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人文忧患_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的人文忧患_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的人文忧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思论文,网络文化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立足于科技相对应的人文视角,立足现实的具体的网络生活实践,从宏观的角度看, 目前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下几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文化贫富差距”正在拉大

在经济势力、社会控制、文化水平、人的心理等多重作用下,一个国家、地区、民族 ,乃至不同的人的信息化水平、或占有网络资源的能力是不平衡的,事实上存在着所谓 “数字鸿沟”。由于这种不平衡或“数字鸿沟”,“文化贫富差距”有可能拉大,穷国 、穷人、弱势群体(老人、妇女等)的文化权利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众所周知,网络社会是以电脑、因特网等高技术为基本技术支撑的,而经济上的不平 等、技术上的不平等是一个普遍的基本的事实。尽管因特网是人们自主地互联建设起来 的,尽管网络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是“全民原则”,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达到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人占有、利用信息资源的平等化,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仅仅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就能实现的事。实际上,主要由于经济上的差距,世界的电脑普及程 度、网络化程度、信息化水平是极不均衡的,目前占世界人口16%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 0%的网络主机。由于电脑、因特网只在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普及,并且联结的主要是一些 大城市、大公司、政府机构,在线的仅仅只是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因而,人们占有 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人们从事网络文化活动的机会是极不平等的,在国与国之间、地区 与地区之间、不同的人之间,信息贫富差距已经或正在拉大,“信息穷国”和“信息富 国”、“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已经出现,并且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贫者愈 贫、富者愈富”。而且,在残酷的国际生存竞争、市场竞争、文化竞争中,一些发达国 家、企业对某些信息资源进行垄断,对创新成果进行封锁,网上未加密的信息大多是一 些消费性的、过时的信息,“数字鸿沟”被越掘越宽,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可能永远 处于“发展”与追赶中。

尽管从操作的角度看,电脑、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友善、轻松、人性化,但其 实际的可接受程度却因年龄、性别、职业、智力、文化素养、以及心理因素等不同而呈 现出显著的差异。对于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患有“技术恐惧症”的中老年人,对于所谓与 技术“格格不入”的妇女,对于那些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文盲”,要真正“驯服”电 脑、掌握网络技术,仍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会使他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感到工作、生 活的巨大压力,更不用说文化上相对奢侈的享受与提高了。

因此,信息社会应该为它的全体公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部分技术上发达、经济上富 裕的人服务。如果不能做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全民化、普及化,如果信息占有和利用 的能力被垄断或主导,甚至将信息高速公路变成昂贵的、专有的“信息高速私路”,那 么对“信息边远地区”、“信息穷人”将是极不公平的,网络上的“文化沙漠”可能在 一些地区成为现实,失去竞争能力的“网络文盲”可能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二、文化的消费与生产失衡

网络具有“后现代”色彩,似乎与消费性文化有不解之缘。目前的网络文化大多是即 时性的、消费性的,而批判性的、原创性的、个性化的文化精品比例还极小。

网络革命使信息技术、文化资源从少数专业人员手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大众使用的工 具。网络奉行“大狗叫,小狗也叫”,“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 的权利”,这使普通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但其结果,却促使网络文化出 现高度“消费化”:为了满足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直接的需要,大量即时性、实用性 的“世俗文化”、“大众文化”甚至“泡沫文化”充斥于网络。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这 类文化常常出于商业动机,不惜曲意迎合某些低俗趣味,甚至有意引导大众文化趣味走 向片面的反理性、反传统、反道德、反主流倾向。一些毫无科学性、艺术性可言,矫揉 造作,无病呻吟,病态宣泄,以怪、奇、娇、俗、鄙为荣的东西纷纷上网;缺乏新意的 “信息爆炸”,送来了大量鱼龙混杂、未分类、未加工的信息,以及大量低水平重复的 信息,使人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难以从信息革命中受益。而真正站在时代前沿的 批判性、创新性的文化精品在网上则反映不够,代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高雅、健 康文化情趣的作品,在网上往往乏人问津(当然,这与此类作品不了解大众文化心理, 脱离大众文化趣味,“冷冰冰”、“高处不胜寒”有关)。而且,文化创造、生产的权 益常常受到侵害,版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困难重重,假冒伪劣、或“克隆”的文化产 品大行其道,屡禁不绝。具有一定程度腐蚀性的消费型文化的泛滥,自主、创新的生产 型文化的萎缩,使网络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

创新是网络的灵魂,是网络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与动力。致力于无止境的 信息创新,将是任何一种网络文化(包括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惟一理由。 网络是非强制性、非中心化的,只有提供(从内容到形式的)新的信息、新的创造成果, 一种文化(包括主流文化、民族文化)才有希望,才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也正由于创造 性的知识、观点、思想等的重要性,它已经逐渐成为财富、实力、地位的象征,一个“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因此,如何在满足大众文化需要的同时,致力于批判、创新 ,特别是建立一套适合于网络时代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创新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

