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内地与港澳跨世纪合作指引_国内宏观论文

纲要:内地与港澳跨世纪合作指引_国内宏观论文

《纲要》——内地与港澳地区跨世纪合作的指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澳地区论文,纲要论文,跨世纪论文,内地论文,指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展示了我国本世纪最后5年和下世纪头1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作用。虽然这份《纲要》并不包括尚未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但在《纲要》实施的前5年,即本世纪末,香港、澳门将先后回归祖国,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因此,《纲要》与港澳地区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指导内地与港澳开展跨世纪合作的指南。

一、《纲要》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

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到2000年,要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到2010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超过小康,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那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将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有明显进展,为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幅多么鼓舞人心的宏伟蓝图!再经过15年的奋斗,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将以现代化强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香港澳门分别于“九七”、“九九”回归祖国之际,人们回顾上个世纪之交与本世纪之交时,将会发现一个贫穷落后、积弱不振、任人欺凌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迎接港澳同胞回归的是一个欣欣向荣、日益富强的新中国。

二、港澳地区在我国实现宏伟蓝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17年来,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港澳地区以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内地低廉的土地、厂房和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在互补互利的原则下,广泛合作,形成了唇齿相依的经贸合作关系。港澳已成为内地最大的外来投资者,香港更是内地最重要的转口贸易伙伴。可以说,内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离不开港澳地区的带动;而80年代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与合作。今后15年,内地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必然为港澳地区带来更多的投资贸易机会。特别是香港转口港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1995年,经香港转口的11125亿元货值中,88%即9843亿元和内地有关。作为来源地,内地占香港转口货值的57%;作为目的地,内地占35%。(引自香港商报1996.2.24)在有关的转口贸易中,有相当部分与外发加工业务有关。香港商人把制造业转移到内地后,有很多原料及半成品需运往内地加工,然后将制成品运回香港并转口到海外市场。即使在1995年,香港经济放缓,内地又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下,香港的转口贸易仍有较大增长。虽然内地的港口建设已有很大发展,有些货物会适当分流,但由于总量增长大,香港港口的许多优越条件和运作效率,是内地港口无法取代的。

内地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对农业、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开发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继续引进外资是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为内地筹资融资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澳门国际机场启用后,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使澳门自由港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在开通国际、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航线之后,将使澳门更好地发挥连接国内外的中介桥梁作用。

三、内地与港澳地区跨世纪合作前景

1.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九五”期间,内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比“八五”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这将使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正常轨道上平稳运行,既避免追求高速度带来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不致因过度紧缩带来经济的大起大落。这样的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牵引力不断增强。“八五”期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每年2000亿美元,《纲要》提出的“九五”计划,到2000年进出口总值将增至4000亿美元,翻一番。港澳地区是内地的重要贸易伙伴,今后的贸易合作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从今年4月1日起,内地大幅降低关税,进口限制减少,这都有利于香港对内地的转口和港产品向内地出口。对于在内地大量设厂的港澳商人来说,进口税率下降将使生产成本降低,增强商品的竞争力。双方加强贸易合作,对于港澳地区的平稳过度和经济持续繁荣将有积极的影响。

2.开发中西部,投资机会多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林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便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九五”及今后15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鼓励和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京九铁路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开通,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这些地区引进外资创造了条件。目前,西方一些大公司、大财团开始把投资地域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合资合作或独资开发能源资源项目。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将成为吸引外资的一片热土。港澳商人过去对内地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我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经济特区,且多属技术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的增长,地价和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面临产业升级的沿海地区已把引进外资的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这些产业并不是港澳地区中小企业的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正好为港澳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遇。如合资合作办资源加工型企业,共同开发能源,合资合作进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3.第三产业合作领域宽广,有利于港澳发挥自身优势

“九五”期末,内地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产业必将有更大发展。《纲要》提出“要继续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法律和会计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港澳地区服务业发达,内地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并逐步向外商开放服务业,将为港澳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机遇。目前,港商的百货零售、专卖店、连锁店等已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占有一席之地;双方的旅游合作(包括景点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客源组织等)也将随着内地的全方位开放,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内地名胜古迹多,山青水秀,以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地区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喜人。房地产业是港澳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大优势。而内地的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宅需求量大,国家实施安居工程,必将推动内地的房地产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八五”期间,港澳的房地产商投资内地,兴建了不少豪华型高级别墅、宾馆酒楼及游乐设施,超越了内地居民现阶段的实际购买力。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建成的楼宇空置,积压了不少资金。“九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调整结构,加快住宅建设和旧城区改造,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的方针,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将成为内地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就为港澳商人投资内地的房地产业指明了方向。

4.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为港澳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源泉。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九五”和后10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择优扶强,抓大放小的方针,为港澳客商提供了参与的机遇。当前,国外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大财团积极参与内地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技术改造,有的已成为国企的控股公司。香港有实力的公司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收购、租赁、参股等)投资内地的国有企业。香港中策公司从1992年4月至1993年8月,投资4.52亿美元,收购196家国有中小型企业,然后募股回收资本,在短期内使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港澳地区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选择一些内地的中小企业进行合资、参股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发展自己。

5.深化金融合作,寻求新的突破

今后15年,内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开发中西部地区,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除了内部积累,增加储蓄之外,必然要大量利用外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理想的融资场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港澳商人的直接投资、组织银团贷款、以及国企股票在港上市等,为内地筹集和融通了大量资金,支援了内地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香港的金融、证券业务也有了更大发展。今后国有企业改组,将产生更多的股份制企业,它们到境外上市,香港将是首选地区,这将使港股规模不断扩大,港股结构有所改善。内地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多,到港上市可以改善港股中金融房地产股多,而制造业股少的状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只是时间问题。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情况,内地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也将逐步开放。目前已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在内地一些大中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代办处,经营外币存贷款业务和为外资企业清算结汇业务。至1995年5月底,正式在国内营业的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已达104家,总资产额达145亿美元,贷款总额已达91亿美元。其中,有不少是香港的金融机构。内地开放金融业,为香港金融界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承诺2000年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香港于“九七”回归祖国,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将有条件成为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这对于巩固和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十分有利。

6.加强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协调发展,增强对内地的辐射力

在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关系中,粤港澳经济更有其特殊性。由于地缘、人缘的特殊地位优势而形成的粤港澳区域经济,已从80年代互补互利的产业合作,迈向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和整合阶段;在大型基础设施和过境通道建设上,由各自为政,发展到协调衔接,相互配合;在运行机制、法律法规建设上,从借鉴到逐步接轨。“九七”、“九九”港澳回归祖国之后,与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协调发展将迈出更大步伐。按照《纲要》对7个经济区域的规划指导,广东将进一步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努力成为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并与港澳地区进一步整合,形成对华南、西南地区的辐射源。

《纲要》向世界公布之后,既令国人鼓舞,也令世界瞩目!面对世纪之交的最后5年,中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跨世纪合作,也将迈出新的步伐!

标签:;  ;  ;  ;  

纲要:内地与港澳跨世纪合作指引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