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论文_贺代玉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论文_贺代玉

贺代玉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医医院 441326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和方法探索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思考

引言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革,意味着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方面。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医疗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相关制度却不够健全,有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大的缺陷,存在权责不明等问题。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理念。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还要保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对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才能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在出现护理风险时,一定要追查原因,还要找出责任人,对事故进行妥善的处理。医院一定要提高管理的力度,在管理与监督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但是我国很多医院,由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医护人员相互推卸责任,找不出问题发生的原因,阻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2、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医院属于服务性机构,护理是一项技术难度比较高的工作,但是有的医院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不注重学习,影响了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有的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在护理的过程中,流程不够清晰,而且对患者不够关心,没有了解患者的需求,也没有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有的护理人员态度比较差,这容易引起医患之间的矛盾,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我国的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以及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新药药效越来越强,但是护理人员却没有掌握这些新知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很容易引起医疗事故,需要特别注意。另外,由于自身专业素养的缺乏,使护理人员出现操作上的一些失误,如误读医生的医嘱,致使病人用药出现差错,或者不按规定办事,不注重护理中的文字记录,对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予提前告知等等[1]。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和方法探索

1、健全细节管理机制,规范护理管理制度

管理者应该将培养员工的执行力、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力作为工作重心。护理部要对现有的护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滞后的制度不但起不了规范行为的作用,反而会阻碍发展。因此,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是保持护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手段。不管什么时候,护理工作都要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在制度的范畴内强化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护士长应制定适合本科室特点的规章制度,分解目标,细化流程,责任到人,将工作内容具体化、明确化、目标化,同时做到“三勤”,即勤问,勤讲,勤查,工作执行情况要勤问,安全措施要勤讲,工作质量要勤查,确保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做到防患于未然。

2、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采取医院内部培训和选派外出进修相结合,致力于提高医院义务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对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新老结合制度,让刚进入医院的医护人员尽快熟悉业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医院内部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交流活动,交流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交流护理的经验和心得,在实践中起到辅助作用。完善和规范护理人员的书写记录,妥善保管原始记录。

护理人员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人,是医院形象的代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与病人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在不断学习,结语经验的过程中自我反省,自我改进,不算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赢得患者的好评[2]。

3、建立预警制度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特殊病人进行特殊对待,在护理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反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同时,注意特殊时间对病人的护理。如某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医院人流量变大的情况下,保证在治疗高峰期对患者的护理不懈怠。营造良好环境,体现医院人性化服务医院环境布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病区环境的布置能体现出医院的文化以及工作态度。这也是细节管理所提倡的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宽敞明亮的办公场地和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都能带给人以舒心、恬静的感觉,能让患者对医院产生好感。这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因素。一些研究人员关注到日本医疗机构的细节管理,其中描述了温馨的就医氛围、鲜明的路标指示、周到的便民设施,无障碍的设计理念融合到院内几乎所有的道路中,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4、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

任何一项巨大的工程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护理工作也是如此。只要将操作流程与细小环节紧密联系,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章可依,每个细节都有制度为参照,那么整个护理工作就会优质、高效,就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

4.1遵循首因效应,改进入院流程。研究表明,人对外界事物印象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初次信息往往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信息参照。笔者的做法是:尽量在病人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树立良好的院内形象,具体做法很多。例如病区入口处设立接诊台,对新入院的患者多关心、留意,让座、送水,嘘寒问暖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微笑服务可以将这个效果最大化。

4.2细化护理流程,明确护理质量目标。比如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和出院后的各个环节,都应流程化,使护理人员更具操作性。管理者要从细节中发现护理工作流程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进,将细节管理用于护理流程,把护理操作拆分为多个细节,强化细节管理,做到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把护理工作做细、做准、做精,确保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3]。

4.3发挥护理标识在细节管理中的作用。一些研究人员运用细节管理理念对护理标识进行分析、归类,制作了药物警示标识、分级护理标识、提示标识、预防意外标识、温馨标识语等。经过临床实践,与之前比较,药物差错事故发生频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不慎跌倒的情况较之前下降了1/3,患者满意度呈现上升态势,达到97%,较以前提升了6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雷玉彬.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3(02):5-6.

[2]彭淑芬.浅谈我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13(02):163-165.

[3]杨珍,张宝珍,曾玉.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安全管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3(26):5461-5463.

论文作者:贺代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论文_贺代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