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周晓平

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周晓平

浙江恒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渗漏现象是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尤其是在工民建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屋面、墙身及地下室漏水等渗漏现象,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分析了工民建渗漏的现象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渗漏技术及施工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防渗漏

一、引言

渗漏是建筑工程中主要的功能性质量通病之一,它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大大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年限,同时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建筑工程中的渗漏根据产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墙体裂缝渗漏、屋面渗漏、厨房及卫生间渗漏、地下室渗漏等。而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有:施工操作未遵循相关规范,致使屋面防水层出现裂缝、空鼓、皱折等现象,削弱了面层的防水作用,从而引起渗漏;混凝土密实度低,抗渗漏能力差,一旦地面出现积水就会造成渗漏;防水层高度不够产生的渗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墙体裂缝产生大的渗漏。以下对不同部分的渗漏及相应的防渗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二、外墙面的防渗

外墙面渗漏一般产生于结构与外墙粉刷施工中控制不严的工序和环节。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小砌块的渗漏

(1)严禁养护龄不达28d或以上的小砌块进场,因为小砌块具有干收缩性较大的重要特征,以此避免砌块上墙后产生收缩裂缝而造成墙面渗水。

(2)进场后的小砌块必须采取遮雨防潮措施,避免小砌块因受潮而产生膨胀和日后干缩的现象,因而引起砌筑后容易造成墙体裂缝。

(3)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控制砂浆的配比与搅拌质量。

(4)禁止小砌块与其他墙体材料混砌,以预防引起墙体裂缝与影响砌体强度,避免发生线膨胀值不一致而引起的墙体裂缝。控制小砌块每天的砌筑速度,规定小砌块墙体每天的砌筑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这是减少墙体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

2、防止混凝土墙板的渗漏

(1)每一楼层的外墙模板应一次配置到楼面以上100mm处,使楼层平台与外墙翻口混凝土同时浇捣,以防止楼层接搓处外模漏浆导致该部位的混凝土疏松而渗水。

(2)浇捣位于墙板筋部位的混凝土时,应采用若干短头钢筋与板筋焊接作为限位筋,以此控制板面混凝土标高,并有利于加固墙模,预防墙板混凝土“烂根”。

(3)在封模前凿除施工缝处浮浆及疏松混凝土,再用空压机高压力清洗,以保证新浇混凝土的接缝紧密。

(4)根据气温及泵送高度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坍落度。商品混凝土进入工地后不准擅自加水。

(5)混凝土浇捣后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养护,一般在浇捣后的12h内进行充分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防治混凝土因温差而产生裂缝。

三、屋面渗漏的防渗透技术

1、保证屋面板施工质量

房屋的最上部结构即屋面防水工程,起着防水防漏的作用,兼有承重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工程施工一旦有所忽视必将造成渗漏。屋面渗漏主要表现为天沟漏水,檐沟漏水、出气孔管道漏水和落水口处漏水。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根据实施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温湿度以及建筑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温度卷材及防水防漏材料,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及业主需求。且卷材、涂料等不同的防水材料需要按不同的规范要求施工。

(2)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应延续而无间断,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造成渗漏隐患。另外钢筋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漏浆、露筋现象,保证屋面板施工质量。

(3)找平层作为屋面防水的最基本保证。必须具有较好的刚度、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另外还应具有合适的坡度,避免形成积水渗漏。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必须预留分隔缝并合理设置分隔缝的间距。为了提高其防渗性,施工前应对屋面基层进行认真清洁,并进行洒水润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防水层施工前对屋面和天沟檐沟的基层进行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其平整,密实,不易形成积水,产生渗漏。防水防漏工程施工完成后还要认真做好后期保养护理工作,如严禁在其上放置重物,焊接管道与避雷设施等作业,以保证防水外墙面防渗漏工程的有效使用。

2、保温层的施工要求

含水量过大的保温层会造成防水层起鼓、开裂而失去防水作用。为此保温层内应接轴线方向正确设置兼作排水方向的分仓缝。分仓缝宽度为50mm,纵横贯通,形成通气网络,并与出屋面的透气管相连通。透气管设置在分仓缝的每一十字交叉处,且透气管的出口距屋面的距离应大于25cm。根据规范要求,保温层的每仓分隔面积应小于36m2,即每边长度小于6m。保温材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及水泥沥青珍珠岩板等低吸水材料,这将有利于提高屋面的保温防水性能。

3、防水层的施工要求

防水层施工前对屋面和天沟的基层(或找平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平整、清洁、干燥(不起砂)以及排水畅通不积水,角部处理正确。卷材、涂料等不同的防水材料需要按不同的规范要求施工:(1)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向上翻至沟外檐顶部,收头应固定密封;(2)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3)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变形缝内应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4)伸出屋面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或高度不应小于300mm,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填严。

防水施工完工后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可在防水层处放置标识指示,严禁在其上放重物或进行拌制砂裂、焊接管道与避留带等作业,以预防破坏防水层,从而损坏防渗漏工程。

四、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

确保厨卫地面高度低于客厅卧室地面50mm,在结构施工时作出高差,并按规定起坡(1%),地漏口低于相邻地平面不少于10mm;厨卫墙体1.8m以下内抹灰加入适量防水粉;烟道及穿楼板管道封堵均采用细石混凝土加微膨胀剂,周边先凿毛并清洗干净,再支撑模板,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管道四周200mm范围内由管边向外适当找坡;厨卫地面防水施工前应对结构进行试水,如有渗漏须找出源头,进行处理。直至不渗水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防水涂膜,厨房在墙根部上翻300mm,楼层卫生间上翻到顶。

五、地下室防渗漏

1、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缝的变形是整个地下工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都是变形缝,其材料延伸性能、老化以及物理性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所以为了加强变形缝防治,必须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并在安装前仔细检查其有无缺陷,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止水带的安装质量。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而变形。

2、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防治措施

混凝土产生渗漏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水泥标号的错误选取而产生,所以在标号选取的时候,必须使得其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3~2.0左右。

3、施工过程中连接缝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层,容易出现松动的水泥薄膜及脱节的混凝土层,对于这种情况,应对相关物质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施工前,首先铺设一层与混凝土等级接近的水泥砂浆,这样便于连接缝的结合。当浇注底板混凝土时,在墙体与地板之间设置连接缝时必须设置在墙体上,而且设置位置必须比地面高出300mm以上。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防渗漏是一个复杂和渐进的过程,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对其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管,还要对渗漏发生的情况、条件、危害等有全面的了解。由于建筑是工业和民用的建筑,因此一旦发生渗漏情况,造成的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目前,关于渗漏破坏建筑的完整性和管道设备的完好性已经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建筑筑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给物业管理带来麻烦,还会给维修人员带来麻烦,因此只有努力提高我国的建筑防渗漏技术和整体水平,才能够有效的防止建筑发生渗漏。国内的建筑工程技术设计单位和研究单位,要加强对建筑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从而对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项民生,建筑工程中关于防渗漏技术探究[M].科技创新,2012.

[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论文作者:周晓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周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