO_3致孔剂合成多孔碳基固体酸
        2.2.3 催化剂表征
        2.2.4 催化缩醛(酮)、酯化反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的表征
        2.3.2 催化反应研究
        2.3.3 重用实验
    2.4 本章小结
3.ZnCl_2熔盐模板多孔碳基固体酸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ZnCl_2熔盐模板多孔碳基固体酸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缩醛(酮)反应
        3.2.5 酯化反应
        3.2.6 生物柴油反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化程序升温条件的确定
        3.3.2 熔盐比例的确定
        3.3.3 碳化温度的确定
        3.3.4 合成催化剂的原料、温度、比例正交试验
        3.3.5 碳化温度细化考察
        3.3.6 催化剂结构表征
        3.3.7 生物柴油反应催化剂性能表征
        3.3.8 重用实验
        3.3.9 与传统固体酸催化活性比较
    3.4 本章小结
4.一步法水热合成新型磁性固体酸
    4.1 引言
    4.2 新型磁性碳基固体酸合成原理
    4.3 实验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2 磁性碳基固体酸的合成
        4.3.3 催化剂的表征
        4.3.4 催化苯与1-十二烯的烷基化反应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新型磁性碳基固体酸的特性
        4.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4.4.3 扫描电镜(SEM)
        4.4.4 透射电镜(TEM)
        4.4.5 元素分析(EA)
        4.4.6 热重分析(TG)
        4.4.7 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表征
        4.4.8 磁性固体酸的重用活性
        4.4.9 不同酸催化剂的比较研究
    4.5 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9)有机废水的煤吸附净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变量注释表(续)
1 引言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焦化及含油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2.2 难降解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2.3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2.4 吸附理论概述
    2.5 难降解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煤的理化性质
    3.1 试验部分
    3.2 化学组成及微观形貌分析
    3.3 煤样表面含氧官能团分析
    3.4 煤的孔隙结构
    3.5 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焦化废水的理化性质
    4.1 试验部分
    4.2 常规水质分析
    4.3 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组成
    4.4 本章小结
5 煤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煤的吸附性能研究
    5.3 混合有机物的吸附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6.1 吸附热力学
    6.2 吸附动力学
    6.3 吸附热力学研究
    6.4 吸附动力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煤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
    7.1 实验部分
    7.2 煤的动态吸附
    7.3 动态吸附数学模拟与计算
    7.4 本章小结
8 煤吸附机理及特性研究
    8.1 实验部分
    8.2 煤吸附有机物的特性分析
    8.3 煤吸附有机物的净化机理
    8.4 本章小结
9 煤吸附净化法的应用
    9.1 煤吸附净化法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9.2 煤吸附净化法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的固渣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及来源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
        1.2.1 垃圾产量增长速度快
        1.2.2 垃圾成分复杂,结构变化快
    1.3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1.3.1 侵占土地
        1.3.2 污染水体、大气、土壤
        1.3.3 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1.4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概述
        1.4.1 填埋法
        1.4.2 堆肥法
        1.4.3 焚烧法
        1.4.4 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1.4.5 焚烧法将成为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流方法
    1.5 我国目前垃圾处理的现状
    1.6 垃圾焚烧-热解设备概述
        1.6.1 炉排炉技术
        1.6.2 流化床技术
第二章 垃圾固渣中无机物组成研究
    2.1 垃圾固渣成分分析和碱资源萃取实验
        2.1.1 试样与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第一批样品综合分析计算
        2.2.2 第二批样品综合分析计算
        2.2.3 第三批样品综合分析计算
    2.3 三组样品测试结果对比
    2.4 垃圾固渣碱液中和酸性气体计算
        2.4.1 利用炉渣中碱资源清洁烟道气的新工艺流程简介
        2.4.2 垃圾焚烧固渣中碱萃取酸性烟气计算
第三章 垃圾固渣中有机成分研究
    3.1 认识二恶英
        3.1.1 二恶英的分子结构以及理化性质
        3.1.2 二恶英的毒性
    3.2 生成机理理论研究
    3.3 炉渣与烟道灰中前驱体研究
        3.3.1 试样与仪器
        3.3.2 实验步骤
        3.3.3 垃圾焚烧炉故渣中浸出有机物测试分析
        3.3.4 垃圾焚烧炉烟灰中浸出有机物测试分析
    3.4 炉渣和烟道灰中二恶英的检测
        3.4.1 检测方法
        3.4.2 检测单位
        3.4.3 检测结果
第四章 二恶英降解过程研究
    4.1 消除二恶英的方法
        4.1.1 抑制二恶英生成
        4.1.2 二恶英热分解
        4.1.3 催化分解二恶英
    4.2 二恶英的降解过程研究
        4.2.1 量子化学简介
        4.2.2 计算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固渣碱资源萃取研究
        5.1.2 二恶英脱氯理论研究
    5.2 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四、强酸滴定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D]. 杨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粘度酯类基础油的构型设计及绿色合成研究[D]. 胡少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温敏型NaHCO3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郑全晖. 长江大学, 2020(02)
  • [4]石墨衍生物的绿色制备技术及应用[D]. 王欣.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 [5]含铜类水滑石基催化剂结构调控及其5-HMF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D]. 余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研究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电催化脱色反应机理[D]. 刘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香蕉茎秆多元醇液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D]. 孟繁蓉. 海南大学, 2019(06)
  • [8]多孔碳基固体酸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 章思怡. 绍兴文理学院, 2018(04)
  • [9]有机废水的煤吸附净化机理研究[D]. 徐宏祥.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3)
  • [10]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的固渣成分研究[D]. 韩旭. 南京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强酸滴定对NaHCO_3混合碱动力学影响误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