三、不良文化大肆泛滥

大量精心设计的或粗制滥造的商业广告、垃圾邮件、虚假信息、无聊信息等肆无忌惮 地轰炸网民们,将真正新颖、独创性的信息完全淹没其中,既妨碍人们正常地接受和传 播信息,也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损害;各种有意无意的网上谩骂、人身攻击、个人隐私、 电脑病毒等广泛传播,对社会具有潜在或现实威胁的“黄色”、暴力、恐怖等信息不同 程度地泛滥,一些人心中积蓄的愤怒情绪、甚至心中的阴暗面得以充分的释放;特别是 那些怪异的、孤僻的、边缘化的、标新立异的群体,如黑客、同性恋者、性倒错者、神 秘主义者、隐君子等,发现了这一“自由的天堂”,在网上呼朋唤友、互相呼应、竞比 高低、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了出来,营造了一个另类的网络时空。这一切,严重地污 染甚至毒化了网络文化环境,使网络成为了一个“文化大染缸”,对正常文化秩序、对 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四、文化心理严重失衡

电脑、网络所营造的虚拟化、数字化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环境,对人们的文化 心理、心态造成了新的震荡和冲击,导致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病”的产生。

电脑、网络的普及和统治的虚拟社会,造成了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的混淆,导致 了一系列未曾预料的后果。人们选择在家办公、在线交流、在线娱乐,面对面交往的机 会将大大减少,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增加了与外部自然界、以及他人隔离的危险, 有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个人也可能产生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会混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现实世界产生某些疏远感、淡漠感、甚 至不信任感;过度沉溺于虚拟环境,会失去人的许多真实的感情,甚至患上“网络综合 症”。在许多暴力性游戏中,人们为了“生存”,会尽可能多地去“杀”人,沉浸于这 种“虚拟的”环境中,人们根本体会不到“杀”人的血腥与残酷,感觉就如同平时玩游 戏一般。西奥多·罗斯扎克指出,这些人“热衷于在闪烁的屏幕前进行假想的毁灭、让 自己的闲暇充满好战尚武之举的电子游戏迷,早已将正义感和道德规范置之度外。在当 今的社会里,大规模的杀戮被视为一种威慑,尸体只不过是一串统计数字,四千万人的 死亡被当作一次胜利,战争的连续升级被看成是和平,他们的正义感和道德规范更是无 从谈起。”

五、文化冲突日益突显

在文化秩序的重新整合过程中,一些国家、地区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势力 ,竭力通过网络向其他国家、地区渗透自己的政治理念、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宗教意识 形态等。在这种情况下,弱势国家、地区如何应对强势文化的渗透、侵略,特别是如何 抑制目前在网上占有明显优势的“英语文化”的霸权,以保持自身文化的个性和特色, 保存世界文化的多样化资源,维护文化生态平衡,需要各个国家、地区携手,需要广大 网民积极参与,平等地共同加以研究。这一重新整合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既通过 网络加强全球文化的交往和合作,汲取人类一切文化精华为我所用,又反对形形色色的 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避免简单地、不加分析地摹仿、照搬、或屈从外来强势 文化,努力保持、创造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就可能在整合中保持与弘扬自己的文化 ,并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六、文化管理面临困窘

在全球化、“数字化”、“虚拟化(非实体化)”、开放式的网络时空,一切既有社会 的限制、控制手段都正在经受考验。在重新整合过程中,一种新的互动的社会秩序正在 形成。

由于因特网这一无形的信息之网无边无际,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家或地区的 “信息疆域”界限;既缺乏核心的有效的全球管理机构,甚至网络管辖权也存在着激烈 的争议,尚缺乏有效的协调方案;加之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虚拟化(非实体化) ”、“时空压缩化”等特点,当网民们以一个或多个虚拟的“符合”作为身份进行活动 时,其过程大多无需登记、完全匿名,因此,传统的主权国家、地区及其相应组织的那 种分地域管辖和控制的文化管理结构,往往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型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 上对下负责的模式,大众由于种种原因,如信息占有的不充分、不完整,意见表达的渠 道不畅,等等,因而很难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文化活动过程之中。而通过网络的沟 通,大众可以突破时空、条件的某些限制,直接取得评价、决策所需的各类信息,经由 网络“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教育、管理工作者也可以透过网络,随 时随地接收民意的回馈,加强与大众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互动 性,使大众和教育者、管理者真正凝结成一股“同心协力”的文化建设力量。因此,顺 应网络时代的特点,改革传统的高高在上的说教式、命令式的文化教育、管理方式,建 立指导式、互动式的文化教育、管理机制,已是大势所趋。

标签:;  ;  ;  

网络文化的人文忧患_网络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