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误区的课堂教学设计_享乐主义论文

走出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误区的课堂教学设计_享乐主义论文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拜金主义论文,享乐主义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误区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识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含义。理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了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实质与危害。运用:用事例说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如何处理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如何反对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2.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从思想方法上把贡献和索取、义务和权利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3.觉悟方面。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例子,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新内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大家想一想:人生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各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生答,略。)

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简单地说,就是贡献和索取。

前面我们讲过,人生价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索取与奉献的统一,是享受与创造的统一,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从重点论的角度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从两点论的角度讲,贡献与索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切正常的人,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来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不能片面强调一面而否定另一面。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人把二者割裂开来,陷入了种种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

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板书)

1.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板书)

对于金钱,社会上流传着种种说法。

(多媒体显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不喜欢人民,但喜欢人民币。”“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相信金钱无所不能的人,常常为金钱而无所不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哪位同学能再举些例子?

(生)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书中写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为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生)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生)大作家巴尔扎克塑造了一个葛朗台形象。葛朗台惟一关心的就是金钱。为了金钱,他对别人进行卑劣的欺诈和盘剥,甚至无情地折磨自己的妻子、女儿。直到弥留之际,面对着成堆的金子还“几小时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有时说上一句‘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多么贪婪啊!

以上事例和观点都说明了金钱的作用,看来在现实生活中信奉“金钱拜物教”的人还真不少啊!如果我们用理论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拜金主义。那么,什么是拜金主义?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其实质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危害呢?现在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

(1)拜金主义的含义、表现、实质、危害(板书)

什么叫拜金主义呢?(生答,略)拜金主义在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表现身影,哪位同学能举些例子?

(生)政治领域中的行贿受贿、卖官鬻爵等权钱交易行为。

(生)经济领域中的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等行为。

(生)文化体育领域中的盗版书刊、软件充斥市场,有偿新闻、演员假唱、裁判吹黑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个字——“钱”。透过现象看本质,拜金主义有着怎样的错误本质呢?

(多媒体显示)第一,它把金钱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它的人生哲学就是活着为了钱,为了钱活着。第二,它把拥有金钱当作人生的最大幸福。为了追求金钱可以不择手段。第三,它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有钱就干,没钱就算。更深一步讲,拜金主义的实质是剥削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咱们大家想一想,如果人人都是拜金主义者,那会怎么样呢?(学生讨论,略。)

(多媒体显示)如果拜金主义泛滥,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哪儿还会有亲情、友情、爱情,哪儿还会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最终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毁家灭国的严重后果。

由此看来,拜金主义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反对拜金主义。那么,我们反对拜金主义是不是就不要金钱,认为它是“万恶之源”,视之如粪土呢?这就涉及金钱观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请看事例。

(多媒体显示)据报道,一家保健品公司想请一位省高考状元替他们做宣传,让他说是喝了这家公司的产品才考了个状元,并许诺事成之后给他10万块钱。

10万块钱啊!挺诱人的。如果你是这位高中生,遇此情形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下面来看看报道中的那位省高考状元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他来了个崔永元的节目——实话实说,他说(多媒体显示):“我家住在农村,家里比较困难,从来没有用钱去买过保健品,我确实不知道喝了你们的产品是不是会更聪明一些,所以我不能为了钱做这个广告。”

我说这家保健品公司的负责人太小看我们教育的力量了。我们的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更何况是一位省高考状元。

对于这位状元,我们首先要学习他的诚实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对待金钱的态度。怎样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怎样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板书)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呢?(生答,略)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

(多媒体显示)第一,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法取得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正所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又是万万不能的”。第二,还要看到获取金钱的手段是正当的、合法的,应遵循古训,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第三,更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人生还有更高尚的追求。

人生还有更高尚的追求,有哪些呢?(生答,略。)

对,诸如崇高的理想、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真挚的友谊、艺术的欣赏、欢愉的精神以及健康的体魄等。这些都是人生更高尚的追求。其中不少内容虽与金钱有关,但却是金钱买不到的。不是有人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总之,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腐蚀,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

2.抵制和反对享乐主义(板书)

(1)享乐主义的含义、表现

什么叫享乐主义呢?(生答,略。)

我国古代的杨朱是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典型代表。杨朱是战国初期的哲学家。他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听好,享受满足口、腹、耳、目欲望的快乐。这是他主张“乐生”“纵欲”观点的具体体现。同时,他主张“为我”“重己”,把“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当作为人处世的法则。真是“铁公鸡”一个。

咱们大家还能不能举些例子来说明享乐主义的表现?

