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_薛玲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_薛玲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中心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新兴专业基础课程,平法是结构设计、结构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的通用语言,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岗位的重要工具。理解平法识图原理、特点,熟悉G101图集,以此为本,聚集于教材,运用知识迁移,教学突出重点,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突破重点,作为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关键词:标注 知识迁移 信息化

平法,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各设计院现已普遍采用这一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建筑施工、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看懂平法表示的结构施工图,如何根据施工图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一项基本的、重要的技能。所以,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是中职建筑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这半年与学生们对平法的学习,我认为学好平法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平法独有的语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是交流的桥梁,是载体。那么平法中的集中标注、原位标注、截面标注就是学生与平法交流的基本语言,是本书的重点。学生们只有读懂了它们,才能理解梁、柱、板、墙、基础等每个构件要诉说的秘密,所以明白平法中每个符号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2φ25+(2φ20);2φ25,要理解第1个2φ25指的是上部通常筋,而第二个2φ25是下部通常筋,位置不同代表意的意义不同;而括号内的2φ20是架立筋,那么有无括号代表的部位也不同。总而言之,如果想学好平法识图,就必须和学习其他语言一样,先要理解平法独有的表达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教学

不论是梁、柱还是板、墙、基础,它的标注基本上都是三种形式: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和截面标注,同学们掌握了梁的标注,就可以以梁为基础,把后面的构件学习与梁对比,完成相同知识的迁移,不同知识的比较,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三、把握住钢筋计算的学习要领

钢筋计算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一学到这儿就头疼,感觉没有头绪,方式太多太繁琐难以记住。其实,是他们在刚开始的学习中没有找到方法,一步不到位,步步不到位。那么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公式都归纳为一种:钢筋工程量=单根长度*根数*线密度,钢筋的根数可以从图上直接读出,钢筋的线密度可直接查表得到,而单根长度=锚固长度+净跨长+搭接长度,无论是何处的钢筋,都可以套入这个公式。

2.读懂各个构件里的钢筋布置,是通长抑或贯通,以何种方式锚固,是否需要搭接。

3.读懂图集G101,对于钢筋的锚固方式等图集上讲解的非常清楚。

四、借助信息化尤其是超星等教学平台服务于教学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得课程的学习更灵活,学生的课前预习更简单,尤其是今年学校推广了超星平台后,这种信息化手段使授课变得更加容易。通过课前发送课件、习题、微视频等方式,使学生课前分组学习、分组讨论,教师通过批改习题、查看学生留言等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难以理解、难以记住的地方作为课堂的重点、难点,然后在课堂上做针对性的突破,真正的实现了课堂的翻转。

五、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平法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际的需要,一些旧的平法知识会被替代,如图集16代替了图集11,对设计、施工、钢筋算量等都有影响;在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加快淘汰335兆帕的钢筋,优先使用400兆帕的钢筋,积极推广500兆帕的钢筋,由于我们的课本更新慢,所以我们还要通过网络、课外阅读等方式更新平法知识。

所以,想要学好《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我们不仅要用学语文、英语的方式去学习它特有的表达方式,用学数学的精神理解其钢筋计算公式,更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前完成课程的学习,从而在课堂上更加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同学们的专业学习“so easy”。

论文作者:薛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教学的几点认识论文_薛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