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_魏璐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_魏璐

新疆兵团第六师新湖第一中学 832208

摘 要: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成为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径。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实验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以下是笔者总结出来的一些激发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

化学作为起始学科,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上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上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指导”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严以律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课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建立“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学生知道老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时要开始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兴趣”就是通过教师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生的入门就相对容易。

二、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讲第六章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干燥的铁制品也不会生锈等。

三、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

2.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燕国材 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阴国恩 李洪玉 李幼穗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J].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魏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_魏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