(生)在美国檀香山市,曾经流传过这样一首歌,歌中唱道:“你活着为享乐,我活着为享乐,今晚,你我共聚一堂,何不一起享乐。”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人生哲学。

(生)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有人一心向往着“工作轻松点,钞票多拿点,家庭美满点,生活舒服点”。

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剥削阶级虽已消灭,但他们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却还存在,还在影响和毒害着人们。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享乐主义甚至有所蔓延。20世纪90年代不是有一支《游戏人生》的歌吗?歌中唱道:

(多媒体显示)“何不游戏人间,管它虚度多少年;何不游戏人间,看尽恩恩怨怨;何不游戏人间,管它风风波波多少年;何不游戏人间,不如展开笑颜不成眠……”

这首歌就反映了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

(2)那么,享乐主义人生观的错误实质是什么?(生答,略。)

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雷锋曾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正当的吃喝、娱乐、休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如果把物质享受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那就毁掉了人生最主要的内容,结果只能过着低级、庸俗的生活。

人生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是劳动、事业、贡献、崇高的理想、社会责任等。很多名人对享乐都有独到的见解,大家能举些例子吗?

(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十分鄙视这种享乐观,他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若把这种生活看成幸福的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人要是在他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简直是一头畜生!”

第二,享乐主义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造才是生活享受、生活幸福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创造,才能构成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人生。那种不讲创造,厌恶劳动,一味追求个人享受的人,只能过着寄生的生活,这种人生只能是腐朽的人生。

第三,享乐主义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之上。纵观人类历史,剥削阶级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他们使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以满足自己腐朽庸俗的欲望。享乐主义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和纵欲主义。

了解了享乐主义的错误实质后,我们再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显示)自己挣钱自己花,享乐有什么不好?上至大干部,下到老百姓,哪个不愿意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住得好一些?追求享受不对吗?搞社会主义,不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正确的享受观。

(3)抵制和反对享乐主义,必须树立正确的享受观

(板书)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享受观呢?(学生讨论,略。)

(多媒体显示)正当的享受与享乐主义不是一回事;享受应建立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享受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

第一点是从享受的内容上讲的。享受的真正含义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得到满足。对于人来讲,物质上的享受并不等于享受的全部内容。人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外还应有精神上的享受,二者是统一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是正当的、合理的。而享乐主义却把物质无止境的个人满足当作享受的全部内容和生活的惟一目的,把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割裂开来,因而是错误的。

第二点是从享受的基础上讲的。无产阶级享受观与剥削阶级的享乐主义、苦行僧式的禁欲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我们并不一概反对享受劳动成果和现代文明成果。但这种享受必须建立在自己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我们反对的是建立在剥削劳动人民基础上的穷奢极欲,我们也反对建立在不正当手段(如贪污受贿、制假贩假等)基础上的享乐。

第三点是从享受水平上讲的。大家知道,任何人享受的东西都是生产的成果。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消费取决于生产,享受不能超越生产力水平所许可的范围。虽然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享受水平,但盲目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不顾条件地“高消费”“讲享受”,都是不恰当的,都是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比如,有的领导干部挪用专项资金,截留财政收入,甚至克扣教师工资而违规购买小轿车等。

那么,大家想一想,造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答,略。)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割裂了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大家知道,贡献与索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若只讲索取、权利,不讲贡献、义务,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享受观。只有这样,才能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才能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只有把奉献和索取、享受和创造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标签:;  ;  ;  ;  

走出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误区的课堂教学设计_享乐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