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冯刘东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冯刘东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在施工范围上也是非常广的,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流动性也是非常大的,在施工管理中对结构类型、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面临的自然条件也是不同的,这样就使得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工程的进度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是整个施工阶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要面临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对基础技术进行很好的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提高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概述

就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发展而言,整体的发展态势还是比较好的,极个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着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其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状况,而且质量问题的出现也将对其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基础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是难以估计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并不同其他施工作业项目,因涉及的问题较多,要考虑到施工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对其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以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来提高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的选择,这样在施工作业环境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还能在第一时间选择备选方案继续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使得基础技术施工更加合理性。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2.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所在,如果地基稳定性无法保证,在后续施工或使用中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沉降、偏移现象,无法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即便是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施工活动,工程原有的作用也无法保证,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缩短工程使用寿命[2]。

2.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透

工程地基稳定性得到保证,可以有效降低渗漏现象的出现,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渗漏现象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可能造成地基缝隙加大,而在后续施工活动开展中,地基空隙越大,将出现更为严重的渗漏现象,进而造成地基稳定性受到破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工程基础沉降作用是危害到工程整体稳定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可能受到地质条件因素影响,土层强度不足,空隙大,受到工程竖向荷载力作用,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出现,如果基础沉降度超过一定范围,将造成工程结构变形,危害到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安全自然也无从谈起。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整个基础工程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锚固技术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山区本身交通就比较困难,这就对施工中的人力和物力有更多的消耗。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情况下是有严格的工期要求的。因此要想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完成施工目标,就要运用锚固技术。锚固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的稳定性。锚固技术主要运用锚具、承压板、台座、支挡结构、预应力钢筋和圆柱形锚固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锚固结构的施工,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并提高施工的工效,以此保证施工的工期要求。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运用合适的预应力管桩技术,不但能提升施工的质量,还能提升工作效率。想要使用预应力管桩技术,首先要对预应力管桩中的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不同功能和效果进行分析。根据两者的不同效果,结合施工时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并选取具体方法。使用预应力管桩技术一般会运用振动法、捶击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这些方法有的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有的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对于基础施工的各方面要求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施工应用时,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技术。在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结束后,要对整个管桩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要求。

3.3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将混凝土加以特殊材料进行混合后而生成的一种硬性混凝土,并利用铺筑设备,通过震动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分层碾压。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发挥了混凝土强度高、防渗性的特点,还具备了坝身可溢流的特点,在工程实际施工中,仅利用大型通用机械就可完成操作,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3.4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软土地基有着高压缩性以及抗剪强度低和透水性小的特征,也有着触变性以及流变性和不均性的特征。结合这些特征进行应用软土处理技术,保障地基的稳固性就比较重要。加强对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换填以及夯实和挤密等方法应用进行加固地基,对软土地基的特性进行改变,从而来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对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进行有效降低,对软土地基的透水特性加以改善,对特殊的不良地质特性加以改善。从整体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类型比较多样,通过开挖置换法技术的应用,就能对软土地基的问题有效解决。技术应用是通过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好的岩土材料的应用,然后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者是全部软弱土,这样就能形成双层地基,对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减小沉降的目标就能有效实现。在置换的方法当中,换土垫层法以及沉管碎石桩法等都是比较有效的应用技术。

3.5水泥土加固技术

水泥土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程地基强度和稳定性,水泥土加固技术即是利用混合搅拌成的水泥浆,将其灌注到基础项目内部,并利用其所发生的反映来提升基础工程的强度。在水泥土加固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最为关键是要保证水泥和水配制比例的合理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泥制浆过程中的材料配合比、水泥浆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良好加固效果。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基础作业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对施工工程中挖掘的顺利进行设置,然后对施工的工作面和分段进行确定。在施工中,对浅的地基如果不进行放坡的作业,也要进行其他放线的操作,保证在施工的时候可以进行作业面的施工。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对地基的结构一定不要进行破坏,一定要确保施工中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这是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排水。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基础处理技术要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基础工程和地基工程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史云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9:202.

[2]朱瑞国.浅论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8:188.

[3]张新胜.水利工程软基础处理方式探讨[J].陕西水利,2013,1:106-107.

论文作者:冯刘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冯刘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