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陈亚英

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陈亚英

(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现在我国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基础教育已基本达成共识,其目的都是为了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社区医院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社区资源整合不足,教育途径和内容单一,社区医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和研究与社会发展极不同步等状况。本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讨论,进一步地为社区医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区医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344-02

社区医院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史以社区医院为单位,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心理动力和生命潜能,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就目前来看,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老师、各级领导各级疾控部门都能认识到心理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具有科学性,技术性,经常性和思想性的教育工作。很多学校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学生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中心,大部分学校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定期的普查。这些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有些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因为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对一些具体问题在理论上认识的不够清楚,导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导致教学工作可能会误入歧途,还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开展。

1.目前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认识不清

(1)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社区医院较少,或者没有专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科,由防保科健康教育专线人员承担。而防保科的健康教育专责人员大多数为公共卫生专业医生,较少心理专科临床医生。

(2)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足,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均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解,参与积极性低。

(3)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上有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深入的把心理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聘请一些没有心理学专业和相关知识的老师来当作心理学的辅导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儿戏。更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咨询工作和心里咨询的老师作为情绪爆发后的事后处理机构,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般的卫生学习知识。而由于领导的认知跟不上,或者认知上有误区只出现了“三无”和“三不”的现象,所谓三无现象就是无专职咨询人员,无专项经费,无咨询服务机构,所谓“三不”现象就是机构挂靠不明确,权利责任不明,咨询人员定位不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是由于在建设活动经费,组织管理,人员编定,办公设备条件建设等具体问题上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1]

1.2 心理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不够理想

(1)社区医院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而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作为咨询和团体辅导的主要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医生们应该改变中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课堂模式,改变传统的课程化,成人化,知识化的教学模式。把简单生硬的说教和生搬硬套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以学生为主,自由化,创新化的课堂。

(2)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大多数都是传染病或者单纯的生理保健体系,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网络有待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力量等之间缺乏合力,各种资源难以发挥整合效应。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研究

2.1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建设[2]

(1)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必须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立法,政府投资和宏观调控,制定各种法案、制度等硬性措施,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至少配备一名专职负责人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统筹规划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2)学校教育工作有成效的关键就在于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在学校建设反应灵活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反应、积极救助、咨询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等。

2.2 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

(1)通过开展成长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社区适应能力、压力应对能力和心理弹性,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加强亲子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人际沟通,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教育,保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3]

(2)通过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服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固定宣传栏的建设等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科学对待,积极求助。

(3)鼓励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平常的实际教学当中老师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可能学生由于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在课堂上无法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变化,无法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导致教师未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而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课程辅导。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学生敞开心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了解学生的生活当中的问题并帮助其找出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温暖,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共同交流的场所,不单单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与老师要展开积极的互动,这样才能够进入学生的生活,进入其心灵世界。[4]

3.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医生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生的情感动态和思维形态上有具体的掌握,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结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塑造品行,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和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邵转霞,安爱军.摭谈影响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因素及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7(34):81-82.

[2]杨力,盛玉昌.信息化背景下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3):253-254.

[3]王健慧.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04):30-32.

[4]路洁,刘俊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04):247-248.

论文作者:陈亚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社区医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陈亚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