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建灵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建灵

摘要:中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各个行业都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建筑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现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所以,一个建筑企业要想立足于激烈的竞争中不败下阵来,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工程管理能力,保证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任何的疏忽都会给工程的质量留下隐患,这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都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而且建筑工程业的质量同时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乃至人文环境等众多领域。本文对我国整个建筑业进行一次较为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意义;施工质量

引言

面对我国飞速发展的建筑业领域,以往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新型的发展理念,如何在保证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快速转型,这亟待解决的课题已经被摆上了众多建筑领域的解决日程。而面对实际的建筑行业,其复杂多变的环境背景使得其项目管理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要想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就要从全局出发,将整个生产链条都纳入管理模式的理念之下,对各个可控环节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全方位的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其次,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才能强化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使其可以在广阔的市场之中始终站稳自己的脚跟,最终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往可持续的路线进行发展;最后,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过程之中,建筑施工单位不仅仅要强化自身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水平,同样也应强化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促进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在整体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品牌形象,而目前整体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具体如下:

1、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还包括对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管理,当前我国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部分施工单位受利益的驱使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会采购一些质量比较低劣的材料,使用一些淘汰的设备,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施工技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时代的发展使得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艺不断更新,每一项施工项目中都涵盖了多种施工工艺,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是未经过培训上岗的人员,所以部分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的工种,在建筑市场及工程施工中很难满足实际需求。

3、监理单位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跨度时间比较长,投资金额比较大,监管工作比较繁琐,因此部分监管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开展监督工作,使得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健全监督体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离不开监督体制的保障,因为管理是主观行为必须借助外部的监督制度对其实施进行审核与监督,所以在工程管理中必须突出监督体制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施工管理时先建立一个科学而完善的监督制度,对各种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审核,由此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并适应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

2、成本控制的严格化

成本是控制建筑工程成败的关键,实现效益依靠的就是成本控制,因此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管理重点,没有效益一切管理都是不成功的。所以在管理中应将成本管理作为基础,优化预算与支出的控制方式加强全过程的管理,针对施工的前、中、后期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施工中应根据前中后期的特征建立逐级管理的体制,针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从预算目标的下达开始强化班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方法,乃至制度实施,从而达到以控制成本带动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做好协调与统筹

前面分析了技术层面的质量控制,需求离不开管理,因此在管理中必须做到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各方实施作业的统一而步调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子项目、不同的作业技术、不同的设备使用等都必须依靠的是管理上的统筹与资源配置转化到实际施工中就需要进行完善而全面的调度。所以必须建立明晰的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各方管理重点;同时保证工程调度的方案可行且科学,这样才能体现工程管理在工程实施中的作用。

4、提高信息化水平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企业的各种决策和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应将信息管理作为一个提升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来对待。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量大,既有各种社会信息,又有内部专业信息,既有图像信息,又有文字资料信息,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提高意识

质量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管理中质量标准的建立依靠的是各项行业的规范,而具体的实施则是由作业人员来操作,由监理人员进行监控,所以在质量控制中首先是提高各方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施工中应按照不同的施工任务对人员进行意识提高,从合同的规范出发,利用合同条款对各方人员进行质量重点交底,让不同的部门与人员明确自身的质量控制要点与具体细节。然后按照针对技术难点进行分析,让技术人员明确项目中不同细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并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这些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以此提高子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而达到提高项目整体质量的目的。最后应建立预防措施,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合同变更等建立合理的评定机制,各级人员针对质量问题的责任,保证在工作中责任明晰管理到位。

2、建立质量承包制度

承包责任制度是施工中常见的管理方式,而在质量管理中也应突出该制度的作用,利用质量目标的达成作为责任目标,从而建立责任制度。利用这个要求来监督与促进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制度实施中质量目标将逐级的落实到不同的管理层级,项目经理、技术员、质量员、监理人员等都将为质量责任负责。

同时在责任制度中应明确权利、责任、利益的划分,权利是在工程管理中针对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权限,不同的人员应具有不同的管理与处理权限,这样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能动性,提高并划分基本责任,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中不同的岗位都将被分配不同的质量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将按照责任来追究;利益就是达成目标后相关人员应得到的直接利益。在施工中可以利用奖金或者报酬的形式体现从而体现责任制度的优势。在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中所有的管理人员面对的质量责任都是明确的,所以在项目施工的实施中每个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将有保证工程质量的责任,并可以在质量保证中获得效益,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全员质量管理的效果。由此建立的奖惩制度也就更加的公平而有效。

3、强化细节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必须强调对细节的控制,所以在质量控制中应强化细节的把握,针对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控,保证施工过程与工程成果的质量标淮满足相关要求。针对材料进行全面监督,从供应商的资质入手,对出厂的材料进行抽检,对材料的存放进行严格控制,使用中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等等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针对关键工程进行全过程监控,必要时应进行旁站监督等;对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应保持慎重的态度,首先要保证技术与措施的适应性,其次是保证技术掌握,保证作业人员对材料与技术工艺的全面掌握,再次是搞好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最后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及质量监督,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必须对各方面进行研究才能够有所收获,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方案,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凯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

[2] 赵冉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科技创业家 2013.05.

[3] 于瑾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5.02.

论文作者:罗建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论文_罗建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