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提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感-山东省文登区打造就业民生工程纪实论文

稳就业、提质量 增强群众幸福感
——山东省文登区打造就业民生工程纪实

文◎王建彬 曲囡囡

就业手拉手葛家站,工作人员在集市发放就业岗位信息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社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供需发力,创业引领,服务推进,促改革、稳重点、防风险,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1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全区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先后获得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创业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全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

建立高效的就业工作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工会、团委、妇联、财政、市场监管等2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行“联席会议、日常督查和考核评估”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就业格局,为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程,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廉政教育活动与机关作风建设、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党群共建,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活力型党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畅通维权绿色通道,加强与公安、建设、工会等部门联动作用,在威海率先试点建立职工维权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解办理,共同执法。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建立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审衔接机制,建立起“区、镇、社区、企业”四级维权网络体系,近60%的劳动争议纠纷在基层就近得到化解。近3年为职工挽回各种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景区讲解人员是红色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游览者的旅游体验。讲解人员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讲解词,应该不断挖掘江桥文化内涵,对江桥抗战文化有着系统全面的掌握。同时增加与游客的互动环节,能随时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江桥抗战文化的问题。同时江桥抗战文化景区应该聘请革命后代作全职或兼职讲解员,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江桥抗战文化,打造江桥文化旅游的爱国主义氛围。

围绕突出问题,聚焦重点群体,全力稳住就业大局

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 在农民工比较关注的户籍、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化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各种就业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建立统一的招用工备案和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在全区范围内自由流动、平等就业、有序融合。

对产业工人 结合全区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岗位需求,大力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机制,启动职工技能提升“扬帆”行动,组织文登工匠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和鼓励企业职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新生业态和企业转型发展需求。

由于班组不同,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工艺有部分微调,造成水分不同,但正常生产的窖泥理化指标变化区间范围能够和老化、退化窖泥区分开[10-11],优质窖泥的水分含量多集中在36%以上,质量一般的窖泥其水分含量多在30%~36%范围内,退化、老化的窖水分低至30%以下。就本次实验所取样品而言,由于窖池管理得当,水分含量基本都在36%以上,未出现板结的现象,只有30年的3号窖泥水分低于36%,为33.9%,水分项得分较低,但其余指标对其进行了弥补,获得了较高的得分,为8.2分。

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 加大对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计划,通过发放援企稳岗、社保、岗位等补贴,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就业。近3年来,发放各类补贴5719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9万个。同时,启动实施“就业手拉手”工程,依托各镇办基层保障平台,深入挖掘区内劳动力资源,建立人力资源供需信息数据库,进行一对一私人定制就业服务,实现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员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对接经济发展,推动职业培训转型,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引导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实名制登记及就业创业服务,持续开展就业见习、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等特色行动。围绕文登“361”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时掌握企业在人才、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出台高校毕业生聚集计划,从工作补贴、住房购房等方面,加大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文创新创业,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积极推进创业载体建设 深入实施“创业文登十百千计划”,探索众创空间等新兴创业平台,积极搭建与文登区域特色相结合的创业载体,充分发文登创业孵化基地、西洋参产业基地和创业型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创业文登”品牌。

(4)制定基础业务信息库建设实施规划。基础数据信息库需要有组织、有规划地推进建设。公安机关就以“信息主导侦查”理念作动力,规划推进“金盾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得信息化侦查赖以展开的信息资源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以及信息采集、加工、组织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应当秉承普遍适用、关联业务、高质量信息作为建设方向,以体现信息数据的基础性、原生性。

把握创新机遇,推动创业开放,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促进作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的积极作用,大力扶持节能环保、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行业加快发展,鼓励支持青年创业、农民工和海外留学人员返乡创业。近3年,落实创业贷款和创业补贴6247万元,新增市场主体554个,吸纳带动就业2875人。

After looking through the three main stages of Cubism,we areabletoconcludethat materialsof Cubismaredrawn fromtheordinary things.These elements seem to be meaningless,but is facile to make the geometric figures.Themes of the paintings disintegrate and collapseand areeven hard torecognize.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开展就业培训下基层“五进”活动,以“点餐式”培训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月嫂育婴、烹饪面点、乡村旅游等“短、平、快”培训以及农村特色、民俗特色的就业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能力。另外,对全区建档立卡且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联系技工院校免费进行培训。近3年,举办培训209期次,培训各类群体1.52万人次以上。

加强创业主题交流对接活动深入推进“创业文登十百千计划”,开展创业助推“1+3”和创业专家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定期举办创业沙龙讲座,组织企业参加创业大赛、“英创会”、“创业导师走进威海”等活动,积极筹办文登区首届农业创业大赛,着力提升大众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近3年,全区获评市级众创空间4个,省级创业型社区4个,省级创业型街道1个,文登区获评省级创业型城市,创业园区新增入驻企业310家,直接带动就业3000多人。

瞄准劳动者需求,把握市场规律,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整合服务资源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城对接融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威海市率先进行综合柜员试点,并将60项与群众和企业相关的综合业务下放基层平台,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促进城乡劳动力在全区范围内自由流动、平等就业、有序融合。

开展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每年依托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就业容量,联合妇联、总工会、团区委、残联等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3年来,开展各类活动14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3万个,成功帮助1.7万名城乡劳动者与企业有效对接实现就业。

打造“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按照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的有关要求,建立起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互通互联的就业市场信息网络系统,重点搭建“互联网、移动媒体、自助终端”3个服务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全覆盖,让服务更快捷,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标签:;  ;  ;  ;  

稳就业、提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感-山东省文登区打造就业民生工程纪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