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李玉峰

李玉峰

益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对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开展探析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救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探析组(n=43)和对比组(n=42)。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对比组患者,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探析组患者,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NIHSS评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探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探析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探析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临床疗效;安全性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probing group(n=43)and a comparison group(n=42). Aspirin was used to trea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lteplase was used to treat patients in the probing group. The adverse reactions,clinical outcomes,and NIHS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b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rob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IHSS score of the probing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Alteplas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can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high safety,and ha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alteplase;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spirin;clinical efficacy;safety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脑梗死是我国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常见种类,占比达到80%左右[1]。该病在发病后,病情发展急,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2]。因此应该对患者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降低和改变致残率和致死率。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NIHSS评分开展比对,研究阿替普酶对该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范围是2017年3月~2018年9月,研究对象是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上患者均已知情该研究并已签署相关同意书。将85例患者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探析组和对比组。探析组的43例患者中,有25例男性,女性18例,年龄在45~72岁之间,平均(55.25±4.14)岁;对比组的42例患者中,有24例男性,女性18例,年龄在46~70岁之间,平均(55.28±4.72)岁。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显示两组患者可比,P>0.05。

纳入标准:年龄在45岁以上患者;发病时间短于4小时患者;无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患者;无心、肾等严重脏器管疾病患者;CT检查无脑出血症状患者。

排除标准:在最近一个月内发生颅脑伤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存在颅内水肿、动脉畸形症状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无法通过降压药恢复血压患者。

1.2方法

将阿司匹林肠溶(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mg*3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片用于对比组患者,口服每天一次,每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用量控制在75mg~300mg之间。连续治疗两周[3]。

将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10052)注射液用于探析组,用量为0.9mg/kg,其中10%静推,剩余药剂在一小时之内通过泵注进行。连续治疗两周[4]。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律失常)。(2)临床疗效判定:显效:耳鸣、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并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相关临床症状出现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无效:相关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都无改善,病情加重或致残、致死。(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和患者的神经功能呈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 对研究对象所得数据开展计算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用(n/%)表示,卡方进行检验,P<0.05;NIHSS评分用(x±s)表示,t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NIHSS评分

根据表1所示,探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探析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对比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在加快,加之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脑梗死,更是占到80%左右。急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等,发病急,容易导致患者半身不遂或死亡,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5-6]。因此,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探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相较于对比组(21.43%),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探析组患者的NIHSS评分(6.32±2.18)明显低于(9.29±3.34),P<0.05;探析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相比于对比组(76.19%),显著较高,P<0.05。主要因为阿替普酶中含有赖氨酸残基,可以通过其与纤维蛋白的结合,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并产生比较强的局部溶栓的效果,通畅阻塞的血管理由与纤溶酶原被有选择地激活,从而改善患者脑供血的情况,促进细胞代谢,这也大大减少了患者发生出血的情况,使得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阿替普酶多被用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属于常用药物,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较为安全,并且治疗效果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阳,马建斌.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22-2826.

[2]曹喜贵,何赵娜.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04):740-744.

[3]冯琼,涂明义,黄娟,等.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876-1880.

[4]段红利,刘骅,张光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华西医学,2017,32(08):1255-1257.

[5]周经霞,陈擘璨,黄少珠,等.阿替普酶与尿酸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07):656-659.

[6]谢江波,张婷婷,刘涛.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3):398-402.

论文作者:李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李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