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马延忠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马延忠

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10012

摘要: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应是未来水利工程的主流发展方向,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生态理念融合能力,在水利工程根本效用良好实现的基础上,从理念融入、水资源环境调查、河道设计、水利堤岸设计、水利设计人员培养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能力,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国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贡献自身的微薄力量。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设计;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项目。因此只有做好生态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生态理念概述及作用

1.1生态理念概念

生态理念主要指人类保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促进生态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观念。其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优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生态理念涉及多个领域。在诸多领域中合理应用生态理念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之中,可全面推动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水平与自然灾害保护、水力发电效率和农业灌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可缓解甚至解决水利建设中生态破坏的问题,其还可修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而有效减少水利建设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最后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而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生态理念下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以生态理念为基础的水利工程设计要求更为严格,在设计中需要充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另外还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其在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方面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足,并导致生态水利设计与传统水利工程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2.1设计中未采用科学的生态设计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北方地区年降雨量少,一但形成破坏,自然恢复时间较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此满足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生态水利设计标准,在设计中没有应用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法,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也缺乏设计和建设的依据。其中,不重视生态水利建设就是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这也使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且生态水利建设也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2生态水利与传统水利无法协调统一

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为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建设基础,然而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生态水利与传统水利无法协调统一。由于新工程的建设就会对旧工程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新工程的设计理念与旧工程的外观结构无法协调等等,都无法最终实现协调统一,满足生态发展需求。

2.3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对于当地的区域特点缺乏全面充分了解,导致生态理念与设计理念不够协调统一,导致生态水利的设计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此外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相关规范制度,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无法满足实现生态设计理念。再加上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对于生态理念的认知非常缺乏,因此无法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水利设计人员生态意识薄弱

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也充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片面关注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对周边的环境构成了较为明显的破坏。对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完成生态修复,而这就加大了生态保护的成本。此外,当前,也存在工程设计没有结合当地的水文材料和历史发展概况的情况,且对资料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控水域变化的基本规律,对设计的效果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中

设计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时,应将生态理念贯穿至工程设计全程,让水利工程的每一个建设流程都有生态理念的影子。另外,设计人员应当以创新的手法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确保工程设计方案具有时代性与合理性,使水利工程真正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2从当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出发,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设计时,不仅应当对农业灌溉、人民生活等方面加以考虑,还应该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做好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保护与环境绿化工作。然而,要做到上述所说的两点,设计人员就应当充分了解沿途或周边的工程建设状况、水文环境和水资源流动规律,在较好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达到生态水利的环境保护目的。

3.3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从本质上来说,其还是一种水利工程,因此在对其进行建设时,应当从传统水利工程的工程学理论与建设技术出发,在合理设计以保障科学施工的前提下,将生态理念渗入其中,并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现状,进行水质优化与水量配置。如在对原有水利工程进行河道改造时,需要建造蓄水大坝,不免会出现沙尘暴、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对人类生存与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此类施工中,应当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在对问题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工程施工方案,且应使该方案完全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并从施工管理上着力,对河道改造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施工方案能够被执行。一般情况下,河道周围改造的主要方面是周边绿化与岸边保护等,且应保证在工程改造施工后,河道能够通畅运行。

3.4生态水利工程堤岸设计

堤岸建设是一项必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该过程也应当遵循生态理念。首先,应分析评估当地或周边的经济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充分了解周边生态环境的现状。通常情况下,堤岸工程建设一种基本标准就是在保障工程使用效果与施工期限的基础上,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其次,堤岸建设的前期设计时,就应当对周边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展开全面调查,为工程设计准备大量素材,在安全与保质的基础上,使生态理念更好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展现。

3.5提升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要想让水利工程设计有着较优越的环保效益与使用效益,应当提升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且在对应的技能或思想培训中,还应当注重生态理念的形成和应用。具体的培训形式可为专家指导与讲座,同时应当使用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人员开展培训,通过长期系统培训,打造一支施工技能科学、施工理念先进的现代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精英队伍。

4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与分析我们可以获知,现如今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走出传统设计原则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推进我国民生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瀚.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3502.

[2]李岩松.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述[J].区域治理,2018(34):220.

论文作者:马延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马延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