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论文_汪红霞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论文_汪红霞

汪红霞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 甘肃 张掖 7342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YZB型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一些技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为抢救危重患儿,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350-02

伴随独生子女的普遍性和社会需求的必然性,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期望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许多家长的娇生惯养,孩子受不得丝毫委屈,但生病住院又少不了扎针输液。因此,为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儿扎针输液的痛苦,我科引进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YZB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产品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且不易穿破血管,受到众多儿科护理工作者的追捧。我科在实践操作中改进了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受到了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共1615例,我们对356例进行对比观察,采用按病种:新生儿上感59例,新生儿窒息50例,高胆红素血症79例,早产儿25例,小儿肺炎83例,过敏性紫癜20例,腹泻40例。其中男孩200例,女孩156例,年龄最小1天,最大10岁。

1.2 治疗方法

(1)两人操作,家属配合固定好患儿的头部,按照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规程消毒后,剃除进针部位约5cm范围内的毛发,用0.2%的碘伏消毒后待干,消毒范围以6×8㎝为宜,尽量选择较粗而直的静脉,用输液器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丫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针头不要全部进入,等流入部分液体后再进针。

(2)排尽留置针导管内的空气,然后用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以防脱出,再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再选择血管,用手指压迫血管,区分动脉、静脉,有搏动者为动脉,无搏动者为静脉,易压瘪,不易滑动。

(3)再次消毒后待干,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然后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慢慢刺入,进针角度以10度~15度为宜,见回血后再缓缓进针2~3mm,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操作者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外套管全部被送入血管内。

(4)送管时要及时,动作要轻、稳、快,并防治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坏血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用上海明尼苏打矿业制造公司生产的3M透明敷料胶布固定,针尾及丫型管处向下挽一下,再用细长的长胶布将针头下方塑型固定,将延长管反折后固定,再用弹力胶布固定,上面写上穿刺者的姓名、穿刺时间、年月日。

(5)输液完毕,用2-3毫升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5-10 毫升封管。次日输液时,用碘伏棉签消毒肝素帽,用生理盐水自肝素帽处缓慢推注,有回血时应弃去,以防血栓,然后连接输液器头皮针即可。

2.注意事项

2.1 护士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熟练实施静脉穿刺要领,合理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如小儿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等。避免弯曲、细小的血管,对于粗大充盈的血管,在见到回血后应顺血管再进入2~3mm,然后再送入套管。

2.2 还有一种套管针,我们俗称小飞机,在见到回血后应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也就是双翼,用拇指直接将外套管轻轻推入血管,然后,立即用左手食指按压血管上方,以防回血流出,迅速接上事先准备好的充满生理盐水的肝素帽,用3M胶贴粘好,连接输液器针头即可,此套管针不需要封管。

2.3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应合理固定3M胶贴。应从穿刺点压下塑型后向四周轻压胶贴,然后从框架结构切口处揭除边筐,边揭边轻压贴膜,使贴膜均匀粘贴在针翼两侧,再将延长管反折固定高于穿刺点,以防静脉压高回血返流至延长管。再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签名。

(4)值得注意的是留置针封管时应推一下停一下,使之在血管内形成一种漩涡。防止推注速度过快,这样可避免一些较细的小血管破裂,患儿也不会有疼痛感。

2.5 由于小儿好动、血管较细、弯曲较多、不易合作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易失败。为避免失误,可以两人操作,或嘱家属固定好患儿的头部,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要领和技巧,动作要轻、稳、快,使整个操作过程尽量达到100%成功。

2.6 穿刺者不但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度集中的工作责任心,镇定自若的情绪。并应用赏识激励法,在与患儿交谈的过程中,顺利完成穿刺。由于小儿血管细小,静脉穿刺回血不明显,在穿刺前将头皮针连接一抽好注射用水的注射器(5ml),一人操作,一人抽回血,穿刺成功后再将针头与输液器连接好。

2.7 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摆好患儿体位、掌握好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进针角度以10度~15度为宜,见回血后再缓缓进针2~3mm,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

3.讨论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常用、技术性很强的重要操作技术,也是护士的基本功。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体现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满意度、信任度。小儿头皮静脉有体位舒适、不影响其他治疗、护理,便于保暖、易固定的特点。改进留置针的操作技巧及固定方法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留置时间延长,可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恐惧,有利于保护血管,还可以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也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夏飞.小儿头皮静脉两种穿刺法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2005,(01):16-18.

[2] 丁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08):32-35.

[3] 张斌.小儿静脉穿刺[J].农村医药报(汉),2007,06:25-27.

论文作者:汪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  ;  ;  ;  ;  ;  ;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论文_汪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