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结合扩肛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20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卫国,朱晶瑜,冯石强,陈朋,齐玲玲

针刀结合扩肛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20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卫国,朱晶瑜,冯石强,陈朋,齐玲玲

刘卫国 朱晶瑜 冯石强 陈朋 齐玲玲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山东 潍坊 261031)

【摘要】 我们采用小针刀对肛直环行部分切断术结合扩肛疗法治疗便秘,针刀切断松解可以解除病因,扩肛术能够预防术后再次粘连复发,可以共同起效达到解除病因治本的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小针刀肛直环对称部分切断术结合术后配合定期扩肛,达到了基本无痛微创治疗便秘的目的。

【关键词】 小针刀;对称切断;肛直环;手法扩肛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77-02

耻骨直肠肌肥厚是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见重要因素。目前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耻骨直肠肌肥厚松解术,切断部分肛直环可以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这样就会形成切断部位肌肉和肛周的创面,极易形成瘢痕,同时肛内粘膜和粘膜下层也会因为手术刺激而出现粘连甚至瘢痕,影响肛门直肠排便的顺应性,其术后有创面愈合时间长,易感染等问题。

小针刀微创直接切断肛直环一部,避免了肛内创面,对直肠壁粘膜的顺应性几乎无影响,对肛周肌层的顺应性影响也很小,可做到微小切口,少出血,术后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小,可作为治疗该型便秘的一种新方式。

自2012年以来我科室采用小针刀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术后配合手法扩肛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排便改善情况及复发率,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对耻骨直肠肌肥厚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以RomeⅢ诊断标准为基础。

1.RomeⅢ诊断标准

1.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症状:①不少于25% 的排便感到费力。②不少于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③不少于25% 的排便有不尽感。④不少于25% 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⑤不少于25% 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

1.2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粪。

1.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1]。除结合上述诊断标准,对入选患者都行肛门指诊检查,辅助检查为排粪造影。

2治疗方法 病人屈膝右侧卧位,暴露肛门部位,消毒麻醉成功后以左手食、中指涂抹石蜡油后放人肛内并撑开肛管,使之有一定张力,并了解肛门大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小针刀从3点或5点及7点或11点肛缘1.5厘米处刺入,经皮下潜行达齿线平面上0.5~1.0厘米,缓慢用力平衡均匀切断部分肛直环肌束,左手两指感觉肛直环已完全松解为度。用双手食指中指缓慢扩肛达4指,压迫约5分钟,术毕用油纱条肛门填塞压迫。

术后给予输液、抗生素治疗3~5天,嘱病人进流质少渣易消化饮食,24小时后如有便意可以去除肛门部填塞物,如无便意也可以在术后第三天去除肛门填塞物后清洁灌肠排便,排便后温水坐浴10-15分钟,并用马应龙痔疮软膏换药到伤口愈合。7天后进行手法扩肛,以后每5~7天扩肛一次,手法扩肛治疗3~5次为一疗程。

2.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2.1 临床观察

①观察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

②排便时间,顺应性问题。

2.2术后疼痛评定

采用病人的主观评估即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2],以完全无痛为0分,疼痛最剧为10分,结合197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病经验交流会所定的术后疼痛分度,Ⅰ°~Ⅲ°。

2.3疗效评定标准[3]

痊愈:排便通畅,症状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肛直角明显变大。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不用通便药或偶尔用开塞露;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肛直角变大明显。有效:症状改善,排便稍微费力,不用或偶尔服用通便药;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力排相稍变大。无效:症状无改善,排便仍依赖泻剂或开塞露;排粪造影无明显变化。

3.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术后24h内均为I。疼痛。术后7天内排便时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排便时间小于5分钟5例,小于10分钟12例,其余3例小于30分钟。所有病例排便时间均较术前明显缩短。且排便时无滴血,无手纸带血。无尿潴留发生。气体失禁6例,液体失禁2例,无固体失禁,且症状均在7d后消失。愈合时间5~15天,无一例创面感染,随访无再次发生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4.讨论

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松解术,该疗法特点是微创下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等操作,对正常组织损伤较手术方法小,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松解祛病的最佳的治疗效果,它又可以保持局部结构基本完整,不留瘢痕。该疗法针对便秘病人的病因采用小针刀对肛直环行部分切断术,扩肛疗法作为生物反馈疗法在该型便秘治疗中也是有效的方法,结合扩肛手法还能够预防术后再次粘连复发,可以达到直接解除病因治本的目的,同时选择肛直环左右两侧对称性切断肌肉,避免肛门移位变形,基本不影响肛门解剖外形和肛门直肠顺应性。采用本治疗方案可以达到微创无痛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目的。我们仍会继续开展临床治疗观察,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卡冰,杨云生.罗马Ⅱ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比较与体会[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1):3-5

[2]喻德洪, 李实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J].中国外科杂志,1989,27(5): 267-268

[3]俞宝典,包海伦,姚瑜洁,等.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CMS)强力挂线快速松解术[J].消化外科,2002, 1(2):125-127

[4]章礼和,江小青,葛大胜,等[J].小针刀钩切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20 04,25(4):297- 298

[5]唐学贵.经直肠纵切横缝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1):42

[6]廖行忠.经肛管耻骨直肠肌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 (3):35

论文作者:刘卫国,朱晶瑜,冯石强,陈朋,齐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针刀结合扩肛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20例临床观察论文_刘卫国,朱晶瑜,冯石强,陈朋,齐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