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论文_胡玉贵

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论文_胡玉贵

(双鸭山矿业集团双矿医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CAG与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出重、中、轻度冠动脉狭窄例数39.06%、34.38%、42.19%比CAG诊断优17.19%、14.06%、25.00%(P<0.05);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39.06%、34.38%、42.19%比CAG诊断高75.00%、62.50%、78.13%(P<0.05)。结论:相比CAG,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诊断结果更优,诊断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冠心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36-02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剧,冠心病逐渐成为临床脑血管科常见多发病症,其临床常表现为眩晕、昏厥、出汗、气促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甚至引发死亡,冠心病越来越被临床广泛关注[1]。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为治疗该疾病的关键,为探究最佳诊断方案,本研究针对选定的64例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CAG与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男女比例为33:31,年龄47~73岁,平均(65.74±7.83)岁,病程2个月~19y,平均(4.59±0.71)y,19例高血压,23例血脂异常,本组均排除伴严重支气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采用东芝Toshiba 64排螺旋CT,首先对钙化积分平扫并评估,再实施CT增强扫描,以隆突下主动脉作为感兴趣区,待CT值达到140HU后自动触发,5s后进行扫描,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处理。进行CT检查时先教患者屏气,特殊情况选择倍他洛克对其心率控制,利用双筒团注技术行CT增强扫描,首先注射70ml碘佛醇,再加入30~40ml生理盐水,依患者情况适当增减。

CAG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大C臂血管造影机,首先经股动脉常规穿刺插入6F冠动脉造影导管,到达升主动脉,随后依次进入两侧冠动脉开口处进行左右冠动脉造影,左、右两侧冠动脉分别选4~6、2~3个体为投照。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冠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主要分以下3个等级:重度狭窄:>75%,中度狭窄:50%~75%;轻度狭窄:<50%[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统计软件SPSS10.5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中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出重、中、轻度冠动脉狭窄情况分别为:25(39.06%)例、22(34.38%)例、27(42.19%)例;CAG诊断分别为:11(17.19%)例、9(14.06%)例、16(25.00%)例;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比CAG诊断优(P<0.05)。

2.2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55(85.94%)例、49(76.56%)例、57(89.06%)例;CAG诊断分别为:48(75.00%)例、40(62.50%)例、50(78.13%)例;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比CAG诊断高(P<0.05)。

3.讨论

冠心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临床研究表明[3],冠心病主要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及遗传因素等存在联系,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若未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为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具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出重、中、轻度冠动脉狭窄例数39.06%、34.38%、42.19%优于CAG诊断17.19%、14.06%、25.00%,提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心病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如下:CAG具良好诊断效果,但其属于有创操作,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疼痛,严重可能导致出现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伴有心、肾等功能不全者不宜选用CAG诊断。近年来,伴随CT技术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逐渐运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其具较高灵敏度,可按照体内不同组织针对不同X线吸收率与透过率行一定厚度扫描,提高诊断效果[4]。

同时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39.06%、34.38%、42.19%高于CAG诊断75.00%、62.50%、78.13%,提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心病诊断特异度、灵敏度更高,该结论与甘锐等人文献报一致[5],认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如下:CAG能够明确冠动脉是否阻塞及其阻塞程度,且是对是否行支架治疗评估指标,但其存在价格较高、创伤性、技术难度大、及危险性等限制。而多层螺旋CT属于一种无创操作,操作简单,可准确清晰展现冠脉分支病变情况,还可准确反映官腔狭窄程度与冠脉钙化,具较好无创、重复性等特点,对临床不可进行CAG或怀疑属于冠心病者,可选择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具较高特异度与灵敏度。

综上所述,相比CAG,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诊断结果更优,具适用范围广、创伤小、速度快等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理想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思争,于山.无症状型冠心病诊断采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5,(3):181-182.

[2]张锋玫,王成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3):2836.

[3]李燕.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96-97.

[4]朱本祥,王颖,孙立峰等.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14):185-186.

[5]甘锐,余文艺,兰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四川医学,2014,35(3):396-398.

论文作者:胡玉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论文_胡玉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