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良好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在规定工期内高质量完工,对于整个建筑行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现状;趋势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基础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包括桩基础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两个部分。根据我国建筑发展形式来说,建筑地基基础呈现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桩技术与国际水平距离越来越小。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目前我国基坑支护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包括很多检测技术、计算等还有待提升。同时,主要集中在逆作法、土钉墙等,但是对设计方案的要求较高,必须结合有效的信息化技术加以检测。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之一,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也相对较多。①混凝土材料性质相对稳定,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在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发展。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混凝土外加剂被研制出来,对提升混凝土工程整体的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混凝土模板技术逐渐得到重视,采用了越来越多先进的模版支护技术,提升了模板的承载力,在成型度、刚度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钢结构和钢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中钢结构和钢筋技术都不断提高,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低松弛、高强度的钢绞线广受好评和运用。与此同时钢筋连接技术也比预期的发展要迅速,在粗钢筋连接方面,除了正常广泛运用的电渣压力焊以外,还经常会用到不受钢筋化学成分、气候等影响的机械连接,比如直螺纹连接等质量稳定、操作简单。在钢结构方面,利用预应力的钢筋技术有效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创造出多种空间钢结构的新体系,多层变截面网壳、环节点平板网架等钢结构形式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途径,工艺简单、经济可靠。
(四)建筑防水技术
目前形势看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尤其是新型防水材料的使用大幅增加。按国家建材局规定的建材制品导向目录,主导产品为SBS、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也由此大力发展对高分子防水卷材EPDM、PVC(P 型)两种产品的应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类防水涂料前景大好,要积极开发TPO 产品,对密封材料、金属屋面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也要大力发展。
(五)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正迅速的发展着,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部品制造技术尤其幕墙专业已经与国际水平接轨,各种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电动工具正在普及。目前,很多企业开始有了新的减少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污染的装饰施工技术思路,就是将配件生产工厂化、使现场施工装配化。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材料
高强、轻质、耐候、耐火、耐久的高性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除此以外,为了降低建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排放与污染,采用生态材料、智能材料将是大势所趋。生态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混凝土、生态玻璃等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修复混凝土属于典型的生态混凝土,模仿动物的骨组织结构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采用修复胶粘剂和混凝土材料相复合的方法,对材料损伤破坏具有自修复和再生的功能;智能材料具有自我诊断、调节与修复功能,可主动调节建筑室内的环境参数,减少能源消耗与排放。吸湿放湿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湿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进而保持环境湿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可以根据外部光线强弱调节进光量,满足室内采光需求。
(二)高性能施工装备
相比建筑的迅猛发展,其施工装备的发展则明显滞后。面对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装备革新将成为占领这一市场的必然选择。如2016 年我国研制出循环运行施工电梯装备。该施工电梯类似循环运行的地铁,通过旋转换轨机构,实现单根导轨架循环运行多个梯笼,电梯运力提高数倍。除了循环电梯,廻转塔机平台、现场焊接机器人等新型装备都将为建筑施工带来巨大变革。
(三)智能化施工
建筑施工作业面多,工序繁杂,需要大量作业与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化施工可以有效减少用工需求,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及时消除施工风险。这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目前,智能化施工主要分为智能化装备与智能化监控系统两类。智能混凝土布料机可根据核心筒混凝土墙体位置自动规划布料杆运行轨迹,当运行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主动绕行。泵管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监测泵压判断混凝土堵管的趋势与位置并预警,以便及时排除隐患。
(四)信息化施工
建筑施工涉及海量建筑信息,需要快速分享与反馈。信息化施工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广泛应用传感器、互联网、移动通讯、云平台等信息载体与平台,对工期、人力、材料、机械、资金、进度等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交流,并加以科学地综合利用,为施工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这是提高建筑施工工效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快速发展,并已成为重大建筑施工的“标配”。BIM 采用数字建模方法使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从而形成可视化模型,并以此为平台实现不同主体的信息共享,显著提高了建筑信息的使用效率。
(五)模块化施工
模块化施工可有效减少现场作业,降低资源消耗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以组合立管、整体式机房为主的机电系统模块化施工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的发展一方面是提高机电、幕墙、装修、钢结构等专业的模块化组件占比,加强设计、制作、安装的协同深化技术,利用测量机器人、实景扫描技术提升安装精度,研发系列的模块化安装机具等;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型装配式桁架组合楼板、整体式钢筋笼等模块化组件的应用,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效,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六)工厂化施工
建筑工业化发展除了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外,也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厂化建造水平。建筑施工材料、人员及工序众多,设备、设施及作业面分散,交通条件差,露天作业环境受气候影响大。因此,进一步推进以“集成平台”为载体的“工厂”化施工方式将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平台材料与设备的集约优势,合理调配材料与作业人员,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广泛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显著提高工人的作业与交通安全,有效改善现场文明施工环境。
(七)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应着重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工程降水、太阳能利用率,增加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注重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技术、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机具的研究应用;建立绿色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双重发展中,建筑行业抓住了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或者是建筑企业,乃至于建筑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技术都已经赶超西方国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今后建筑施工技术会向着高性能材料和设备、智能化施工、信息化施工、模块化施工、工厂化施工、绿色施工等方面发展,必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艳龙.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现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8):68-69.
[2]杜日武,任尚万.建筑施工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何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