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影响论文_黄选平

探讨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影响论文_黄选平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电力事业的发展备受国内民众的关注,中压配电网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供电质量、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与作用,关注中压配电网运营发展现状,显得极为必要。分析探讨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以期能够为我国中压配电网的运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运行及发展。

关键词:配电线路;电缆化;中压配电网;影响

我国电力事业大力运行发展的情形下,传统原有的电网架空线路逐渐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需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注重并积极开展电网架空线路优化改造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配电网电缆化主要指的是以电缆为主构建架空线电缆混合网络,由于配电网电缆化本身具有其相应的应有优势,其能够更加符合当前城市电力网络建设发展需要,知悉了解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够为中压配电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简要对比分析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

1、线路的敷设、架设方式不同

中压配电网施工建设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内,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直埋、沟槽、排管与隧道,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施工作业场景,作业人员应当结合中压配电网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化的线路敷设方式。例如,城市化建设工作开展实施期间,受到城市地下管道线路交叉作业的影响,地下电缆通常采用排管敷设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敷设作业工作。架空线路主要通过杆塔的支撑作用满足线路架设作业需要,为强化架空线路架设的科学合理性,作业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导线与树木、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2、故障类型不同

依据现实情形可知,通常情形下,电缆线路发生的故障类型包括电缆附件制造质量问题、外力破坏、电缆安装质量问题、电缆本体质量问题,在没有外力破坏的影响及作用下,电缆能够在其投入使用之后维持1到5年的良好运行状态,对电缆线路而言,约40%的损坏与外力因素有关,60%的损坏与电缆施工、电缆本体质量等因素有关。架空线路的故障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雷电、施工工艺、人为故障等因素有关。

3、供电可靠性差异

对比分析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二者供电可靠性可知,相较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故障率更低,可靠性更强,能够更好的满足配电网运行发展需要,然而根据现实情形可知,地下电缆故障问题发生的情形下,往往需要作业人员予以较长时间与精力的修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网管理的困难程度。

二、分析配电线路电缆化对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影响

现实情形下,由于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二者存在上述特性差异,配电线路电缆化对配电网接线方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与作用,中压配电网新建电路的过程期间内,应当做好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阶段,配电线路电缆化给配电网接线方式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中压配电网单电源线辐射连接方式逐渐呈现递减态势,由于该种线路连接方式往往具有电源故障波及范围较大的特性,电源故障现象发生之际,通常会导致整条线路出现停电现象,极大的增加了线路修复难度与时间,为此,电缆线路运行发展的情形下,作业人员很少选用该种连接方式完成中压配电网作业发展需要;第二,中压配电网建设期间,不同母线出线的环式接线、两联络双N接线、不同母线连接开关站接线等接线方式将逐步得到较好的应用与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接线方式,上述接线方式往往更能满足中压配电网电路运行发展需要;第三,电缆电路对线路可靠性提出了高质量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推动中压配电网运营发展需要,点对点供电方式的应用较为常见,相较于单电源线辐射接线,电缆专线方式具有故障率极低的应用优势,能够较好的强化提升电缆电路整体的可靠性,为中压配电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三、简要概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思路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科学合理化选择,往往会给中压配电网建设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与作用,为满足现阶段中压配电网运行发展需要,切实做好相应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实际生产生活中,配电线路电缆化现象的存在与发展,往往也会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思路带来相应的影响与作用。从我国变电站运行发展现状可知,当前阶段,常见的变电站接地方式包括三种,即: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线路电缆化发展情形下,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思路为:第一,选择单相接地方式构建中压配电网的情形下,由于故障点的间歇性电弧极易导致过电压现象的发生,作业人员可通过中性点小接地这一接地方式的选用,尽可能降低过电压情形的发生,避免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为相间故障;第二,作业人员应当对中压配电网接地容性电流大小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进而选择相应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具体的策略内容为,当变电站35KV和10KV系统单段供电母线接地容性电流超过100A时,作业人员可选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满足中压配电网构建需要,当电流值处于10至100A范围之内的情形下,作业人员可选用消弧线圈自动补偿接地方式满足电网发展需要,当电流值小于10A时,作业人员可选用不接地系统进行相应的作业活动。

四、分析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影响

根据现实情形可知,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作为中压配电网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配电线路电缆化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产生相应的影响与作用。具体内容为:第一,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与作用,为满足配电线路电缆化发展需要,相应的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策略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例如,选择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的电力系统中,可通过加装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方式保护10KV线路,为强化提升电缆线路整体继电保护装置的效力,作业人员可通过在电缆线路上加装负荷熔丝的方式,尽量减少电缆线路故障的影响范围;第二,电路电缆化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及作用,电缆电路切实应用的情形之下,电缆线路故障具有持久性、定位困难、修复难度较大等特性,为更好的提升电缆电路的应用价值,应当对现代科学技术加以切实有效的应用,强化提升配电网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强化提升故障现象发现效率,及时有效性的解决故障现象,例如,通过跨越电缆两端装设电缆故障指示器的方式,能够较好的提升故障定位效率,为配电网重构作业质量与效率的强化提升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极具现实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知,配电线路电缆化的情形下,其往往会给中压配电网的运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及作用,包括给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思路、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用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为切实满足中压配电网建设发展需要,尽可能强化提升配电网整体的可靠性,依据配电线路电缆化发展需要,结合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存在的差异,切实做好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推动中压配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实施,极具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齐飞.10 kV环网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改造[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6):94-95.

[2]刘同银,郭路宣,赵世磊,王若飞.10kV配电线路电缆故障查找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86.

[3]严倚天. 配电线路电缆化对电网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9.

论文作者:黄选平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探讨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影响论文_黄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