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论文_李志胜

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论文_李志胜

池州市贵池区长江河道管理局 安徽省 247000

摘要:水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水利工程就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小洪水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堤防护岸工程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因此文章重点就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保措施

堤坝护岸工程能够通过在河边修筑堤坝或者是进行河岸加固的方式来保护后方,防止河水或海水的入侵,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堤坝护岸工程是一种于民有利的工程。然而,在修筑堤坝修筑护岸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的过程势必会对原有土壤以及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基于环保的原理,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将破坏程度减到最小,因此,需要探究出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一、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一)土工布施工技术

依照与之相关的设计要求,一般应用的是针刺无纺土工布,并应用缝接的形式来连接土工布,土工布的宽度应该高于30cm。在铺设土工布织物时,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说抛石坡面应确保其完整性,及时将尖刺物清理干净,与此同时,也需要确保在较为晴朗的天气下进行铺设作业,铺设过程中需要打开顺卷,并应注意牵拉的松紧适中,不能过紧,也不能太松,促使其同坡面地形的变化之间适应,可以紧贴坡面,同时避免带钉的鞋在坡面施工。在铺设好土工织物后,应尽快设置相关垫面层,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暴晒,必要时添加保护层。

(二)坝式护岸

顺坝、丁坝等在修建时,为了及时避免堤岸边坡被波浪、水流以及潮汐等冲刷,应提前将水流隔离堤岸。应用较为常见的丁坝护岸形式,其特点是间断性和重点性,比较适合应用在一些水流比较平缓以及河床宽阔的地区。可以有效地调整水流大小,属于有重点、有间断性的护岸形岸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逐层抛填,且抛投应有一定的顺序,采取从上游到下游、由远及近、先点后线的抛投原则,比较适合枯水期施工。抛石护岸施工程序首先要设计合理的施工图,因为施工图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中,对抛石护岸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抛投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精准的测量。根据抛石时的水位、流速以及石块大小选取位置。位置选好后进行抛投实验,利用好水文测量船精准地测定抛投河段的流速,为后期抛投施工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要明确抛段位置,确定抛投点水流的流速、水深与所需块石半径大小间的关系。抛投试验的位置及次数应依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实施抛投前,为了明确抛投区的抛石量、抛石冲距等,应测量抛投区的水深、流速以及河床剖面等,以确保方案实施的安全和准确。

(三)坡式护岸

此种护岸方法主要是把抗冲材料通过岸坡或者是坡脚将其覆盖到预定范围区域中。在护岸技术中使用比较多的是坡式护岸技术,其优势在于对河床和水流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且护脚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了护岸工程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应保证其应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高质量的材料不仅可以保证水流降低造成的磨损,也可对河床的变形有着较好的适应性。与此同时,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在水下,所以选择的材料应有一定的防腐性。抛石护脚是平顺坡式护脚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该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在枯水期进行,在具体施工时,应严格依照设定好的施工工序,并处理好抛石船的位置。对于抛石工作应该做到从点到面、从上到下慢慢实施,且避免其在枯水期中出现了沉枕外露的情况,还需在枯水以下0.5m的位置放沉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沉枕护脚

沉枕护脚的具体施工操作一般主要同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依照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应用固定半径的铅丝来将沉枕捆扎,使用一些比较大的石块及时填装枕体,将其捆扎成布袋形,可及时避免枕石外漏。在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沉枕一般都是单层设计,并结合具体的坡度情况,也可以将其设置成双层或 3 层,避免在枯水期露出。

(五)堤防设施的崩塌和防护技术

在河流的迎流顶冲的位置容易发生崩岸滑坡,从而威胁堤防安全。抛石护岸常用于崩岸抢险,但因为抛石抢险只是暂时解决问题,在抛石层内仍有紊乱水流掏刷、岸坡地下水渗流的冲蚀,因此,需要利用垫层、滤层或土工织物保护抛石层下泥土的稳定。人工铺砌块石有效利用了开采的大小石料。常见的砌石技术方法有单层铺设护坡,将大石块排放平整,小石块塞入缝隙,把沥青胶黏物、水泥砂浆等灌入石块的缝隙中,从而将石块连接成整体结构。

二、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一)清场前扬尘污染

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清场处理,然而清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扬尘,这时如果在场地30米范围内有农作物种植或者是居民居住,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有两种处理措施:第一种,最好是整体移除,这样减少扬尘的产生,与此同时,要对要拆除的部分进行充分润湿;第二种,在场地30米范围内充分洒水湿润。

(二)地表土流失

在工程开挖过程中,会造成地表土的剥离,如何对这些地表土进行处理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部分,在实际处理时,处理的方法需要依照剥离的表层土的用途而定:若表层土剥离后不用于恢复本地土壤,那么就可以直接进行其他的适宜耕作的土壤移植;若用于恢复本地土壤,则需要妥善保管剥离土壤,置于地势平缓处保存,尽量小范围保存,要避免雨水冲刷。

(三)施工表层土的保护

措施与方法: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小范围堆放地,可用草袋、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进行遮盖,避免雨水冲刷、流失损耗。分析: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根据本工程施工合同环保条款的规定,表层土应予以保护,并对开挖裸露地须进行表层土覆盖和恢复,因此在措施与方法中,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本地覆盖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同时提出不用于本地覆盖(如当剥离面为工程建筑物面时)的表层土,也应妥善处理和使用,不能流失损耗。

(四)噪声污染

堤顶及堤岸临时发电机组噪声强度大于80dba、且发电机运行点距噪声敏感点的距离小于50m、噪声源距堤顶的距离又小于5m的,可在堤外脚地带建造减噪槽、将运行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地带按顺堤方向布置,但不得建在堤身坡面上。减噪槽为长方形构造,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槽长应槽两端能满足离开声源2m以上,槽顶要搭建防雨棚。减噪槽要备有防水设施或积水抽排系统。分析:考虑堤防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特点,利用堤身作为隔声屏障,在调查本工程施工发电机组基本情况(如功率和声源强、构造、规格等)后,设计该发电机减噪槽。沿堤噪声敏感点位于堤内侧,由于离堤身越近,经过堤顶的声源发射角越小,因此减噪槽建在堤外脚,尽量靠近堤身,考虑堤脚开挖安全范围为距安全线1m以外,故减噪槽应设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

总之,堤防护岸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依照“护堤先护岸、护岸先护脚”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在修筑堤防护岸时,也应注意保护好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在具体施工中,在堤坝护岸工程中必须采取环保措施,避免工程对河流、周围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发挥出堤防护岸的更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隋晓红.试探究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8)

[2]冯上成.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

[3]王帅. 河道生态护岸的建造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志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措施论文_李志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